印度神話電影,觀衆不太買單

雖然《巴霍巴利王2》的全球票房奪目,但在中國影市卻遭遇了滑鐵盧


五一假期結束後,電影市場大盤逐漸走低,上週五5月4日新上映的《巴霍巴利王2》,也未能帶動大盤燃起火花。上週末的票房貢獻仍然主要來自“五一檔”,《後來的我們》和《幕後玩家》佔據頭兩名,《巴霍巴利王2》在上映首日位居第三,但在接下來的週六、週日被《狂暴居首》反超。“五一檔”上映的唯一一部動畫片《瑪麗與魔女之花》票房也非常慘淡,上映十天票房不足2000萬。

印度神話電影,觀眾不太買單

《巴霍巴利王2》劇照

截至記者發稿時,《後來的我們》票房過12.3億元,《幕後玩家》超過3.1億元,《巴霍巴利王2》累計票房5200萬元左右。

《巴霍巴利王2》不如預期

《巴霍巴利王2》和早前在內地大火的《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印度電影風格完全不同,這是一部帶有荷馬史詩風格的“王子復仇記”。一位看似平凡的民間男孩,從小身懷神力,偶然發現自己是王族之子後,為了慘死的父輩,決議復仇並奪下王位。影片的畫風雄壯華麗,宮廷金碧輝煌,服裝美輪美奐,戰爭場面也氣勢恢宏。

在印度影史票房排行榜上,《巴霍巴利王2》以135億盧比(近13億人民幣)高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是《巴霍巴利王1》,《摔跤吧,爸爸》名列第三。不過,這部電影在內地上映的票房並沒有激起太大水花。5月4日首映日,《巴霍巴利王2》以18.3%的排片率收入1556萬元,上座率為10.4%,不及《後來的我們》《幕後玩家》接近12%的上座率。週六和週日,該片排片率逐漸下降,分別以15.4%和14.7%收入1868萬元和1459萬元,單日票房被上映3周的《狂暴居首》反超。

印度神話電影,觀眾不太買單

《巴霍巴利王2》劇照

從類型上說,印度電影可以劃分為表現當代生活的“社會片”,以及取材自史詩傳說的“神話片”。早前在中國大賣的印度電影如《摔跤吧!爸爸》《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線》都屬於前者,而《巴霍巴利王2》屬於第二種。雖然該片的全球票房奪目,但在中國影市遭遇了滑鐵盧。有評論者認為,影片的主人公相當於半神半人的超級人物,有點像好萊塢的超級英雄,又有點像孫悟空的故事,當然還有王子復仇記的痕跡,只是這位主角的形象更為誇張,對於看慣了神話故事和好萊塢影片的中國觀眾而言,印度神話片的吸引力不會太大。

目前,《巴霍巴利王2》在豆瓣的評分為7分。網友“風間隼”評價說:“故事和場面都比上集有很大進步,但無論宮鬥還是無間道都嫌幼稚。”觀眾阿德表示:“很久沒在影院笑出豬叫了,果然是開了掛的印度史詩娛樂大片,男主各種自帶吹風機、BGM和慢鏡頭,女主和特效場景畫面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導演最牛之處就是能一路浮誇到底,只要能接受這種設定,就會看得很歡樂。”

《瑪麗與魔女之花》票房慘淡

由米林宏昌執導的《瑪麗與魔女之花》是五一檔唯一的動畫片,該片的製作團隊大多來自吉卜力工作室,影片風格也有濃郁的吉卜力色彩,但沒想到影片在內地的票房慘淡,目前累計票房還未超過2000萬元。但是在日本本土,該片以32.9億日元名列2017年度日本電影票房排行榜第六名。

近兩年,不少日本動畫電影登錄內地院線,票房大賣者如《你的名字》《哆啦A夢:伴我同行》票房過5億,但也有不少片子票房慘淡,比如《櫻桃小丸子:來自意大利的少年》累計票房只有2584萬元。《瑪麗與魔女之花》於4月28日與五一檔眾多影片同日上映,首日排片只有3%,上座率11.1%,首日票房166萬元。假期三天,該片的拍片佔比也只有4%左右,上座率在13%和14%之間。

印度神話電影,觀眾不太買單

《瑪麗與魔女之花》劇照

《瑪麗與魔女之花》雖然帶有吉卜力工作室的血統,但影片的故事被觀眾詬病過於幼稚、老套,缺乏創意。影片在豆瓣上評分6.4。此外,影片的前期宣傳投放也相對薄弱,再加上距離日本上映已有將近一年時間,不少觀眾已經提前在網絡上看過該片,多少會影響到影片票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