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成就了「神奇的孩子」?

“搖臂,我有話說。”

“搖臂,我想跟你玩一會兒。”

“搖臂,我拿我的手錶和你交個好朋友吧。”

……

究竟是什麼成就了“神奇的孩子”?

2月24日晚,湖南衛視播出的《神奇的孩子》節目裡,一名叫陳安可的孩子天真的表現引起大家的關注。

在現場,陳安可幾乎完全不配合主持人的採訪交流,眼睛只有在盯著攝像設備——搖臂看的情況下,才是認真專注的。

“失控,失控,完全失控!”舞臺上的主持人謝娜面對6歲的陳安可,無奈地發出了感慨。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如果孩子的行為不符合父母或老師的預期,比如,在節目錄制現場注意力不集中,盯著搖臂看,和主持人的交流也不流暢,這樣的情況下,父母或其他大人會試圖糾正他(她),要求孩子配合節目錄制。

然而,面對這個想和搖臂做好朋友的孩子,節目組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順勢而為,陪安可小朋友玩搖臂,讓小孩的純真天性得以保留,並原汁原味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17分鐘的視頻,直到第八分鐘,才在主持人的引導下進入關於鋼琴的正題。

究竟是什麼成就了“神奇的孩子”?

當鋼琴呈現在面前,這個小精靈幾乎是不由身心地喊出來:“哇!鋼琴!”

在隨後的表演中,無論是即興演奏,還是演奏相當於鋼琴八九級難度的曲目,陳安可都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每一個琴鍵上,讓人感覺,每一個迸發出來的音符都帶著感情。

從孩子投入的神情不難看出,這個年僅6歲的小姑娘,已然在鋼琴的世界中找尋到了她所認為的快樂。

究竟是什麼成就了“神奇的孩子”?

陳安可在節目中的表現也引發大家思考,像陳安可這樣的小朋友,到底應該任她無拘無束地自由發揮,還是應該對孩子進行引導,以期按照大人的計劃或預期走?作為家長、大人,到底要如何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為?

對此,筆者以為,孩子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儘管孩子用語言未必能表達得很清楚,但是,通過孩子自由真實的言行舉止我們可以從中窺見一二。

當孩子在對一件事情產生濃厚的興趣時,他滿腦子想的就是那件事,專一、專注,就像陳安可在節目中定在臺上看搖臂的神情那樣,任主持人跟她做何交流,她都不為所動。

此時,孩子需要的是自己獨立的時間和空間,靜靜地觀察令其產生好奇的東西,並思考如何採取下一步的行動,而不會在乎和大人之間的交流,當大人對其問長問短時,會使孩子感到厭煩,甚至會因為被打斷而改變自己原先設定的方向及自己的思維方式。

究竟是什麼成就了“神奇的孩子”?

在平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家長髮現孩子無法按照自己的預期或者“規定動作”發展時,比如“來上節目就應該好好接受訪問”“老師講的都對,不許質疑”,就會輕易給孩子下定義、貼標籤,說他們“注意力不集中”“頂撞老師”云云,其實這樣是不對的。

孩子在自我成長中扮演著主體的角色,孩子的天性是玩,那麼我們便應該更多地思考如何調動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讓他們的思維得到充分發展。

有的時候,孩子需要得更多的不是批評、不是謾罵、不是指指點點,而是尊重、發現、肯定和接納,他們需要大人尊重他們的個性,需要大人發現他們的愛好,需要大人肯定他們的想法和創造,需要家長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

究竟是什麼成就了“神奇的孩子”?

因此,家長、大人在平常的生活中關心、幫助、指導孩子時,不能憑著自己的主觀熱情,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腦兒地強加給孩子,而要想辦法準確地感受和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做,適時、適人、適事地採取相應的策略,關注、支持孩子,促進他們更好的發展。

每個人對於“神奇”都有不同的理解,作為家長,如果能給孩子創造一個自由的空間、發展的平臺,讓他們能盡情地發揮,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也許就會發現,原來“神奇的孩子”就在我們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