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死後百年,岳家軍後代打敗金軍最後精銳滅金國,靖康恥終得雪

公元1234年,中原的新年迎來的並非喜慶的景象。餓殍遍野,遍地兵戈,一度稱雄中原的金朝政權,只得將最後的力量龜縮在小小的蔡州城之內。女真的鐵騎不復金兀朮時期橫掃天下的霸氣,而在城池內,飢餓、恐慌和死亡的哀嚎正在收割著金軍士兵最後的信念。

岳飛死後百年,岳家軍後代打敗金軍最後精銳滅金國,靖康恥終得雪

正月初十,蔡州城破,熊熊烈火漫布宮殿和街道。破城的宋蒙聯軍穿過火海,將金兵最後的反抗壓制了下去。而指揮其中宋軍的將領,是一個不到四十歲的的壯年男子,他隨後在金國降臣的帶領之下,找到了金朝皇帝的屍體與玉璽。只見男子拾起玉璽,緊緊攥在手裡。大仇得報的快意和唏噓一時間湧上他的心頭,滴滴熱淚打落在玉璽上。

這是發生在歷史上的真實一幕。眾所周知,蒙古鐵騎在金朝後期橫掃金軍。但嚴格意義而言,攻破金國都城、滅亡金朝的應該是南宋的軍隊。而這支軍隊的將領,就是上文提到的壯年男子:孟珙。

岳飛死後百年,岳家軍後代打敗金軍最後精銳滅金國,靖康恥終得雪

一、生於將門,天賦異稟

孟珙出身在軍旅世家,他的曾祖父孟安、祖父孟林都曾在岳飛麾下作戰,立下戰功。他的父親孟宗政曾參與過開禧北伐,後被要求駐守襄陽。孟珙是家中的第四子,他和他的兄弟自小便被父親帶在軍中。在軍隊中度過童年的他,不僅使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更培養了敏銳觀察力和判斷力。

22歲那一年,孟珙第一次隨父親踏上了戰場,面臨金軍的進攻。孟珙也第一次發揮了他過人的軍事才能:他斷定金軍必定會先朝襄樊地區而來,還猜測到了金軍渡河的位置。孟宗政於是便率軍前去設伏,準備趁金人渡河的時候突擊。後來,金國的大軍果然如約前來,孟宗政也因此取得一場大勝。

岳飛死後百年,岳家軍後代打敗金軍最後精銳滅金國,靖康恥終得雪

兩年後,金國大將完顏訛可又率領大軍二十萬,攻打到南宋棗陽城下。孟珙協助父親守城,到城頭親自拉弓放箭射殺金兵,引得周圍的士兵驚歎連連。隨後,孟珙受父命,帶領部隊走小路奇襲金軍。驍勇善戰的他帶著宋軍連破金軍十八座營寨,斬首上千,殺得金軍魂飛魄散,四處逃竄。

經過這幾次戰役之後,孟珙成長為一個出色的將領。因而當孟宗政逝世之後,南宋便把孟宗政的部隊交給孟珙帶領。孟珙接過部隊指揮權的同時,也擔任起了繼續抗擊金軍的重任。而接下來,他即將面臨他的第一個大敵:武仙。

二、以弱勝強,馬鐙山“誅仙”

武仙是金朝的大將,蒙古崛起時,武仙在蒙古軍隊手下吃了敗仗,於是逃到河南山區里拉攏金軍的殘兵敗將。在不長的時間裡,他又聚攏了十餘萬大軍,並打算藉此奪取南宋的四川地區,在那裡積蓄力量為金朝再圖大計。

岳飛死後百年,岳家軍後代打敗金軍最後精銳滅金國,靖康恥終得雪

不久,武仙率領軍隊浩浩蕩蕩地殺向四川。但當他的先鋒官武天錫進攻光化時,卻剛好與孟珙的部隊遇上了。很快,這一支軍隊就被孟珙消滅了,武天錫也在陣前被斬於馬下。

武仙見川蜀有悍將鎮守,於是決定轉向襄陽方向進軍,一路掠奪糧餉。但他的小算盤早已被孟珙預測到。當武仙所部行進到前往襄陽方向的呂堰地區時,孟珙埋下的伏兵從四面殺來,把武仙死死圍住。而在光化的孟珙聽聞消息後,也馬上率主力南下,配合友軍夾擊武仙。

在呂堰,武仙的部隊受到宋軍三面圍攻,疲於招架。正當這時,孟珙又帶領部隊南下,如同一把尖刀直插武仙的背後。武仙軍心渙散,無心再戰,於是慌忙逃竄。孟珙在這裡取得了斬首五千,俘虜民夫三萬的勝績。

岳飛死後百年,岳家軍後代打敗金軍最後精銳滅金國,靖康恥終得雪

見攻勢再次被孟珙阻擋,武仙決定暫且撤退到南陽以北的馬蹬鎮一帶,在山上安營扎砦,企圖伺機再次發動攻勢。不過,時局並沒有給武仙太多機會,因為在關鍵時刻,武仙手下的將領劉儀投降了孟珙,並帶來了重要的情報:武仙的駐軍分佈。根據這份情報,孟珙決定步步為營、各個擊破。

由於連日大戰,金軍早已疲憊不已,大多在營帳中呼呼大睡。孟珙趁此機會,派宋軍士兵混入金軍軍營,到處放火,讓金營陷入一片混亂,各營的將領也在睡夢中被殺死。很快,孟珙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地就拿下了金軍的兩個營寨。

岳飛死後百年,岳家軍後代打敗金軍最後精銳滅金國,靖康恥終得雪

隨後,孟珙率領主力直往金軍中軍而去,把敵人打了個措手不及。他還故意在西邊放出一條路讓金軍逃跑,實則在那裡埋伏了部隊。最終,潰散中的金人被殺得血流成河,而武仙眼看著營寨一個接一個地淪陷,幾近絕望,只得帶領殘兵往岵山逃去。,

當然,孟珙並沒有給武仙留下任何餘地。精明神算的他,又一次將伏兵設在了武仙的前方。最終,當武仙跑到岵山山邊時時,宋軍又一次伏兵四起,將金軍幾乎殺了個精光。戰爭最後,武仙帶領幾個侍衛騎馬逃跑,後在半路上死於蒙古人之手,武仙軍團徹底覆滅。

三、蔡州城下,靖康之恥終得雪

武仙軍團被滅之後,金國雖元氣大傷,但仍有一絲氣力。蒙古親王察塔兒率軍圍攻金國首都蔡州許久,仍未得手。而觀望許久的南宋朝廷認為此時正是聯蒙滅金的好時機,於是便派遣孟珙領軍兩萬,前往蔡州,與蒙古軍一起給金國最後的一擊。

令人未曾想到的是,當孟珙來到蔡州城下時,受到了察塔兒的熱情接待。這是因為,蒙古人是一個尚武民族,因而察塔兒聽說了孟珙擊敗武仙軍團的事蹟之後,對他敬佩有加。

圍攻蔡州城期間,這位蒙古大漢經常邀請孟珙與他一起打獵、飲酒,最後乾脆與他結為兄弟。而孟珙也積極配合蒙古軍攻城,雙方劃定各自防區,嚴防金軍突圍。

岳飛死後百年,岳家軍後代打敗金軍最後精銳滅金國,靖康恥終得雪

在宋蒙聯軍的銅牆鐵壁下,被圍困在蔡州城中的金軍慢慢走到了崩潰的邊緣。金哀帝為做最後一搏,甚至徵發了所有男子上城頭,後來連健壯一點的婦女也要參加戰鬥。但這些負隅頑抗都無法支持太久,因為金軍已經斷糧。只要城外的宋軍和蒙古軍繼續圍困。就算城裡的人再怎麼抵抗,也只能餓死。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轉眼就到了1234年的新年。城外的宋軍和蒙古軍分別從南邊和西邊逼近蔡州城,而守城的金軍損失越來越大。明眼人都知道,金國已到極限了。到正月初九那一天,金哀帝也自知回天乏術,不想做亡國之君,於是將帝位禪讓給元帥完顏承麟。

岳飛死後百年,岳家軍後代打敗金軍最後精銳滅金國,靖康恥終得雪

而在次日,就在禪讓儀式開始的同時,宋軍也對蔡州城發動了最後的全面進攻。巧合的是,當完顏承麟把冠冕戴在自己頭上之時,宋軍也攀上城樓,把旗幟插在了城頭。隨後,宋軍迅速打到西門,接應蒙古軍隊進城,三方隨後在城中展開了激烈巷戰。

得知城破的消息,禪讓出帝位的金哀帝匆忙在宮中自縊而死。而接受了帝位的完顏承麟才剛剛給金哀帝定下諡號,就被蜂擁而至的宋蒙聯軍殺死。至此,稱雄一時的金國宣告滅亡,而那率先攻入蔡州城、與蒙古人平分金哀帝骸骨、奪得金朝國璽的宋軍將領,正是孟珙。在這一刻,孟珙終於完成了岳飛畢生的志向:靖康恥,雪矣!臣子恨,滅矣!這一年,距離岳飛身死,已經過去了92年。

岳飛死後百年,岳家軍後代打敗金軍最後精銳滅金國,靖康恥終得雪

▲岳飛: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四、猛將鎮江,上帝之鞭折戟長江

攻破蔡州城後,金朝不復存在,但迅速崛起的蒙古又成了南宋的大敵。孟珙因為在抗金戰爭中表現出色,再次被委以重任。而他所駐守的,仍然是南宋的重要命門:襄樊。

岳飛死後百年,岳家軍後代打敗金軍最後精銳滅金國,靖康恥終得雪

▲襄陽的地理位置

很快,統一了北方的蒙古迅速將矛頭指向南宋,但強大的鐵騎卻被阻擋在了長江北岸。由於孟珙過人的才智,蒙古軍隊在襄樊屢屢碰壁。

先是,孟珙在江陵扭轉了戰局,使得原本連連得勝的蒙古人被迫撤軍;隨後,他又在黃州挫敗了蒙古大軍,殺得蒙古人死傷“十之七八”。緊接著,他率軍收復了襄陽,並主動出擊騷擾蒙古軍隊後方,燒掉他們的糧草和造船材料,將蒙古人的攻勢扼殺在搖籃。

岳飛死後百年,岳家軍後代打敗金軍最後精銳滅金國,靖康恥終得雪

▲孟珙抗擊蒙軍的作戰路線

在孟珙築起的“銅牆鐵壁”前,蒙古人終於開始退縮了。但為了吞下南宋,蒙古軍隊便把目標改在四川。不得已,孟珙又來到川蜀支援作戰,整頓軍務,再一次將北方鐵騎阻擋在邊境線上。就這樣,在宋蒙對峙的前線,孟珙一個人擔負起了三分之二的防衛任務,堪稱南宋邊關的定海神針。

隨著孟珙等一眾將領的努力,戰局對南宋而言好轉不少。許多曾投降蒙古的南宋舊將,都再次歸附南宋。其中,河南行省的軍事長官範用吉秘密向孟珙投降,而南宋朝廷居然因懷疑猜忌而不準範用吉歸附。孟珙為此心灰意冷,辭去了官職,從此一病不起。據載,1246年的一天,一顆將星隕落天際,也正是那一晚,一生為國著想的孟珙,在江陵抱憾逝世。

岳飛死後百年,岳家軍後代打敗金軍最後精銳滅金國,靖康恥終得雪

▲紀錄片《釣魚城之戰》宋軍守城一幕

孟珙雖死,但精神猶在。先是,在孟珙鎮守北方的29年時間內,金軍、蒙軍先後折戟。而後,孟珙的手下王堅接下川地的鎮守重任,甚至在釣魚城重傷蒙哥大汗,直接剎住了當年蒙古鐵騎征伐歐亞的步伐。正是這些英明神武的戰將,帶領著不屈的南宋子民,一改宋朝懦弱的印象,在蒙古鐵騎橫掃歐亞時,撐到了最後的一刻。

其實,不論是孟珙,還是王堅,還是金國在蔡州城的最後一搏,都體現著我們華夏民族保衛家國的不屈精神。而這種精神,跟我們的文化一般源遠流長,在我們國家危難時不斷體現出來,保佑著華夏大地生生不息。

《孟少保神道碑》劉克莊

《宋史·卷四百一十二·列傳第一百七十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