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更」是幾點?

古代“三更”是幾點?

【第一題】判斷推理

中國作家莫言的文學作品讓隱蔽的中國鄉土受到世界讀者的關注,得到國際文壇的承認,再一次證明了這一判斷: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根據這一判斷,可以推出:

A.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B. 不是民族的,就不是世界的

C. 只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D. 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題幹關聯詞“只有……才……”,確定為翻譯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幹。①世界→民族。第三步,進行推理。A項,“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是比較關係,並不是推導關係,排除;B項,-民族→-世界,該項中“-民族”否定了①的後件,根據“否後必否前”,可得“-世界”,可以推出;C項,民族→世界,該項中“民族”肯定了①的後件,根據“肯後推不出必然性結論”,不必然得到“世界”,排除;D項,民族→世界,該項中“民族”肯定了①的後件,根據“肯後推不出必然性結論”,不必然得到“世界”,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

【第二題】言語理解

生態也是資本,______是“不可複製”的資本,創新生態資本______方式,對於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現實意義。

填在橫線上最恰當的詞語是:

A.而且 保障

B.常常 保障

C.而且 利用

D.常常 利用

答案:C。

解析:第一步,第一空從“資本”到“‘不可複製’的資本”是一種遞進關係,所以“常常”填入該空不合適,排除B項和D項。第二步,第二空和“資本”搭配,“資本”是來使用、利用的,而不是用來“保障”的,所以一般不和“保障”搭配,排除A項。因此,選擇C選項。

【第三題】數量關係

某基層機關有甲和乙兩個辦公室,共有10名員工。其中甲辦公室人數為乙辦公室人數的1.5倍,現從這10名員工中隨機抽出2人借調到上級機關,問借調的人來自同一辦公室的概率為:

A.1/3

B.2/5

C.4/9

D.7/15

答案:D。

解析:第一步,“隨機抽取2人”說明使用排列組合的知識點來計算概率。第二步,甲、乙兩個辦公室共有10名員工,且甲辦公室人數為乙辦公室的1.5倍,即3:2,那麼甲辦公室有員工10×(3/5)=6人,則乙辦公室有員工4人。要想借調的2人來自同一個辦公室,則都來自甲辦公室或都來自乙辦公室,都來自甲有C(6,2)=15種選擇方式,都來自乙有種選擇方式,所以滿足條件來自同一個辦公室的共計有15+6=21種選擇方式。而總的選擇方式有C(10,2)=45種方式,所以概率為21/45=7/15。因此,選擇D選項。

【第四題】常識判斷

關於中國古代天文曆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國人通常所用的農曆並不是純粹按月相週期排定的歷法

B.農曆中干支用來編排年號,一個天干搭配一個地支,地支在前,天干在後

C.“更”是古人計時的單位,“三更”指的是晚上九點到十一點

D.古代人們根據天干計時,把一日分為12個時段,稱為十二時辰

答案:A。

解析:農曆是我國傳統曆法,又有陰曆、華歷、夏曆、漢歷、國曆等名稱,是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而不是僅僅按照月相週期,因此A項的說法是正確的。農曆中干支紀年的,在第一位的是天干,第二位的是地支,故B項的說法是錯誤的。三更是子時,即夜間十一點至凌晨一點,故C項的說法是錯誤的。古代人們是根據地支計時的,而不是天干計時,故D項的說法是錯誤的。因此,本題答案選A。

拓展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古代時辰與現代時辰對比:子時(23——01)丑時(01——03)寅時(03——05)卯時(05——07)辰時(07——09)巳時(09——11)午時(11——13)未時(13——15)申時(15——17)酉時(17——19)戌時(19——21)亥時(21——23)。

【第五題】判斷推理

請從所給的四個選擇項中,選擇最適合的一個,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古代“三更”是幾點?

答案:D。

解析:第一步,觀察特徵。組成元素凌亂,封閉空間明顯,優先考慮數面。第二步,一條式,從左到右找規律。題乾圖形面的個數依次為1、2、3、4,問號處應選擇5個面的圖形,排除A、C項;黑點在圖形外側沿逆時針方向移動,只有D項符合。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

常考的數字規律有常數列、等差數列、等比數列、週期數列、亂序數列、對稱數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