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大事者必知的謀略!懂得給予利益,才能統御下屬,讓人才歸附

  • 導讀

許劭,東漢末期著名學者,他不僅以才華出眾為人推崇,而且以評鑑世事、人物聞名當世。他對曹操的“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語,就是在曹操未顯貴時作出的,可見許劭的辨人之能和遠見卓識。

成大事者都是要有遠見卓識的。在多數人以獵取為能之時,許劭的《予學》著實獨樹一幟,“高人一等”。

它的價值不在於標新立異,而在於找到了決定人生成敗的最本質的東西,而在此之前,人們或是茫然不知,或是不屑一顧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對《予學》的古籍整理便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它能促人改變觀念,不僅僅以獵取和佔有為能,而且要在“給予”這條更高的成功之途上多下功夫。

《予學》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它在強調“給予”的同時,告誡人們也要學會“不予”。這與《予學》的要旨並不予盾,而是事情的不同方面亦是成功所必需的。

成就大事者必知的謀略!懂得給予利益,才能統御下屬,讓人才歸附

得失卷一

  • 大失莫逾亡也,身存則無失焉。

人這輩子最大的失去沒有大過死亡的,只要人還活著,就不算是真正的失去。

  • 大得莫及生也,害命則無得焉。

人這輩子最大的收穫也沒有大過生命本身的,如果危害到了性命,那麼也不過是一場空,談不上真正的收穫。

  • 得失之患,啟於不捨。

得失之間的憂患和災禍,皆來自於不肯捨棄。

  • 不予之心,興於愚念。

不肯施捨、給予的念頭,發矇於一些愚蠢的念頭。

  • 人皆有圖也,先予後取,順人之願,智者之智耳。

人活在這世上,不可能是毫無追求和企圖的。先給予然後獲取,順從他人的心理願望,這才是智者的智慧所在啊。

  • 強者不予,得而復失。

勢強的人不肯給予他人,目前所得將來也會失去。

  • 弱者不予,失之難測。

勢弱之人不肯給予他人,將來的損失更是壞到不可預期。

  • 予非失,乃存也。

不要以為給予就是讓自己蒙受了損失,這才是生存的根本。

  • 得勿喜,失或幸,功不論此也。

今日所得無需歡喜,今日之失也許反倒是一樁幸事,功業功名從來不是以得失來衡量的。

  • 奪招怨,予生敬,名成於此矣。

剝奪他人的利益會招來對方的怨懟,給予他人會令對方於你產生敬意,所謂聲名也就是從這點點給予之中來的。

成就大事者必知的謀略!懂得給予利益,才能統御下屬,讓人才歸附

順逆卷二

  • 患死者痴,患生者智。

憂慮死亡的人,傻;擔心生存的人,聰明。

  • 安順者庸,安逆者泰。

安心享受順境的人難免平庸,安於逆境、隱忍自處的人平安。

  • 多予不亡,少施必殃。

多為他人付出不會讓你一無所有,吝嗇少施必定會帶來不測禍殃。

  • 惠人惠己,天不佑兇也。

施惠他人也等於是惠澤自身,天道是不會庇佑那些凶神惡煞的。

  • 順由予生,逆自虐起。

順境之得來自於不斷的給予,逆境之禍來自於殘忍的自私心理。

  • 君子不責小過,哀人失德焉。

君子不責怪他人的小小過失,反倒會為他們的喪失德性而感到痛心。

  • 小人不納大言,恨己無勢焉。

小人不採納聖賢的教誨,只會怨恨自己沒有勢力。

  • 君子逆而不危,小人順而弗遠。

君子遇到挫折不順卻不會危險臨命,小人境遇順達卻難得長久。

  • 福禍不侵,心靜可也。

對福禍得失的來來往往,若能做到不被打擾,那樣就能讓內心平靜下來。

  • 苦樂不怨,非悟莫及矣。

看一個人是否真的對世情開悟,可觀其是否做到對自身的苦難與歡樂都保持如一的平和與不抱怨的態度。

成就大事者必知的謀略!懂得給予利益,才能統御下屬,讓人才歸附

尊卑卷三

  • 尊者人予也,失之則卑。

那些受人尊崇的地位都是別人給予的,如果失去了人們的支持,這個人也就地位卑微了。

  • 卑者自強也,恃之則尊。

地位卑下的人自強不息,憑藉著這份上進心也可突破命運的牢籠,獲得他人的擁戴,收穫尊崇地位。

  • 以金市爵,得而不祥。

用金錢買官爵祿位,即便得到了也不會是什麼好事。

  • 以勢迫人,威而有虞。

許多時候,擁有權勢的人習慣於以自己的地位和權力來迫使別人接受一些事情,雖然可以一時威風,事情也進展順利,其實卻因此暗藏危機,後患無窮。

  • 金不可濫,權不可縱,極則易也。

錢不是萬能的,對於金錢的迷戀和使用更是不可過度,權力的行使也萬萬不可放縱,事情做過了頭就會發生異變了。

  • 貧者勿輕,其忠貴也。

暫時貧困中的人們啊,請不要看輕自己,你身上的忠誠品格和盡心盡力的為人態度是彌足珍貴的。

  • 賤者莫棄,其義厚也。

地位低賤的人不要自暴自棄,地位低下卻可做到義薄雲天,這種德性寬厚仁道啊。

  • 忠予明主,義施君子,必有報焉。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作為屬下忠誠於那些英明的領導者,恩義施加於那些謙謙道德君子,一定會有所回報的。

  • 譽非予莫取,取之非譽也。

榮譽不是他人主動給予的就不要急著拿下,拼命往自己臉上貼金,這樣取得的東西就不再是榮譽了。

  • 功不爭乃獲,獲之則功也。

不與他人爭功,才能獲得功勞,能收穫到的就是你的功勞了。

成就大事者必知的謀略!懂得給予利益,才能統御下屬,讓人才歸附

休慼卷四

  • 物有異也,理自通焉。

這大千世界裡面的紛繁複雜事物雖然看上去各不相同,但這事物背後的道理卻是相通的。

  • 命有別也,情自同焉。

人與人的命數不同,但將心比心,人的感情其實都是相同的。

  • 悅可悅人,哀可哀人,休慼堪予也。

你的快樂可帶動他人的快樂,你的憂傷也會引發他人的憂傷,歡樂悲傷都是可以給予他人的。

  • 福不可繼,禍不可養,福禍莫受也。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無論是不可承繼的福祿,還是不可放任姑息的禍患,都不宜輕易接受。

  • 不省之人,事無功耳。

不能夠自我反省的人,很難指望他將來能成就什麼大事業。

  • 同歡者寡,貴而遠離也。

能一起共患難的人,未必能一起共富貴。所以說,可以一同享受歡樂的人很少,對於富貴之人應遠遠避開,以免生出一些無謂的是非恩怨,無端讓自己愁腸百結。

  • 共難者眾,卑而無間也。

能一起共患難的人是很多的,地位低下而能保持親密無間。

  • 苦樂由人,非苦樂也。

悲苦與歡樂都是當事人的心理感受,並不是悲苦與歡樂本身的樣子。

  • 至樂乃予,生之崇焉。

人這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給予(他人),這就是生命的崇高意義。

  • 至苦乃虧,死之惶焉。

人這一輩子最大的痛苦也就是虧欠他人,即便離世也會心有不安的。

成就大事者必知的謀略!懂得給予利益,才能統御下屬,讓人才歸附

榮辱卷五

  • 人強不辱,氣傲無榮。

有本事、有能力的人不會遭受到羞辱,心高氣傲的人也不會收穫榮耀。

  • 榮辱莫改,其人惟賢。

能做到寵辱不驚,始終保持為人的志向和氣節,這種人一定大賢。

  • 予人榮者,自榮也。

給予他人榮耀,自己也會得到榮耀。

  • 予人辱者,自辱也。

給予他人恥辱,自己也會得到恥辱。

  • 君子不長衰,小人無久運,道之故也。

君子不會長期命運多舛,小人也不會一直走大運,這是天道昭彰,外示於人世的道理。

  • 飢以食,莫逾困以憐。

在人飢餓的時候施捨一飯,不如對處在困境中的人施加憐憫。

  • 寒以暖,無及厄以誡。

在人受凍的時候給予他溫暖,不如對處在逆境中的人振聾發聵的勸誡。

  • 予人至缺,其可立也。

給予人當下最稀缺的東西,則雙方均能安身立命。

  • 榮極則辱,惟德可存焉。

亢龍有悔,榮耀到了極致則難免遭受屈辱了,只有那良好的德行才能得以保存啊。

  • 辱極則榮,惟善勿失焉。

屈辱受到極致,則將榮耀等身,只是這內心的良善不可丟失啊。

成就大事者必知的謀略!懂得給予利益,才能統御下屬,讓人才歸附

成敗卷六

  • 成無定式,利己利人乃成焉。

成功並沒有什麼固定的模式,能做到對人對己都有利,才算是成功了。

  • 敗有定法,害人害己乃敗焉。

導致失敗的道理卻總是一樣的,害人又害己,萬事皆潰敗。

  • 君子之名,勝於小人之實。

君子的名望,勝過小人的小小實惠。

  • 小人之禍,烈於君子之難。

小人所遭受的禍患,要比君子的為難險惡得多。

  • 觀其人也,可知成敗矣。

觀察一個人的言行做派,便可知其成敗與否了。

  • 敵者,予之可制也。

敵人,並不是不可戰勝的,先給予他一些,便有望手到擒來,成功制敵。

  • 友者,予之可久也。

對待朋友,不間斷的給予一些,朋友的緣分也就長久了。

  • 親者,予之可安也。

對待親人,毫不吝嗇地給予一些,則可使家庭和睦,常處安泰。

  • 功高未可言勝,功不為勝也。

功高者不可輕言其勝利,功勞並不等同於勝利與成功。

  • 人愚未可言敗,愚不為敗矣。

看起來笨笨的人不可輕言其失敗,愚笨並不導致一定的失敗。

成就大事者必知的謀略!懂得給予利益,才能統御下屬,讓人才歸附

興亡卷七

  • 無不亡之身,存不滅之理。

沒有不死的肉身,卻有不滅的天理。

  • 春秋易逝,宏業可留。

江山代有才人出,人的一生也不過幾輪春秋,只有宏大的功業可以長久留存。

  • 薄斂則民富,興焉。

輕徭薄賦可以藏富於民,百姓富裕則國家興旺。

  • 政苛則民怨,亡焉。

對老百姓苛刻的政令一多,老百姓就會怨恨,那樣國家就會滅亡。

  • 人主興亡,非為天也。

是人之所為導致了天下興亡事,而不是上天原本如此安排。

  • 君子興家,不用奇計。

君子興家立業,靠的是行走正道,點滴累積,不是憑藉一時奇巧僥倖得道,更不是偏離正道,以不義之財發家置業。

  • 小人敗業,壞於奸謀。

小人敗壞家業事業,都是毀在狡詐陰謀之上。

  • 正不予賄,邪不予濟,察之無誤也。

正直的人不會給予別人賄賂,邪惡的人不會在危難時候濟人渡難關,仔細觀察就不難做出正確的判斷了。

  • 天降之喜,莫徑取焉。

天上掉下來的好事情,不要貿然收入囊中。

  • 不測之災,勿相欺焉。

突發的災禍降臨,也不要故意隱瞞試圖欺騙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