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蓬国:道一声“感谢贫穷”,天塌不下来

李蓬国:道一声“感谢贫穷”,天塌不下来

文|李蓬国

近日,一篇题为《感谢贫穷!707分考入北大,她的这篇文章看哭所有人…》的报道刷屏,网友们纷纷表示感动。对此,我写了一篇“唱反调”的评论文章,题为《北大女生“感谢贫穷”刷屏,一锅糊涂的毒鸡汤》。跟往常不一样,这篇文章受到大部分网友的批评。一位平常不怎么联系的朋友,还专门打电话向我提出异议,我们严肃而坦诚地交流了整整一个小时。开始,我不以为然,但经过认真反思,我发现自己真的错了。

首先,错在逻辑有硬伤。有网友留言说“此文混账逻辑,看完气死了”“吹毛求疵,歪曲别人的意思,把自己当圣人”。如今看来,我那篇批评文章,确实犯了低级的逻辑错误。

女生虽然写了“感谢贫穷”,但并不表示她要感谢贫穷给家人带来的磨难,也不等于她对忍受贫穷和疾病折磨的亲人无动于衷,更不能因为她没有写明“感谢父母”,就认为她对父母没有心存感恩。一个从贫穷中走过来的人,当她坦然地说出“感谢贫穷”的时候,更多的是表达对贫穷的不屈服,对命运的不妥协。

但我仅仅因为她说了“感谢贫穷”,就过度引申为歌颂贫穷的“苦难哲学”,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其次,错在误伤无辜。我写下那篇文章的真正目的,是批判“苦难哲学”,但我没有具体分析女生的文章,硬是把她当成了靶子。这种先入为主,自设靶子的做法,既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也伤及了无辜。正如一位网友指出的,“王心仪真正表达的是感谢贫穷吗?她表达的是在贫穷中不屈不饶的努力和她积极向上的精神,她正是在用这种精神去改变她的贫穷。王心仪表达的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说我们需要贫穷。”既然靶子都是虚设的,我自以为一针见血的批评,就沦为“无的放矢”。而对于女位女生而言,很可能是“万箭穿心”。

再次,错在立场摇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我面临着“写得太多,忘了为什么写作”的考验,在激浊扬清与追求名气和流量之间摇摆,说到底是缺乏定力所致。作为一名评论员,我本不该犯上述低级错误,但还是写下了违背自己一贯原则和价值立场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心”输给“私心”的结果。因为过于追求“一鸣惊人”,而忘记了自己批评的对象是一个无辜的小女生。她通过努力改变了命运,还以“感谢贫穷”来表达自信与坦然,代表着满满的正能量,理应受到肯定而非嘲讽。

总之,道一声“感谢贫穷”,天塌不下来。过度阐释反而伤及无辜,有失公允和厚道。(文/李蓬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