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香菸做啤酒,玩情懷還是賣商標?

6月15日消息,有故事的人,

不一定飲酒;

飲酒的人,

一定有故事。

世界盃狂歡開始,

你準備好啤酒和熬夜了麼?

“中華牌”啤酒瞭解一下?

有球迷會說,“茅臺酒”、“中華煙”,這些都是國人耳熟能詳的品牌。但是“中華”啤酒又是什麼鬼,難道是中華香菸業務拓展開始做啤酒了?

中華香菸做啤酒,玩情懷還是賣商標?

事實並非如此,據筆者瞭解,不僅“中華香菸”和“中華啤酒”這個品牌不是同一個公司;而且,前些天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檢查總隊還接到中華香菸商標權利人請求商標保護的要求。原因就是位於上海市龍州路的一家“小楊龍蝦海鮮館”銷售的“中華啤酒”使用了與“中華香菸”混淆的包裝,但中華香菸從來沒有出品過啤酒產品。

那麼問題來了,“中華”啤酒難道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筆者進一步瞭解,原來“中華”啤酒商標,原屬於浙江錢江啤酒集團,主要以瓶裝產品為主。但根據商標管理法,如5年沒有出新款,可以提出異議並申請。所以之後“中華”商標被華潤集團收購,華潤集團收購後沒有運作,而是將其雪藏。

兜兜轉轉,最後“中華”商標花落杭州精釀貿易有限公司,通過層層審批,杭州精釀貿易有限公司拿到相關專利證書,包括商標、LOGO、食品生產許可證等。隨後,由湖州特思拉啤酒有限公司生產的“中華”啤酒便亮相市場。

中華香菸做啤酒,玩情懷還是賣商標?

一時間,框上了“中華”商標的“中華啤酒”走紅市場。網絡上輿論聲不斷,許多知識產權方面的業內人士對這個“中華菸酒雙胞胎”組合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一部人表示,“中華”在國人心中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商業價值很大。杭州精釀貿易有限公司如果取得“中華”啤酒商標及外觀設計合法,生產銷售“中華”啤酒沒有問題。在目前國產啤酒面臨進口啤酒衝擊,緩慢復甦大背景下,中小品牌採用與名牌“同框”的生存之道,無可厚非。

另一部分人則表示,“中華”啤酒的運作方善於“商標”運作,據稱手握多枚知名商標,此次“中華”啤酒文字、圖案、外觀設計和中華香菸高度“撞衫”,不排除合法“擦邊”的可能。

中華香菸做啤酒,玩情懷還是賣商標?

但在標易先生看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場“傍與反傍”的鬥爭,已經遠遠超越了一般“傍名牌”意義上“傍”者只想低調賺錢的概念,品牌之爭夾雜進了更多的對法律的利用及抗衡,“競爭”由此升級。品牌打造的時間軸也正被大幅縮短,從小米電視到錘子手機,得益於新的傳播模式和營銷方式,很多新興的消費品牌似乎一夜之間就能火透半邊天。“中華”啤酒讓人“腦洞大開”,不僅與名牌“同框”,而且還存在“概念營銷”。

目前,相關部門暫扣涉案商品,並就其涉嫌商業混淆和構成不正當競爭的行為介入調查。 22商標寶(t.22.cn)的小愛會繼續跟蹤案情,為各位帶來最新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