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同居》:你想要什麼,我都能給你

《超時空同居》:你想要什麼,我都能給你

最近看了電影《超時空同居》全程笑點不斷。

首先這部電影的題材比較新穎,一個想騙錢結果反被騙的大齡女青年穀小焦,時間定位於2018年。

一個想拉投資卻被捲進害人事件的建築設計師陸鳴,時間定位於1999年。

兩人懷有不同目的,一直在各自軌道里生活,卻因為時空發生重疊,竟然睡到一張床上。

從此,開始了超時空同居。

谷小焦一直想嫁有錢人,想擁有一座別墅,在她的潛意識裡,有了房子就擁有了一切。

陸鳴並不贊同她的觀點,認為有些事情需要靠自己。他說的最多的就是,好好的,靠自己。

時空不同,愛情卻是相同的。

愛情真的是讓人意亂情迷呀,陸鳴愛上谷小焦,對她承諾說,我相信,我肯定對你不摳,你想要什麼,我都能給你。這是愛上一個人,最直接最樸素也是最溫馨的承諾。

承諾是不能輕易許下的,你想要什麼,我都能給你,這個承諾似乎太大了。

谷小焦想要別墅。

2018年的陸鳴,被貪婪和慾望蒙弊,通過不擇手段擁有了財富,給她買了別墅,但卻沒有愛情,只有空蕩蕩的大房子。

1999年的陸鳴,為了那句承諾,也在努力著,但最後,他在慾望面前止步,因為不肯做泯滅良心的事情。

所以,那句承諾相當於空許。但後來,他給了她愛情。

你想要什麼,我都能給你,這可能是所有女人最喜歡聽的承諾,但也是最不切實際的承諾。

因為承諾,只是承諾,沒有任何約束的。

愛情導師張小嫻說過,承諾,不過是愛情裡的甜品。

因為是正餐以外的甜品,而不是正餐,吃不飽的。

所以,你也只能是聽聽而已,但卻不能當真。因為你能給的,未必是她想要的,而她想要的,你未必能給到。

《超時空同居》:你想要什麼,我都能給你

婚戀關係中,最不靠譜的應該就是承諾了。

前段時間看情感類節目,前後上場的幾位女嘉賓,幾乎都是在控訴男友對自己說謊,也就是沒有兌現承諾。

有個姑娘說,他們在一起快兩年了。姑娘快三十了,一直想有個家,想要屬於自己的婚禮。

男友一直承諾,等我掙了錢就娶你。而男友比她小,一直說掙錢,但卻每天玩遊戲,就像長不大的孩子。

後來,姑娘等不了,直接說,我不要婚禮,也不要許多錢,你娶我就好。但是男友還是說,再等等吧,等我有了錢就娶你。

姑娘站在舞臺上,當場淚崩。

所有人都看得明白,這個男友並不愛她,也根本沒有想娶她,無論是情感導師,還是在場觀眾,態度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及時止損離開他。

但最後,姑娘還是選擇相信男友,重新牽手下臺,場上一片噓聲。

明知道,男友的承諾不靠譜,但是姑娘就是不願意面對現實,因為那個承諾,就像甜品,讓人不知不覺就上了癮。

其實很多時候,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愛一個人沒有錯,被愛也沒有錯,但需要注意的就是方式。

與其說,不如做,那些說得多而一直沒有做的,就不要再寄予希望了,希望越大後來的失望也越大,不如果斷放手重新選擇。

放棄很難,但在虛無縹緲的承諾里等待,更是一種煎熬。

《超時空同居》:你想要什麼,我都能給你

許多讀者都對徐志摩和林微困的愛情詬病,認為徐志摩不應該在妻子哺乳期間提出離婚。

我當然也不贊成他的做法。

但是,徐志摩說到做到,想離婚和林徽因在一起,那就不惜揹負罵名,也要快束離婚,以達到自己給林微因的承諾。

也許有人會說,他太渣了,但是渣得有道義,人家兌現了承諾。比起空許諾,而遲遲不肯兌現的,徐志摩還是可圈可點的。

不是不可以承諾,承諾是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能夠及時快速給予結果的承諾,還是可以的。如果做不到這些,那麼,還是不要承諾了。

承諾就像海市蜃樓,看起來美,卻永遠不可觸及。而相信承諾,不肯在承諾中醒來的人,婚戀關係也很難幸福持久,因為失去了應有的判斷力。

曾經有個讀者,講過她的故事。她和男友是初戀,從讀書時相處,一直到走入社會工作,後來他們談婚論嫁,卻遭到她媽媽的反對。

她媽媽說她的男友眼高手低,除了會承諾,根本就沒有實際行動,婚房是父母出的,傢俱是女方買的,他卻什麼也沒做,連工作也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但她執意嫁了。男友說,他要創業,他能給她最好的生活。

如今,他們的孩子已經六歲了,生活依然是老樣子,除了父母給的,沒有任何變化,而他的所有承諾,也隨著時間的淡化無從談起,每天打遊戲喝酒混日子。

明知道承諾不可靠,為什麼還要相信呢,因為愛情是盲目的,只有婚姻才能讓它清醒。

《超時空同居》:你想要什麼,我都能給你

作家錢鍾書老先生曾經寫過這樣一個小典故,西洋趕驢子的人,每逢驢子不肯走,鞭子沒有用,就把一串葫蘿蔔掛在驢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

這笨驢子以為走前一步,蘿蔔就能到嘴,於是,一步再一步繼續向前,嘴愈要咬,腳愈會趕,不知不覺中又走了一站。那時候,它是否吃得到這串蘿蔔,得看驢夫的高興。

老先生寫這個典故是,比喻那些在職場中被上司空許諾,而一直拼命工作的人,但若用在婚戀關係中,又何嘗不是一個道理呢?

承諾有毒,但依然有人迷戀,而迷戀承諾的人,大多是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倘若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境遇就會有所不同。

我們可以不吃蘿蔔,而是自己種蘿蔔,當蘿蔔豐收之後,可以理直氣壯地對驢夫說,去,把蘿蔔揹回家。

所以,別迷戀承諾,也不要對別人的承諾有所心動。

情感導師塗磊說,不要輕易承諾,那是謊言;不要輕信承諾,那是夢幻。

那就從夢裡醒來吧,與其相信別人承諾, 不如相信自己,只有自己給自己的承諾,才會兌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