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背井離鄉,都是爲了榮歸故里」

“所有的背井離鄉,都是為了榮歸故里”

01

劉同在《誰的青春不迷茫》裡這樣形容過被退稿這一件事:那個編輯居然自己回信拒絕我了,我拿到了對方的聯繫方式和名字了呢。

微笑中夾雜著無盡悲傷的一句話。不知道,這是被拒了多少次,才有的心態和神情。

他在20幾歲的時候,沒錢沒錢買電腦,就在稿紙上一頁接著一頁的寫。在睡前,看著自己剛剛寫出來的六七頁紙,和桌角那一摞從未發表過的文章。安慰自己說:“等哪天我出名了,這些紙就值錢了”。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在無數個非常努力卻零回報的夜晚,失聲痛哭亦或是懷疑自己。我有過,那種內心的焦慮夾雜著不甘,到最後只能聽到壓抑過後的喘息聲。天亮的時候,一如既往的平靜,然後洗漱、上課,彷彿在心裡爆發的那一場海嘯,從未有過。

劉同第一次有文章發表在省刊上的時候,被自己的父親看到,不辭幸苦來看劉同。當時的他手裡攥著多頁一百七十的小說稿紙,看到爸爸的第一句話是:“爸,你看,我現在能寫這麼多”。泛著淚的眼角,卻硬生生的沒讓它落下。

他不能哭,他還要變得更加優秀,這樣才配的上父母的期待。

後來,他去了北京。“每一個來到北京的人,心裡都繃著一股勁,想要證明給別人看也給自己看”。從每天都被上司責備,為了爭取一個節目洋洋灑灑的寫上三十五萬字的初稿。到逐漸被人認可。說著不標準普通話的“劉同坦白講”的成功播出,將曾經的那些淚水與汗水全部覆蓋。此刻的他得以重生。

漸漸的發現,生活就是這樣,很苦。沒有誰的人生會被例外。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人生裡艱難前行。我不止一遍的在空間裡看到類似這樣的話:無論你正經歷著什麼,過的是否開心,世界不會因為你的疲憊而停下腳步。那些你不能釋懷的人和事,總有一天會在你的念念不忘時早已遺忘。

隻身在外的時候想家嗎?每次感覺自己從撐不下去的時候,想要拿起手機向父母訴說最近的不如意,可是話到嘴邊,變成了一切都好。

一個人活成自己的英雄,相信未來的自己會以一個更優秀的身份榮歸故里。

02

當年填志願的時候,執拗的填的很遠很遠。因為書上說:父母把孩子培養的越是成功,就越是離家遠。我自認為自己是個優秀的人,卻因為分數不夠一再掉檔,終究還是隻到了省城。

揹著碩大的行李和老爸來到蘭州的火車站,密密麻麻的行人和不停息的叫賣聲錯雜著,第一次感到無奈,車站在哪裡,我該去哪裡乘車?在學校裡的第一天,就被人騙去了好幾百元。家境並不富裕的我,淚水又一次襲入雙眼而後衝出。

當看到這所學校摸不著北的校門和狹小的宿舍時,心裡的冷意全部溢出,這根本就不是一所大學該有的模樣,但是我不敢說我想要回去補習,我知道爸爸是一個有傲氣的男人,當他知道我不滿意這所學校的硬件設施時,該是有多難過。我不敢也不忍將爸爸眼裡的那點笑意泯滅。

我怕親戚朋友會笑話爸爸,笑話他不懂得怎樣給女兒擇校,笑話他背井離鄉這麼多年才混到如此情景,定是不敢回家。

雖然,那個時候,我不止一遍的在想,為什麼是我?為什麼偏偏是我?但看著父親孤寂的背影多餘的話已無法說出口,醞釀了許久:“爸,我送你去車站。”所有的不捨,不甘,都只凝成了我送你回家。

這個我不喜歡的專業的滿當當的課和會做到窗外星辰滿天的實驗。幾乎每天都有想哭的衝動。在這個尷尬的年齡,沒錢、沒工作,還想著為了改變一下自己的人生軌跡去考研。

累嗎?累。想哭嗎?想哭。有的時候站在黃河邊想要自己冷靜冷靜,卻變成了要說服自己不要跳下去。可轉念一想:我連死都不怕,又怎麼會怕活下去。

那些你想要的星星點點點需要靠自己去追求,別人幫不了你也不能幫你。

03

一個畢業兩年的學長回校參加校慶,見面的第一句話便是:一定不要在該努力的年齡選擇安逸。很雞湯很老土,可他的眼神裡所流露出來的堅定和一點點的塵土氣息,讓我不由的心生顫慄。

他說剛去公司的時候,他們是一線,在每天下班回出租屋的公交車上半米以內人跡罕至。我看到他自嘲的笑了笑,他沒有告訴父母,怕他們難過,在他們心裡上過大學的人,怎麼可能被派去一線。

雖然苦點、累點,但是工資很是很可觀。每次給父母打錢的時候,滿身的疲憊都煙消雲散了。那種可以養家的自豪感,是他堅持下去的不竭動力。

我曾在公交車上聽到我鄰座的小姐姐在電話上說“我今天吃的紅燒肉,你們不用擔心我的身體,工作很順利。”可一轉眼,看到的是她手中的麵包和還在修改中的表單。

這種報喜不報憂的能力,彷彿自從離開了家,瞬間就會了。沒有人刻意去教你,你也沒有刻意去學。只是在接電話的瞬間,有種想哭的衝動。

我想,每一個背井離鄉的人,都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強大到可以為遠在他鄉的父母和還未走進婚姻的妻子以及若干年後出世的孩子一個堅固的港灣,為他們遮風避雨。

所以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堅持,把無助變成強大,想要成為別人眼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想要成為父母的驕傲,想要向自己證明:我可以的。然後帶著光環回到自己的家。

曉波說:“天氣冷就多穿點、生病了就吃藥、晚上儘量早點休息第二天才有足夠的精力,你要知道,這是基本的常識,一個人在外面,你只有自己照顧好自己。另外,早點適應一個人在外的生活,別太想家,但也不要忘了無論發生什麼,你還有家。”

願我們都能克服所有的困難,不辜負背井離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