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智慧——心存仁念,從善棄惡

  • 學《論語》,悟人生智慧。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立志於追求仁德,就不會做惡了
《論語》智慧——心存仁念,從善棄惡



在儒家思想中,個個人修養的核心,便是求仁和修德,仁在天為道,在社會上為公正,在人心為正義,在人際為關愛。所以,一個人,只要對仁有所理解,內心求仁,當仁在心中紮根之後,這個人就會自覺向善。

用現在的話說,仁應該是一種世界觀、價值觀和是非觀。當我們建立起牢固的價值觀,有了堅定的信仰之後,就會在內心產生一種強大的力量;同時,它也是一股強大的驅動力量,推動自己其追求有價值的東西(善)。這種信仰,是一種心理自覺,有別於道德規範和法律。

因此,要想使人向善去惡,最好的辦法便是引導人們確立和堅守這種信念,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志於仁”。這個觀點不論是對社會還是個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就國家來說,積極用仁德的觀念教化群眾,就會把人引上求善求真的道路,就會使人人相敬相愛,風俗歸於淳樸,社會安定團結。

就個人來說,“苟志於仁”則會心無旁鶩,用心提高個人修養,心中長存善思,就不會起做壞事害人念頭。

《論語》智慧——心存仁念,從善棄惡



人的一生就是建立和守某種觀念的過程。未加教育之時,人只是個本能和慾望的動物;建立了道德是非觀念,就成為一個社會人;若能建立並固守以“仁”為核心的信仰體系,人就成為君子當然,擇善固執是一件很難的事,這個過程多有反覆。不斷剋制並消除私慾,行為將多善舉;私慾不斷強化,仁念就會削弱,人也就會走向墮落。唯有“志於仁”,才能堅定自己的意志,將棄惡揚善進行到底。擇善固執要靠積累。

善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人們的行為,並進行良好的道德行為,從性質上分析,它更像是善行的先導,引導著人們的思維活動以及感情和意識等走向道德的頂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從頭至尾,這更像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也就是說,一個人為善或是為惡,都是通過不斷的積累形成的。這與古人所講的“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的道理一樣,只要善行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一樣樣可以“積善成德”。另外,一個人如果心存善念,就會明於同那些違背道德的行為作鬥爭,堅持站在正義與真善美的一方,這才也是棄惡揚善。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更需要這種高尚的道德情操去維護,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論語》智慧——心存仁念,從善棄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