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大迎進5170名本科新生 女多男少,女生占比超七成

上海師範大學今日(25日) 迎進5170名本科新生。校方統計數據顯示,新生中來自上海的2280人,佔比44.1%。上師大也呈現出師範類院校常見的“陰盛陽衰”現象,2018級本科新生中,女生3676人,佔比超過七成。

上师大迎进5170名本科新生 女多男少,女生占比超七成
上师大迎进5170名本科新生 女多男少,女生占比超七成

上師大的新生數據統計還顯示,全部新生中00後出生的同學共計3285人,佔比超過63%——果然已經是00後的天下了。

上师大迎进5170名本科新生 女多男少,女生占比超七成

學校對於迎新的安排,也是煞費苦心:為每一位新生設計定製了專屬於2018級師大學子的信封和信紙,在軍訓期間通過“寫給父母的一封信”及寫給“四年後自己的一封信”,讓每一位新生在新的環境中學會感恩,在入學之初就打造屬於自己的師大夢、青春夢,以文字的方式記錄每一位師大學子的成長與成才。

上海師範大學還計劃在迎新季圍繞“四愛”打造“一言二書三同行”的活動。

一言——通過在新生中徵集“未來四年,請多多關照!”的新生心語錄,讓每一位新生暢想美好大學生活,挑選出200句金句佈置在奉賢校區大道上,通過環境氛圍的營造讓新生在入學之初就能體會到學校的人文關懷.。

二書——學校為每一位新生設計定製了專屬於2018級師大學子的信封和信紙,在軍訓期間通過“寫給父母的一封信”及寫給“四年後自己的一封信”讓每一位新生在新的環境中學會感恩,在入學之初就打造屬於自己的師大夢、青春夢,以文字的方式記錄每一位師大學子的成長與成才。

三同行——開展“與師大同行——校史校情分享會”學校邀請三位經歷了師大不同發展階段的老幹部,以講故事的形式向新生講述師大校史校情,加強愛校榮校教育。

開展“與榜樣同行——優秀學子分享會”通過邀請六位優秀學子代表進行成長故事分享,充分發揮朋輩引領作用,發揮榜樣的力量,讓每一位新生在入學初就可以對未來的大學四年生活進行全面瞭解,找準自己的興趣與愛好。

開展“與青春同行——那年青春我們正好”通過上演原創校園情景劇《青春頌》3.0版,將新生入學教育通過情景再現的形式呈現,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收穫成長。

學校在暑期還開通資助熱線,接受廣大新生關於學生資助政策的諮詢來電;此外,建立新生勤工助學QQ群、專設新生資助郵箱,組織輔導員和受助高年級學生,重點走訪上海、河南、新疆等地經濟困難新生的家庭,實地瞭解情況,宣傳國家、社會和學校的資助政策。特別對於新疆、西藏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困難新生,不僅開展家訪活動,還由專職少數民族輔導員帶領導生們組建微信群,以朋輩關懷的方式,答疑解惑,並由導生們一路陪伴新生到上海報到,提前做好資助政策宣傳和指導工作。

學校設立綠色通道受理點,專門設立了“緩繳學雜費”、“生源地助學貸款回執受理”、“開具各類證明”、 “資助政策諮詢”等幾個窗口,為廣大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專設了百餘個校內勤工助學崗位,供新生現場報名;設立空調租賃補助申請點,讓新生及早申請;現場招募義工,鼓勵新生參加慈善公益活動;並根據他們的困難程度,送上學習生活用品愛心大禮包、被品、校園卡充值券及軍訓服裝等物資。

上师大迎进5170名本科新生 女多男少,女生占比超七成

分享會具體情況如下:

“與師大同行——校史校情分享會”

時間:2018年8月27日,19:00—21:00

地點:上海師範大學奉賢校區大劇院

概況:上海師大將邀請三位經歷了師大不同發展階段的老幹部,通過講故事的形式,把校史校情教育融入到故事講述之中。通過生動的分享,讓每一位新生同學在瞭解學校的同時,加強對新生的愛校榮校教育,實現浸潤式的思政育人模式,達到時時處處的育人成效。

“與榜樣同行——優秀學子分享會”

時間:2018年8月28日,14:00—15:30

地點:上海師範大學奉賢校區大劇院

概況:在全校範圍內挑選了六位極具代表性的優秀學子,通過TED演講的方式講述自己在大學校園中的點點滴滴,讓每一位新生同學初入大學校園就能夠較為全面的瞭解到大學生生活,為進一步加快適應大學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與青春同行——那年青春我們正好”

時間:2018年8月29日,19:00—21:00

地點:上海師範大學奉賢校區大劇院

概況:《青春頌—那年青春我們正好》,該劇主要是講述了一群來自不同地區、就讀不同專業、性格迥異、個性鮮明的師大學子,從大一入學到大四畢業蛻變與成長的故事。通過刻畫在軍訓、在課堂、在宿舍、在圖書館等典型情境的學習生活片段,展現了他們從入校時的青澀到成熟,從陌生到相知相伴的心路歷程。同時將“網絡詐騙”、“校園貸”等社會問題貫穿此劇,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網絡詐騙和校園貸的危害。

2016年、2017年先後打造校園情景劇《青春頌》1.0和2.0版本,今年上海師大將推出3.0版本。通過原創校園情景劇的形式,將愛國主義、愛校教育、學涯規劃、安全教育等元素融入到人格化、形象化、具體化的角色和情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