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後續」帶著無臂哥哥上大學,雲南男孩終於實現心愿

“我今年高中畢業了,這既讓我高興,又讓我感到無比擔心和憂慮……”今年七月初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一名高三畢業男孩發在網上的求助信引起社會關注。

紫牛新聞7月2日對此進行了報道,這位男孩多年來一直照顧著失去雙臂的哥哥。是謀求進入更好的高校,還是與哥哥填報同一所學校以便繼續照顧成為高考之後他必須做出的抉擇。

近日,一個好消息傳來,兄弟倆近日先後收到了同一所學校——雲南昭通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弟弟終於實現了帶著哥哥上大學的心願。

「紫牛后续」带着无臂哥哥上大学,云南男孩终于实现心愿

兄弟倆拿到了錄取通知書

分數相差較多

同上大學希望一度渺茫

吳建早、吳建智兄弟倆今年六月一同從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第三中學畢業。

吳建智今年18歲,14年前,比他年長兩歲的哥哥吳建早因一次觸電事故被截肢,成為無臂男孩,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而他們的父親患有糖尿病和股骨頭壞死,行走困難,母親又長期住院。因此長期以來,照顧哥哥的責任都落在了弟弟身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瞭解到,一心想上學的哥哥,在家等了兩年之後,與弟弟一起邁進了小學的校門。

雖然哥哥很自強,甚至用腳寫出了一筆好字,但畢竟很多事情無法用雙腳完成,比如上廁所、到食堂打飯。

於是,弟弟當擔負起了照顧哥哥的責任,幫哥哥穿衣、穿鞋、洗臉、刷牙……

吳建智成了每天早晨最先起床的那一個人。

「紫牛后续」带着无臂哥哥上大学,云南男孩终于实现心愿

吳建早(右)、吳建智(左)兄弟倆

談起弟弟,吳建早對記者說:“他是一個任勞任怨的,心地善良人!他照顧我12年了,從來沒有一聲怨言,他讓我感覺特別踏實……”

兄弟倆從小學到初中、高中,一直在一起,兩人都於今年參加高考,弟弟吳建智考出了480分的成績,高出二本線50分,而哥哥吳建早的分數低了70多分。這意味著,如果在一起,弟弟可能要放棄本科;如果分開,哥哥可能就要放棄繼續讀書。

那段時間吳建智很是焦慮,18歲的他必須做出這個將影響他們兄弟兩人生走向的抉擇。焦慮與彷徨中,他通過網絡發出了那封飽含真情的求助信。

很想上學

希望通過知識立足於社會

吳建智的求助信受到社會關注。

雖然身有殘疾,但哥哥吳建早一直對通過讀書,未來能夠適應、立足社會有著強烈的願望。

按照之前的想法,他希望今後能考上研究生,以便未來找工作時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兄弟倆都希望都過自己的知識立足於這個社會。

6月底,雲南的昭通學院招生辦通過當地媒體表示,只要吳建智和吳建早達到分數線,會優先錄取兄弟兩人。

更讓吳建智心動的原因,是這所學校同時擁有本科和專科專業。

「紫牛后续」带着无臂哥哥上大学,云南男孩终于实现心愿

哥哥吳建早用腳做題

紫牛新聞記者查閱往年分數線,昭通學院是當地一所辦學質量較好的二本院校。去年的錄取分為441分,高出雲南省二本線31分。

經過與高中老師商量和慎重考慮,兄弟倆都將昭通學院填報為第一志願。弟弟填報的是本二,哥哥填報的是專科。

這個暑假過後,還能不能在一起?在未正式錄取之前,兄弟兩人的心一直懸著。

同被昭通學院錄取

熱心人給生活補貼

在上一次的採訪後,紫牛新聞記者與吳建智、吳建早一直保持著聯繫。近日,一個好消息傳來,兄弟均被昭通學院錄取,哥哥吳建早被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大專錄取,弟弟吳建智被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錄取。

兄弟倆日前已先後收到昭通學院寄來的錄取通知書。

“錄取到的都是我們感興趣的專業,相信可以學好!”吳建智說,他們對錄取結果非常滿意,對大學生活充滿嚮往,“終於不用再聽別人講大學生活了,自己也將是一名大學生。”同時,他坦言兩人對即將到來的陌生環境多少有些緊張。

高考後的這個假期裡,除了幫父母幹農活外,7月中旬,兄弟倆跟隨寧南、巧家兩縣的優秀高中畢業生來到四川白鶴灘水電站施工區,參加由建設部和兩縣團委聯合舉辦的優秀高中畢業生白鶴灘行活動。

他們近距離參觀白鶴灘水電站工程,並與清華大學的優秀學子暢談大學生活,還和同學約著一起去昆明玩了幾天。

前幾天,兄弟倆成功辦理了國家助學貸款。吳建智告訴記者,貸款每人每年有8000元的額度,除去4500元的學費支出之外,剩下的還能補貼一部分生活費。

紫牛新聞上一篇採訪兄弟倆新聞報道後,更多熱心人開始關注他們。有感於他們的自強與不易,蘇州吾道文化的劉女士聯繫上記者,表示願意資助兄弟倆。目前公司處於初創階段,幾個合夥人商量後決定每月給兄弟倆500元生活補貼,如果以後公司發展起來,還將考慮增加金額。近日,他們已將第一個學期5個月共2500元補貼轉賬給吳建早和吳建智。

“期待大學生活不再像高中這樣枯燥,把學習搞好的同時,想多交一些朋友,多參加一些活動、兼職,鍛鍊自己。”吳建早對紫牛新聞記者憧憬著自己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希望每一天都多姿多彩,心不再只為課堂停留,更為外面廣闊的天空放飛。

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紫牛新聞實習生|孔德淇

主編|陳迪晨

圖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END-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