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餐饮知识”正在毁尽餐饮人,让无数餐馆寸步不前

为什么你和别人做了相同的事情,别人成功了,你却失败了?

不是因为你运气不好,而是你没有真正地把这件事情做好。

当今时代,“精简产品”、“标准化”、“爆品”、“营销”,这些经常被成功餐企高谈阔论的词汇,昭示着餐饮行业的核心规则,衍生成了一种知识,成为无数餐饮人开店的依据。

有依据固然很好,但我们若不能透彻地了解它们,而仅仅是一知半解,不但白费力气,还会让餐饮店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生意会变得越来越差。

身为餐饮人,我们要万分注意,这些餐饮知识的真正含义到底是什么。

这些“餐饮知识”正在毁尽餐饮人,让无数餐馆寸步不前

1、所谓“精简产品”,不是减减减,而是做聚焦

朋友小张在市里开快餐店,前两天找我商讨精简产品的事情,他主营的品类有3种:盖饭、炒饭、面条,他问我要删减哪些品类。

我很诧异,为什么要删减一整个品类?

小张说,不是说产品越少越好吗,我看了看,这3种产品的销量都差不多,真不知道精简哪些品类了。

我很无语,小张这分明就是盲目精简产品,根本不知道其核心目的是什么。

所谓“精简产品”,其核心目的不是把产品减少,而是让聚焦核心产品,使其更为突出。这样,消费者才能更好地了解到你的特色,才会留下好印象,从而进行复购。

精简产品,要减掉的是产品数量,而不是产品口味。小张的盖饭有30余种,炒饼也有8种,这样最好的几种口味不能让顾客了解到,也就无法产生好印象,并且食材也难以管理。

这些“餐饮知识”正在毁尽餐饮人,让无数餐馆寸步不前

2、所谓“标准化”,不是同行统一,而是自己统一

邻居王叔一直打算开个黄焖鸡米饭店,手艺学了快一年了,还是没有行动。

我问其原因,王叔说,自己一年来虽然一直在学手艺,但总觉得和别人家的味道不一样,目前还在摸索中。

我说,王叔,咱东西好吃就行。

王叔说,我听儿子说口味必须得标准化才行啊!

我:......

所谓标准化,是指自己制作产品的工艺要标准统一,这样才能让口味和品质稳定,才能持续发展;而不是整个行业卖的产品都要口味相差不多,因为这样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而且你也做不到。

王叔看到别人生意好,就觉得别人的是标准,但殊不知所谓的标准化其实就是调节自己产品的一种方式而已,标准是自己定的。

这些“餐饮知识”正在毁尽餐饮人,让无数餐馆寸步不前

3、所谓“爆品”,不是独特的产品,而是市场筛选后的产品

上次见一餐馆老板去打印传单,一道看起来很特别的菜占了传单一半多的地方。

我很好奇,便问为啥要把这个菜品印这么大啊。

老板说,这是我们的爆品,一定要突出,让所有人都看到。

我说,您的店不是新开的吗,您怎么就知道它会成为爆品呢?

老板说,因为这道菜的制作工艺很独特,我们认定它会卖的最好的。

然而过了一个半月,这道菜从他的菜单里被剔除了。

所谓爆品,可以理解为自己的拳头产品,是消费者最喜爱的产品,它能被人们口口相传,是真正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

爆品是由消费者定义,而并非是老板,它是过了市场和顾客的筛选,是经过磨炼后萃取出来的精华。爆品一般很独特,但不一定独特的就是爆品。

这些“餐饮知识”正在毁尽餐饮人,让无数餐馆寸步不前

4、所谓“做营销”,不是为了高销量,而是为了造印象

市里新开了一家鱼火锅店,第一天营业就全场打7折,到了第二天,折扣竟然上升到6折,而到了第三天,折扣变成了5折。

我问老板,你折怎么越打越多?

老板说,他听说开店一定要搞好营销。

我点头赞同。

老板又说,我嫌销量太低,所以把折扣力度加大,让销量变高点。

我问老板,你觉得做营销的目的是啥?

老板回答,当然是牺牲利润,让销量提高,赚取更多的人气啊。人越多,对以后发展就越好啊。

错了,这个老板错了。

餐饮店营销的本质不是赔钱赚人气,而是不断强化顾客对你品牌的印象。

因为只有顾客对你的品牌产生了印象,才会建立起深层次的品牌认知,会让他们在想到某一品类时就立马想到你,比如咖啡与星巴克,火锅与海底捞。

而若不注重给顾客打造印象,而是单纯的打折优惠,顾客会在打折时用餐,而打折后就不会再来,因为他们根本不记得你有啥特别特色。

所以,餐饮店做营销时,一定要通过某些手段来展现自己的特色,从而加强顾客对你的印象,这才是营销的本质和目的。

这些“餐饮知识”正在毁尽餐饮人,让无数餐馆寸步不前

餐饮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里逐渐完善,值得所有餐饮人去学习。但我们在学习这门学问时,一定要了解其根本,切忌一知半解,以偏概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