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庸皇帝以爲已醉大臣是在裝醉,將他扔到院子裡醒酒,又命人殺他

昏庸皇帝以為已醉大臣是在裝醉,將他扔到院子裡醒酒,又命人殺他。

舊時在君主封建專制下的社會,皇帝殺人有時真的不論功過,只要他不討厭你,你就是一個好官;如果他怎麼都看你不爽,那你即使是功名一身,也難逃殺身之禍。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歷代臣子的奇怪死法甚至都可以寫一本《論中國古代臣子的一百零一種死法》,當然這和一個君主是明君還是昏君有很大關係,東吳的最後一個國君孫皓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

昏庸皇帝以為已醉大臣是在裝醉,將他扔到院子裡醒酒,又命人殺他

孫皓年幼時並非性情殘暴,他給人的印象多是天資聰穎,才識過人。也正因為他年輕時的善於偽裝,也使他迷惑了當時的朝中重臣,坐上了皇帝。

昏庸皇帝以為已醉大臣是在裝醉,將他扔到院子裡醒酒,又命人殺他

原來,當時吳景帝孫休重病纏身已經無法說話,甚至馬上就要駕崩,彌留之際他對著自己朝中的兩位大臣指著自己的兒子,意思是將兒子孫灣託付於他們,希望可以輔佐他的兒子坐上皇位,這兩個大臣就是丞相濮陽興和左將軍張布,但是當時吳國時局正緊,兩個大臣考慮當下形勢,覺得冊立僅僅十歲的孫灣為皇帝太過於冒險,於是和孫皓關係很好的萬彧將孫皓推薦給了濮陽興和張布,當時孫皓正是二十二歲聰穎之年,兩位大臣覺得可行,便聯手扶正孫皓登上王位。

昏庸皇帝以為已醉大臣是在裝醉,將他扔到院子裡醒酒,又命人殺他

後來兩位大臣很快就為自己的錯誤買了賬,孫皓登上王位之後,性情大變,變得目中無人,驕奢淫逸。孫皓覺得兩位大臣手握權勢,並且在朝中很有人脈,怕他們獨攬朝政,於是一舉將他們兩個剷除。

這個孫皓還有一個極其奇怪的習慣:不準人看他的臉,凡是看到了的,有的被殺了,也有的被挖去雙眼,所以大臣們上奏一般都是弓著腰不敢抬頭看,直到陸凱勸諫說:“如果我們不看清皇帝的面容,一旦有危機發生,我們如何知道誰是皇上,又怎麼能第一時間保護您呢?”聽到了這個,這個孫皓才慢慢改了習慣。

昏庸皇帝以為已醉大臣是在裝醉,將他扔到院子裡醒酒,又命人殺他

在孫皓手下有一個死的非常冤也非常令人可惜的才臣,叫做王藩,王藩喜愛數學,精通曆法,是一個十分有才的學者大臣,為人十分正直,待人接物也有禮貌,但是因為奸臣萬彧的讒言,孫皓一直都對王藩沒什麼好印象。

昏庸皇帝以為已醉大臣是在裝醉,將他扔到院子裡醒酒,又命人殺他

有一天孫皓宴請群臣,王藩在宴席上喝的酩酊大醉,隨即便倒在桌子下面不起,孫皓心裡覺得王藩根本就是在愚弄自己,對自己大不敬,於是派人把他扔到院子裡,可能是外面風比較大,也或者是王藩醒酒比較快的緣故,不一會兒酒就醒了,於是他向孫皓請求回來,孫皓答應了,目的就是為了看王藩的狀態,沒想到重新進入宴會的王藩神情安靜,舉止斯文,並無失態之處,一點都不像是剛喝醉的樣子。

昏庸皇帝以為已醉大臣是在裝醉,將他扔到院子裡醒酒,又命人殺他

於是孫皓大怒,認為孫浩剛剛就是在戲弄他,立即在宴席上喝令手下降王藩就地砍死,可悲的王藩啊,就這樣在廳堂之上身首異處,這還不算,王藩的屍首還被扔在了荒郊野外,連家屬孫皓也不放過,被孫浩下令流放。有識之士皆為王藩惋惜,善良之輩皆為王藩所嗟嘆!

昏庸皇帝以為已醉大臣是在裝醉,將他扔到院子裡醒酒,又命人殺他

當然,屢進讒言的萬彧最後也是下場悲慘,但是死不足惜。因為他仗著是自己舉薦孫皓才使他登上王位,所以在屢次勸諫的時候被孫皓下毒,陰差陽錯沒死之後又自殺身亡,也算是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