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貢首推智慧交通 這些路口實現「暢行無阻」

掌上春城訊 近日,居住在呈貢區的劉雪欣喜地發現,在彩雲南路開車比以前快多了。以每小時50公里的車速,從彩雲南路與朝雲街交叉口到彩雲南路祥園街路口,4個路口都是一路綠燈,僅用了4分鐘就開完了全程。

這樣的一路暢行並不是駕駛員的運氣好,而是呈貢區在全省首推的智慧交通的成效體現。結合轄區實際交通狀況,呈貢區按照“1+6”模式,通過物聯網、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交通等先進技術,建成一個“交通可視化大數據平臺”,涵蓋態勢引擎、安保警衛、數據決策、AR實景、綜合管控、交通服務六大功能的現代化綜合智慧交通體系。其中,一期工程預計在今年內完成交警基礎智慧化電子管控設施建設,目前部分功能已初見成效。

呈贡首推智慧交通 这些路口实现“畅行无阻”

智能信號燈系統

保證車輛“一路綠燈”

彩雲南路和春融街的交叉口一直是呈貢最繁華、也是車流量最大的路口之一。以前,由於紅綠燈不能做出及時調整,當車輛較多或者發生交通事故時,就容易造成長時間擁堵。

智能信號燈系統,讓這個情況發生了改變——現在的路口,當對流車輛多時,綠燈計時就會從70秒自動調整為90秒或者更長的時間;當車流量減少時,則會相應地減少綠燈時間。這樣一來,路口基本不會出現擁堵,車輛通行速度變得很快,還極大地節省了警力成本。

呈贡首推智慧交通 这些路口实现“畅行无阻”

這個紅綠燈自動控制系統僅僅是呈貢打造智慧交通的一個縮影,然而,先進技術賦予呈貢智慧交通的“野心”遠不只如此,要把這樣的“綠波帶”進一步覆蓋到轄區,讓轄區的大多數道路都能實現像彩雲南路這樣的暢行無阻。

呈貢公安分局交警大隊副隊長周俊波介紹,“綠波帶”使用的是智能信號燈系統,該系統通過前端流量監測設備,電腦自動調整紅綠燈間隔時間,合理分配信號週期,優先安排車流量大的路口車輛通行。平峰時段,它會縮小紅綠燈間隔時間,讓車輛少排隊快速通過路口。當遇到連續車流時,駕駛員只要控制好車速,就能“一路綠燈”;當一條道路交通壓力增大時,它能在周邊路口提前調節信號燈時長,引導車輛間隔通過。除了對日常交通的改善之外,當需要對在逃車輛進行控制時,“綠波帶”在關鍵時刻還可以變成“紅波帶”,對需要阻攔的車輛起到“關門落鎖”的作用。

目前,彩雲南路朝雲街路口、彩雲南路錦繡大街路口、彩雲南路祥豐街路口、彩雲南路祥園街路口均已實現“綠波帶”通行。在年底前,以彩雲路為主線,“綠波帶”還將覆蓋到市級行政中心片區、大學城片區和呈貢老城部分片區,在呈貢開車“越開越順暢”將成為現實。

527路電子抓拍設備

約束車輛行人“雙向文明”

電子警察系統缺乏,是城區內車輛亂停亂放,交通違法行為較多的原因之一。藉助智慧交通的打造,呈貢區加大了電子警察系統的建設力度,電子抓拍設備從原來的8路增加到了527路,並接入已建成的178路高清治安卡口。

160路違法停車抓拍系統、18套測速抓拍系統、80套貨車限行抓拍系統、44套流量監測系統、15路制高點AR全景系統、20套LED高清全綵交通誘導信息發佈系統、75套路口信號自動化控制系統……AR實景指揮調度平臺是呈貢智慧交通的另一個亮點:通過架設在道路周邊制高點的全景監控與路面低點視頻監控配合,對車輛卡口、車流數據採集、信號燈控等設備進行聯動,做到可查詢、可搜索、可定位、可描述、可報警、可聯動,形成大範圍立體監控網。

呈贡首推智慧交通 这些路口实现“畅行无阻”

呈貢老縣城商業較為繁華,交通需求也比較大,在未採用違法停車抓拍前,機動車違停現象日均可達400餘起。對違法停車的查處方式也以人工到現場進行執法(俗稱:“貼單”)為主,儘管每天出動警力40餘人次,也不能做到全天全時段管控,管控力度有限,而且還容易發生阻礙民警執法事件。在人工管控間隙,違停行為往往還會“死灰復燃”,引發交通擁堵,造成交通事故。

自今年5月全面啟用違法停車抓拍系統以來,交警們再也不用頻繁出動貼罰單了,系統實現了對違法停車行為的全天候查處。現在,老縣城違法停車數降到日均30餘起,大幅提升老縣城道路通行秩序,做到了擁堵少、事故少、群眾滿意。

一段時間以來,人行橫道都是機動車和行人爭分奪秒的“戰場”,在人行橫道上發生的刮擦甚至傷亡事故屢見不鮮。機動車不禮讓行人,行人也無視交通規則,肆意闖紅燈,這也成為城市交通管理的“頑疾”。

對此,呈貢將建設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系統和行人闖紅燈系統,同時對機動車、行人交通行為進行約束。通過電子警察抓拍,對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的行為進行罰款和扣分;在斑馬線上安裝的監控探頭則會抓拍闖紅燈的行人,將其頭像曝光在路口的大屏幕上。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這套系統在南亞路口已經投入使用,如果效果良好,這一模式將在呈貢75個路口複製,促進呈貢區道路交通智能化管控水平的提高。

全民參與交通管理

拿起手機舉報不文明

很多駕駛員對路上其他車輛的違法行為深惡痛絕,現在,呈貢智慧交通將給你一個參與執法的機會。警民互動功能板塊開發了違停上報、設備損壞上報、設施損壞上報等功能,市民通過手機上報違章、違法信息,指揮中心和各中隊就可以通過線上平臺處置上報事件。這不僅能夠快速處理問題,也能激發全民參與文明交通的積極性。比如,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違法停車,只要手機拍下違法車輛的正面、背面和遠景照片,上傳到“呈貢交警便民平臺”,交警通過核實後,就可以對違法、違章車輛進行處罰。

路況導航也是平臺較為實用的一個功能板塊,主要向群眾快速發佈呈貢區範圍內擁堵路段、區域情況,通過開放的路口監控點位視頻查看道路通行情況,同步道路信息,實現多渠道路口信息發佈,讓居民更加快捷、準確地瞭解道路情況,便於規劃出行路線。

便民服務主要涉及貨車通行在線辦理、在線取號、辦事指南、施工審批流程公示、文明交通、施工公告、限/繞/禁行公告,以及出行導航服務,如找加油站、修車點、停車場等。通過微信,可以實現隨時進行辦理,無需再到網點辦理,進一步減輕了群眾的辦事成本和負擔。

掌上車管所中涉及補領號牌、補領駕照、預選車牌等多個內容,群眾通過掃二維碼的方式即可使用。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貨車在線管控系統,群眾還可以直接用微信辦理貨車通行證,並在線取證。同時,線下管控系統與前端貨車管控設備、違章處罰系統實時關聯,可以對貨車闖禁進行一體化管理。

該簡的簡、該放的放,該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堅決取消,能異地辦理的積極推進異地辦理,能網上辦理的想辦法實現在線服務……有了智慧交通的助力,呈貢區還將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研究推出更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便群眾幹事創業的新舉措,著力激發社會創新創造活力,給在呈貢生活的居民帶來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

文字|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雯

攝像|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凱達

剪輯|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興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