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肥資料豐富版,包括硼的作用、常見品種、使用方法、使用誤區等

硼肥資料豐富版,包括硼的作用、常見品種、使用方法、使用誤區等

硼元素概述

1923年K.Warington發現硼是植物必需元素。

硼在作物中的含量一般為乾重的萬分之二、三到百分之一。其中以豆科、十字花科含量最高,而禾本科作物含量較低。作物在各個器官中,花、葉含量最高,莖、根、果實次之,種子裡含量最少。

硼元素不是作物體內各種有機物的組成部分,但能增強作物的某些重要生理機能。硼素供應充足,植物生長繁茂,子粒飽滿,根系良好,豐收有保障;反之硼素供應不足,會造成作物嚴重減產甚至是絕收。

硼對作物生長髮育的影響

1、細胞伸長和組織分化

生長素(吲哚乙酸)和硼之間有明顯的相互作用。在根系中硼抑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在吲哚乙酸的刺激作用下,根伸長正常。綠色植物中吲哚乙酸只有在維管束植物中形成,它參與木質部導管的分化。因此一般對硼的需求也僅限於維管束植物。卻硼植物木質部分消弱。莖形成層細胞分裂加強,形成層細胞增生。

2、酶代謝和木質形成

酚類化合物積累抑制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硼能與酚類化合物絡合,克服酚類化合物對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在木質素形成和木質部導管分化過程中,硼對羥基化酶酚類化合物酶的活性起抑制作用。

3、碳水化合物運輸和蛋白質代謝

硼在碳水化合物代謝中有兩方面作用:細胞壁物質的形成和糖運輸。硼能促進葡萄糖-1-磷酸的循環和糖的轉化。硼與鈣共同起“細胞間膠合物”的作用。硼影響RNA,尤其是尿嘧啶的合成。

缺硼植物新葉蛋白質含量低,這僅限於細胞質,而葉綠體蛋白質含量不受影響,因此缺硼植物失綠並不普遍。硼能加強作物光合作用,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形成。

當作物硼素不足時,就會造成葉片內糖和澱粉等碳水化合物的大量積累,不能運送到種子和其他部位,從而影響作物產量。

4、根生長髮育

硼能促進豆科作物根中維管束的正常發育,促使根瘤菌得到碳水化合物的充足供應,從而增強了豆科作物的固氮能力,提高蛋白質的含量,增加麻類作物的纖維含量,並改善它的品質。

硼能在作物體內與6-磷酸葡萄糖酸形成絡合物,使4-磷酸赤糖酸不能形成(是酸類化合物形成的重要原料),而作物缺硼時,有機酸在根中積累,根尖分生組織的細胞分化和伸長受到抑制,發生木栓化,引起根部壞死。

硼素能使作物的根尖和莖生長點等分生組織正常生長。硼與醇類、糖類以及其他化合物能形成過氧化物,從而改善作物根部氧氣的供應。特別是在缺氧的情況下,施用硼肥可以促進作物根系發育。所以,塊根、塊莖作物如甜菜、土豆、蘿蔔等,施用硼肥效果較好。

5、作物抗逆性

硼能增強作物的抗旱、抗病能力。硼在作物體內有控制水分在作用,能提高向日葵、蕎麥等作物原生質的粘滯性,增強膠體結合水的能力。

施用硼能促進維生素C的形成,維生素C的增加可以增加作物的抗逆性。供給作物的硼素不足,抗逆性和抗病性能力減弱,會使作物產生一定生理病害。

施用硼可以使這些作物的這些病害發生率大大降低:如甜菜的“心腐病”、花椰菜、蘿蔔的“褐腐病”、土豆的“瘡痂病”、芹菜的“莖杆開裂”、“折莖病”、蘿蔔的空心、白菜、菠菜生長不良、甘薯的“褐斑病”、亞麻的“立枯病”、向日葵的“白腐病”和“灰黴病”菜豆的“炭斑病”等。

6、作物早熟改質

硼能促進作物早熟。據國內有關資料報道,在硼的影響下,冬小麥通過春花時間會縮短八天。

棉花施用硼,霜前花增加,籽棉產量和纖維品質均有提高。玉米、水稻施用硼使各主要生育期提前,種子提早五天左右成熟。硼的這種促進早熟作用,特別令人注目,對山地寒冷地帶以及兩熟。三熟制地區發展農業生產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油菜施硼可以降低蛋白質提高脂肪含量。黃瓜、番茄施硼可以提高維生素C含量。蘋果、柑橘施硼可以提高糖的含量,降低含酸量。

在雜交制種中施用硼肥,可以使父、母本植株的生殖器官成熟期趨於一致,促使制種產量的大幅度增加; 同時還能提高遠緣雜交的結實率。

7、花粉萌發和花粉管生長

硼的間接作用可能與花蜜中糖含量提高以及其組成的變化有關,使蟲媒植物的花對昆蟲更有吸引力。

硼的直接作用與花葯的花粉產生能力以及花粉粒生活力有密切關係。硼能刺激花粉萌發,特別是花粉管伸長。

硼能促進作物生殖器官的正常發育,有利於開花結實。施用硼肥得當,可以加速花器官的發育,增加花粉數量,促進花粉粒的萌發和花粉管的生長。

陳家駒等人研究了油菜缺硼而引起的“花而不實”的原因,結果證明,缺硼且能正常開花,但不能正常結實的油菜雌雄配子體發育完善,子房結構也完整,但由於缺硼柱頭失去了附著花粉的能力,花葯壁被破壞而失去彈散能力,花粉粘結成塊而發育率低、因此造成油菜只能開花而不能結實。這一結果有力的證明了硼對生殖器官生長的重要性。

在農業生產中,油菜出現“花而不實”症狀外,麥類的“不捻症”、棉花的“蕾而不花”、花生的“果而不仁”及果樹的落花落果等,也都是由於缺硼所致。

硼肥資料豐富版,包括硼的作用、常見品種、使用方法、使用誤區等

影響土壤硼有效性的因素

1、土壤酸鹼度(pH值)

土壤pH值4.7-6.7之間,硼的有效性最高,水溶性硼與PH值成正相關。但pH值7.1-8.1之間,硼的有效性降低,水溶性硼與pH值成負相關。現已證明,土壤中硼的有效性主要受吸附固定的影響,而吸附固定由於土壤pH值有密切相關,酸性土壤中硼的有效性最高,但容易淋洗損失,施用大量的石灰,硼的吸附固定增加,會產生誘發缺硼。

高需硼作物苜蓿土壤適宜生長環境是pH值6.5,因此,石灰處理土壤可能是需要的。但是總體來說石灰處理土壤會降低硼的可利用性,特別是pH值大於7時。原因是Ca2+離子使硼離子失活。

2、土壤有機質

絕大部分土壤可利用硼存在於土壤有機質複合體(硼與腐植酸)中,有機質多的土壤有效性硼較多。因為與有機制相結合或被有機質所固定的硼,有機物分解後釋放到土壤溶液中。

環境條件如冷、潮溼;熱、乾燥會減少有機質降解率,也會減少土壤中的可利用硼量。另外,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少,土壤自身供給硼可能性較小,因此需要經常對土壤施用濃度較低的硼。

3、氣候條件

乾旱地區固定作用增強,溫度越高越甚,從而減低水溶性硼的含量,使土壤中鵬的有效性降低。溼潤多雨地區,常由於強烈的淋洗作用而導致硼的損失,降低有效硼的含量,特別是輕質土壤尤為明顯。

4、土壤質地

在輕質土壤中硼易遭淋失,使水溶性硼減少;而在粘質土壤中,由於粘粒的吸附作用,保持較多的有效硼,因此,在其他條件一致情況下,輕質土壤有效硼含量少於粘質土壤,缺硼往往出現在輕質土壤中。但是,粘土中含總硼量雖然較高,但由於粘土表面固定著硼,因此可利用硼可能較低。

滲水良好,及降雨量大或常灌溉的沙性土壤具有強滲漏潛在性,使得它們最易發生缺硼現象,因此它們需要經常進行補硼。

5、土壤耕耘

普遍來說,當土壤表面耕耘時,土壤中會有更多的硼供與植物根。土壤耕耘會使土壤混合、提高土壤通氣、排水性。這些都是土壤有機質分解釋放出硼的最佳條件。

隨著,作物生產習慣改變為耕作變少或無耕作管理,積累在土壤表面或附近的有機質不會迅速分解,因此土壤可利用的硼更多依賴於土壤表面溼度條件。因此,硼肥施用對於作物生產十分重要。

硼肥資料豐富版,包括硼的作用、常見品種、使用方法、使用誤區等

哪些土壤容易缺硼?

1、含全硼量低的土壤。例如,酸性火成岩發育的土壤。

2、石灰性土壤,特別是含遊離碳酸鈣多的土壤。

3、淋溶強烈的酸性土壤。

4、質地較輕的土壤。如沙土、風沙土等。

5、有機質含量低或很少施用有機質肥料的土壤。

6、大量使用石灰的酸性土壤,時間一長就會導致缺硼現象出現。

7、酸性的腐泥土、泥岩土等有機質土、沼澤土。

8、氮肥、鉀肥施用過多的土壤。

硼肥資料豐富版,包括硼的作用、常見品種、使用方法、使用誤區等

作物缺硼矯正的主要原料

1、工業硼砂

分子式為Na2B4O7·10H2O,含硼量10.9%左右,為無色透明結晶或白色粉末。難容與水中,但溶於40℃熱水,國內常用作土壤施用。

2、硼鎂肥

分子式是H3BO3·MgSO4,硼鎂肥是製取硼酸的殘渣,灰色或灰白色粉末。所含硼主要是硼酸形態,較難溶於水,含硼(B2O3)0.4%,國內用作土壤處理。

3、硼鎂磷肥

用酸處理硼泥和磷礦粉製成,含有效硼(B2O3)0.6%左右。國內用作土壤處理。

4、硼酸

含純硼(B)17%以上,水溶性好,補充硼素效果最佳,吸收最好。可以和大多數農藥肥料混用。

5、四水八硼酸鈉

含純硼(B)20%以上,水溶性好,補充硼素效果較佳。可以和大多數農藥肥料混用。

6、流體硼(糖醇硼)

由硼酸和二異丙醇胺、山梨木糖醇等物質經過特殊工藝合成的一種新型葉面噴施硼肥。含硼(B)160g/L,吸收快,補硼效果出色。

硼肥資料豐富版,包括硼的作用、常見品種、使用方法、使用誤區等

硼肥施用作物範圍

大量科學實驗證明:硼參與許多重要的生理活動,是作物生長髮育所必需的重要營養元素。適用於所有作物上施用,能提高作物產量,改善作物品質,並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硼肥使用技術

由於各種硼的含量、產品純度、產品質量相差較大,因此各種硼肥使用濃度方法也不盡相同。

1、國內低含量硼施用技術

土壤基施—每畝用硼砂0.5-1kg,與細土、磷肥或氮肥混合均勻在作物播種移栽時溝施或穴施。硼泥作基肥較多,每畝15kg左右,可與有機肥拌勻施用。硼泥含鎂(MgO)30-40%適於南方土壤。

2、高含量速溶硼施用技術

噴施微倍硼或者孟葆隆牌流體硼,與水配製成0.1-0.15%水溶液,在作物苗期、抽薹期、蕾期、花初期、幼果期等生育期選擇噴2-3次。可以隨水追施及於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等混合施用。

3、硼肥直接影響作物繁殖器官發育,應及早施用

硼在植物體內運轉能力差,應多次噴施為好。棉花可以在蕾期就開始噴施,每隔半月噴一次連續2-3次為好。果樹在幼果期、盛花期噴灑效果較好,也可以和農藥及0.5%尿素混合噴灑。

4、土壤基施

顆粒硼可以採用條施、溝施、壠施、撒施等方法在作物播種前施於土壤中。在果樹施用上每棵樹5-10g單獨或與氮、磷、鉀肥及有機肥混合均勻施用。顆粒硼是完全可溶性肥料,其大顆粒狀的物理結構,使得其在土壤使用中十分具有優勢。具有相對長效、硼不易淋失、不易造成土壤硼中毒。

5、土壤追施

在未施用土壤基施硼或其他硼肥的情況下,可以在作物苗後期,向土壤追施顆粒硼200g/畝,還可以單獨或與氮、磷、鉀肥料及有機肥混合均勻採用條施、溝施、壠施、撒施等方法進行追施,追後澆水。

6、基施硼與噴施硼配合進行

一般土壤基施一次顆粒硼,作物開花前噴施1-2次噴施硼,高需硼作物(油菜、棉花、花生、果樹、蔬菜等)品質改善和增產效果十分明顯。

硼肥資料豐富版,包括硼的作用、常見品種、使用方法、使用誤區等

硼肥使用十大誤區

誤區1、硼只對高需硼作物有明顯作用

硼對作物的生殖生長起到至關重要作用,所有作物需要硼只是需要量的大小不同。高需硼作物油菜、棉花、果樹。蔬菜對硼需要量大,水稻、玉米、小麥對硼需要量少,但即使對硼需要量少的作物,缺硼症狀也能嚴重減少產量。在硼使用60年內,80多個國家132種作物,施用硼肥均能明顯增加產量,提高品質。

誤區2、作物無缺硼症狀,無需施用硼肥

大量實驗以證實,作物有對硼影藏的需求。即使無缺硼症狀,施用硼肥也能大幅度提高產量。

誤區3、作物每年只需施一次硼

作物需要連續不斷的硼的供應,即使短期中斷硼的供應,作物產量和品質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施用硼肥應與葉面肥結合,葉面噴施應少量多次。

誤區4、硼肥主要採用基施方式為主

早期在農業生產中引進的硼肥是工業硼砂,只能基施,不能噴施或噴施效果不好。土壤基施與葉面噴施結合施用硼肥效果最好。

誤區5、高需硼與低需硼作物輪作時硼肥施用會影響後面

研究證實,花椰菜與架豆輪作時即使花對椰菜施用超過推薦劑量幾倍以上,也不會對下茬架豆有影響。

誤區6、作物缺硼只對產量或品質造成少量影響

作物缺硼會造成全部產量的損失,全部果實高端市場價值。在美國部分地區,農場主一旦發現作物缺硼就會將作物全部拔除。

誤區7、硼是微肥,重要性不如N、P、K肥

硼對作物開花結果有不可替代的作用,N、P、K作用不能替代硼,平衡施肥理念:穩氮、減磷、增鉀、補微(硼、硅、鈣等),因此硼與氮、磷、鉀同等重要。只注意施用氮、磷、鉀肥不重視施用硼肥,作物產量和品質會下降,而且對氮磷鉀肥料、種子、農藥投入也會流失。

誤區8、硼鎂肥可以替代硼肥

硼鎂肥俗稱硼泥,其主要成分為硫酸鎂,其中含不到0.2%左右的硼素,僅僅是生產硫酸鎂而產生的下腳料,無法和硼砂、高含量的硼相比,顆粒硼是其含量的75倍,硼鎂肥無法補充作物所需要的硼。

誤區9、多種元素葉面肥好於單一微量元素硼

硼作為作物開花結果最為重要的微量元素,絕大部分經濟類、果樹類、蔬菜類作物對其需求量較大,多種葉面肥中所含微量硼,不能滿足作物對硼的需求。因此,對於確硼作物單補硼好於施用多種元素。

誤區10、購買硼肥時不看產品純硼含量

很多劣質或者假冒硼肥,不按照國家要求標明純硼含量,只含糊標出所謂產品純度。即使100%純度的垃圾、廢料再純還是垃圾、廢料,購買產品時一定認清產品,標明有純硼含量。

硼肥資料豐富版,包括硼的作用、常見品種、使用方法、使用誤區等


微倍硼,進口原料,冷水速溶,更好吸收,更快補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