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無力,但會盡力

雖然無力,但會盡力

01.

在一個英語閱讀群看到老師轉發同學的兩條微信:

老師,對不起,我今天沒精力和時間完成後三篇短文,我的身體比較弱,患兩個癌症,做過四次手術,我非常喜歡英語,“心有餘而力不足”,所有我可能會忽略學習保身體,請讓我更隨意的學習好嗎?

我患第一個癌症是2001年,第二個癌症是2009年,最後一次手術被醫生診斷的成活期只有17個月,但我已經活了9年。我只是免疫力低,容易疲勞,我若不說,別人很難看出我是個腫瘤病人。不用擔心,我很樂觀,熱愛生活,也會調理自己。

看完,為那位素未謀面同學,堅持學習的精神所感動。

如果一般人得癌症,肯定是已經恐慌掉,而她還在學習英語的路上前行。

人生的終點都是一樣,不同的是如何讓我們在走向死亡的路上還充滿希望。

每個人年輕時都有這樣那樣的夢想,最難的是隨著年齡增長,初心不忘,年老時沒有變成年輕時討厭的模樣。

無力,也不能阻止她繼續追求夢想。活一天,就有一天努力和夢想。

02.

一個朋友,家庭條件很好。在單位工作,混日子。本來學會計,但是不喜歡,會計證考了好多年也沒下來。

每天混日子,打牌。年輕時的日子就那樣荒廢過去。

有孩子後又成天圍著孩子轉,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孩子結婚後,家裡空蕩蕩的,一下子失落的很。

沒有盡力去生活和努力的人,到頭來生活給你的是空空一場。

當你年輕,有機會和條件的時候,還是要去為自己盡力去做些什麼。

03.

以前,我特別逞強,完全靠時間和體力拼工作。

後來,病全來了。先是心臟不好幾次暈倒在公司,接連做過兩次手術後,徹底告別職場。

畫畫後,為參加展覽畫兩米見方的畫。每天往返四個小時在路上,回家陪孩子,心力憔悴,終於再次病倒。於是暫時放棄嘗試畫大幅作品。

開始寫公眾號後,因為每天晚上寫文睡得太晚,身體又垮了。於是狀態好就多寫些,狀態不好就休息。

雖然生活中常感無力,但已盡力,無憾矣。

亦舒說:“人生一共四道題目,學業事業婚姻家庭,平均分高才能及格,切莫花太多時間在任何一題上,這四道題目貫穿於人的一生中,或早或晚,有所交織,也該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有所側重。”

04.

也有些一直衝鋒在事業一線,早早付出生命。

我見過那位客戶,四十多歲,短髮戴眼鏡的一位精幹女子,兩個孩子都在美國名校上大學。因為做IT工作,加班是常事,有頭痛病很久,也在工作中暈倒過,去醫院又檢查不出任何問題,工作上離不開,轉身又投入工作。

她最後一次暈倒在辦公室,救護車來了,躺在擔架上,還有些意識,就是不去醫院,在彼此爭執中就去了另一個世界。

伏爾泰說:“人生各年齡階段各有不同,未能隨機適應將經歷所有不幸。”

在該慢下來時沒慢下來,身體自會抗議,因為身體也有累了的時候。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去順應、調整,即使無力,起碼還有你盡力過一生的機會。

不懂愛惜自己的人,可惜連無力的機會都沒有。

05.

在北京時聽多了三四十歲猝死的事情,不免兔死狐悲。

和姐姐聊天,她說:“多注意身體啊,不然不知道何時會出狀況。”我說:“熬過六十歲就沒問題了,我就保證能活到一百歲。”姐姐聽完哈哈大笑:“誰都知道六十歲以下最危險。”

35歲到60歲是疾病的高發區,如果你正好在這個年齡段,就要注意身體發出的警報。

在感覺無力、身體不適的時候調整飲食、多休息,保持自己身心愉悅。學會和自己身體說話,內觀自己,珍惜現在的自己。

如果從年輕健康時就知曉生命無常,生命短暫,每人的壽命豈不是可以有幾百歲。

無論你幾歲,從現在開始,把每一天當作你一生的最後一天度過,保證不後悔。

—End—

作者簡介:生凌君,一枚喜歡自由生長的中年女青年。喜歡寫作/畫畫。做過公司,當過全職媽媽。每天陪你看文字,讀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