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的語言發育規律是什麼?

天下奇聞異事錄


小朋友的語言發展

大體說來其實是四個方面

語音 詞彙 語法

以及在什麼時間說什麼話

小朋友大約在一個月左右

它可能在面對家長的時候

就會發出噢噢這樣的聲音

那我們家長看到寶寶發出

這樣的聲音啊

就可以走到寶寶跟前

跟小朋友對視著

面對面也發出噢噢這樣的聲音

那小朋友就知道了

自己發出的聲音啊

是有回應的有意義的

那麼這也為他們將來

跟家長交流跟其他人交流

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小朋友到了6到9個月的時候

可能會特別喜歡用尖叫

啊啊這樣的聲音

或者呢還會

嗯嗯哼哼唧唧

這樣的聲音來表達自己

那家長千萬不要忽略了

孩子這樣的表達

一聽到小朋友發出聲音

就要去回應小朋友

小朋友知道我們的表達

家長馬上就會有解讀

哪怕是家長猜錯了寶寶的意思

這種交流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孩子在6到9個月的時候

雖然不會說話

但是他們已經能夠聽懂

家長語言當中的很多的表達意義了

所以呢我們在這個階段回應寶寶

還是能夠幫助孩子發展他們的語言

積累他們的詞彙的一個關鍵期

當然小朋友九個月的時候

小朋友會用更加豐富的方法來表達自己

他們會發出聲音

會做手勢

會用一些特定的表情

進行自我表達

那我們家長們也可以像寶寶一樣

一邊說一邊做一些手勢

讓小朋友知道

如果說不出來

還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方式來溝通

到了一歲半左右

小朋友的詞彙量

會出現爆發式的增長

很多孩子已經能夠聽懂

甚至使用200個詞彙以上了

那我們家長就要及時的

把小朋友他的單字表達

情境語言轉換為正常的語言

比方說小朋友指著餅乾

說幹 幹

那家長就說你想吃餅乾對嗎

想吃幾片餅乾呀

小朋友想要玩球

說球 球

或者說這個 這個

那我們家長就可以翻譯成

我們通用的語言

你想玩球對嗎

是要紅色的球還是藍色的球呢

到了兩歲多

孩子們會出現對韻律

特別感興趣的一段時間

那我們家長在陪孩子玩耍

在陪孩子讀書的時候

都可以把兒歌和童謠使用進來

比方說書裡出現了小鴨子

那我們就可以念一個小鴨子的童謠

跟小朋友在玩關於小貓咪的手指操遊戲

也可以唱一首跟貓咪相關的歌曲

三歲以上

孩子的語言已經達到了一個

較為接近成人的程度

他們的詞彙量會達到一千以上

那在這個階段

家長就可以鼓勵小朋友

多多的講故事

因為敘述能夠幫助孩子

整理自己的思路

形成自己的觀點

還能發展小朋友猜測他人觀點的能力



關注芝麻育兒專注於0-8歲孩子家庭在健康、養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問題,關注我們就有答案!

芝麻育兒


簡單發音階段(0-3個月):哭聲是嬰兒最初的發音,也是表達自己生理需求和感受的第一表現。出生不到10天的新生兒就能區別語音和其他聲音,12天的新生兒對說話聲音和敲擊物體聲音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24天之後的嬰兒能對男人、女人的聲音、撫養者和陌生聲音做出明顯不同的反應。而且嬰兒還會調節哭叫的音長、音量和音高,能夠用不同的哭聲表達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2個月的嬰兒能夠從各種混合組成的話語中分辨出不同的語音。

連續音節階段(4-8個月):大約從4個月起,嬰兒發音出現明顯的變化,增加了很多重複的、連續的音節。一方面是對成人的社會性刺激做出的反應,另一方面,發音內容大多以輔音和元音相結合的音節為主,並且有一個從單音節發生過度到重複連續音節發聲的過程。處於辨調階段,能區別男聲和女聲、熟悉和陌生的聲音、憤怒和友好的聲音。但對區別語義的漢語字詞聲調並不敏感,而是對父母或其他人說話時表現情感態度的語調十分注意,能從不同語調的話語中判斷出說話對象的態度。4-10個月,逐漸學會用不同的語調來表達自己的態度,往往伴隨一定的動作和表情。

學話萌芽階段(9-12個月):不單是同一音節的重複,而是明顯增加了不同音節的連續發音,音調也開始多樣化近似詞的發音也增多,同時嬰兒也開始模仿一些非語言的聲音或成人發出的語音,標誌著嬰兒學說話的萌芽。此時,能夠發出一連串變化不同的輔音加元音的音節,發音形式更加接近漢語的口語表達,有重疊音和升調,發音更加複雜多樣。大約6個月時,已有話語理解的萌芽。從9個月才真正理解成人的語言,並迅速發展,進入對語音的辨義階段。大約從第10個月開始,嬰兒會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單詞。標誌著嬰兒開始發生言語,進入言語發生階段,一直持續到入學前。


科學運動與健康


小寶寶語言發育有什麼規律?

其實嬰幼兒的語言發育主要分為語言準備期和語言發展期兩個階段:

1.語言準備期

語言產生的準備先要經過反射性發生階段,這個階段中嬰兒先是毫無分化的哭(父母不能分辨其意圖),再是分化型地哭(媽媽能夠分辨他到底是餓了還是其他原因),隨後在第五週會出現非哭的、嬰兒自己玩弄發聲器官時產生的聲音(主要是元音),吱哇亂叫。然後就到了咿呀語階段,大約到第五個月的時候,嬰兒會以發音作為遊戲,可能會出現元音和輔音相結合而出現“baba”、“ma”等,這時候父母會以為孩子在叫自己而異常開心,當然父母的喜悅也是對孩子的鼓勵。通過這個咿呀語階段,孩子逐漸在鍛鍊自己發音器官的肌肉以及學會如何控制它,為以後真正開始說話創造條件。

這個時期嬰兒除了在鍛鍊自己的發音器官,還要學會對外界的聲音刺激做出反應。實際上,出生十天後孩子就能區分人聲和其他聲音,當然還不能理解這是什麼意思。隨著孩子長大,到第八個月的時候,嬰兒就能理解一些成人的語言並且做出反應,比如你問“媽媽在哪裡”,嬰兒可能會將頭轉向媽媽的一側。到第11個月的時候,嬰兒就能夠從符合的情境中解脫出來,真正理解語言詞語的意思。

2.語言發展期

首先是語音的發展。這個階段嬰兒通過學習詞語來理解語音,而不是簡單地模仿。再往後,嬰兒會嘗試將聽到的聽覺轉換成自己發音的方法,當然這個階段的發音往往會出錯,父母及時加以糾正就好了。

其次是句法結構的發展。孩子在1~1.5歲時會出現不完整的單詞句,用一個詞語來表達一個完整的句子,比如“飯飯”表示“我要吃飯”等等,這時候還需要大人及時跟進理解。

在1.5~2歲的時候會出現電報語,比如“媽媽抱”、“寶寶吃”等等幾個詞語組成的句子,雖然還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但這時候已經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2歲以後孩子的語言都是完整的,有著主謂賓的結構,同時形容詞等等也逐漸變多,句子結構也在逐漸變完整。

同時,孩子的詞彙量也在快速增加。1歲以下僅能說出幾個詞語;而一歲半的時候就能有100個;而兩歲的時候就有300~400個,三歲增加到1000個;四歲能達到1600個等等,年齡越大,當然詞彙量也就越豐富。

參考資料:嬰幼兒語言發展規律及研究進展zj


小蘋果兒科醫生


大家好。我是一名語言康復老師,從事語言康復工作17年了。

本人根據多年語言康復經驗,總結出一般寶寶的語言發育規律:

0-5個月,寶寶只會哭,還不會發出什麼字音。

6-8個月,寶寶開始發出一些含糊的字音。

9-10個月,發育早的孩子已經會說“爸、媽”單字音了,發育晚的還不會。

10-12個月,一般寶寶都會說“爸爸和媽媽”了。發育晚的可能還不會。

1-2歲,語言開始發育,一般孩子只會說爸爸和媽媽等字詞,有的發育稍晚了,還不會說話。

2-3歲,語言逐步開始發育,孩子會說一些詞語和非常簡單的句子。

3-5歲,語言快速發育階段,孩子會說稍微複雜一點的詞語和句子。日常中的簡單話基本上都會說了。

5-7歲,孩子語言發育基本完成,孩子日常交流和說話沒有任何問題,語言完全正常。

實踐中,由於每個孩子個體差異,有的孩子語言發育的會早一些,有的發育的會晚一些,但只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都是正常的。

那麼,這個合理範圍是多少呢?

根據我個人經驗,一般6-12個月是一個合理範圍, 最長時間不能超過2年。超過2年,肯定孩子語言發育就有嚴重問題了。

大家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我,給我留言,我們一起交流。


口吃大舌頭語言矯正


育兒專家詳細介紹了小兒正常的語言發育規律: 在會講話以前,小兒能用很多方式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感情,如:5~6周的小兒能發出除哭以外的聲音,開始時大多是一些元音,偶爾有少數輔音。 12~16周時,高興時會大叫,當母親和他說話時,他會“呀呀”作答,16周時可以發出m、k、g、p、b。 28周時,能發出ba、da、ka等音節。 32周時,能發出ba-ba、da-da等兩個連續的音。8個月時可以利用發音來引起人們對他的注意。 十個月時,能理解“不”,大人說“再見”時會搖手,一歲小兒平均能說2到3個字。 15個月說出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到一歲半時,能說出幾個有意義的詞。 21~24個月時,可說出2~3個字的句子,會用“你”、“我”等代詞。 2~3歲,語言功能已經獲得,小兒咬字可能還不清楚,有時還會有口吃。 3~5歲(學前期)兒童到了3歲以後,開始能聽懂和運用各種基本類型的句子(簡單句和複雜句),言語的信息量逐漸加大。此時期語言是高度積極發展的時期。 6歲以後開始學習讀與寫。 12歲以後,口語與書面語更趨發展完善。 專家表示,只要符合這個語言發育規律,即便是有些許的出入,例如稍微慢一點或快一點,也是正常的。但家長要留意到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發現異常需要及時諮詢醫生。影響兒童語言發育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視覺障礙、聽覺障礙;交往障礙(自閉症、自閉傾向等);智力發育遲緩;不適當的語言環境;發音器官形態、運動異常;腦發育不全及腦損傷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