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農業廢棄物真是廢棄物嗎?

《北方農資》記者 張亞靜

「探討」農業廢棄物真是廢棄物嗎?

眾所周知,土壤汙染問題直接關係到食品安全。近年來,關於土壤汙染防治的立法程序正逐漸成為土壤肥料行業,甚至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目前在立法關注本體方面存在兩個分歧意見,一種是從土壤保護角度出發,即以土壤環境質量為基礎,構建一套關於土壤整個環境保護的法律體系;另一種觀點認為,當前主要問題是土壤作為導源對人體造成安全威脅,即以汙染防治為主,首先考慮汙染對人的影響,而不是優先考慮大的土壤環境。

「探討」農業廢棄物真是廢棄物嗎?

在根本分歧下引申出幾個問題:土壤汙染概念是什麼?這種概念是法律意義上的,是用來判定行為是否合法的依據範疇。如何界定土壤標準?有些人認為來自農業的面源汙染在整個環境汙染中危害性越來越大。那麼農用地汙染問題要追究誰的責任?如何追究責任?出工業汙染,本底、背景值等因素要如何判定?土地使用者主要是農民,但國家法律很難去追究農民的責任。法律除了有強制功能,還有引導功能。對農民肯定要優先使用引導功能,幫助農民認識並解決汙染問題,面對企業經營者需要引導+強制。

從汙染管控層面講,立法是高層導向,而從實際操作環節來說,生活垃圾與畜禽糞汙都是需要處理的汙染源。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俊勳表示,自從農業部提出“一控兩減三基本”要求之後,畜牧業司對畜禽糞汙的防控問題做了很多工作。畜禽糞汙是一種重要資源,用好了能促進農業發展,處理不好會造成面源汙染。

「探討」農業廢棄物真是廢棄物嗎?

首先,國家對飼料管控十分嚴格,重新修訂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在管理過程中基本分三個環節:潛質管控、許可原則、過程管控,對飼料產品質量檢測。其次,對畜禽糞便重金屬問題,社會上可能對其存在一些誤解,比如飼料裡添加的銅、鋅都有促進豬生長髮育的作用,飼料裡可以添加。此外,糞汙去向問題可能仍然認識不清。最後,在處理畜禽糞汙方面缺乏成熟經驗。

顯然,從田間到餐桌每個環節都影響著食品安全。目前大家除關注農產品安全外還關注營養和品質,人們從簡單追求食品質量安全的底線慢慢走向要安全,要優質,要營養,要健康,水、土壤、肥料是農產品源頭和關鍵中的關鍵。針對土壤方面,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副局長金髮忠給出三點建議保護土壤,嚴防汙染。通過立法對汙染物進行控制,已經汙染的要治理,沒有汙染的要精心保護;

培育土地可持續發展。通過合理施用有機肥、秸稈還田、休耕養護,讓土地輸出營養的功能處於飽和狀態,用土壤品質來保障食品品質;養護土壤的生態環境。重要的是如何做:首先,儘量保持土壤固有結構,保護其固有的表層土、中層土、底層土,固有的各種結構組分;其次,要保護土壤微生物的生態狀態,土壤之所以具備活力,是因為具有豐富的微生物;再次,維護土壤客居人、土壤的外來侵略者和寄居者,包括農作物種植需要保持一種平衡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