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致敬團委書記:那些碧血丹心以身許國的年輕人

信仰|致敬團委書記:那些碧血丹心以身許國的年輕人

狂風大作,暴雨如注。

8月18日,

安徽宿州市埇橋區支河鄉路湖村

隨時有決堤危險。

為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埇橋區支河鄉路湖村駐村工作隊員、

扶貧專幹曾翽翔

冒著大雨,對所有排澇口一一查看。

接著,他挨家挨戶排查受災情況,

幫助滯留村裡的老人緊急撤離,

連續奮戰十幾個小時沒有停歇。

這期間村幹部多次勸他回家休息,

他堅持留了下來。

下午5時左右,

在西學自然莊轉移了貧困老人之後,

曾翽翔得知王海孜自然莊

有群眾需要緊急轉移,

立即隻身冒雨駕車前往。

正是雨下得最急的時候,

他的車被一根雨中垂落的電線掛住,

他下車處理電線時不幸觸電,

29歲的年輕生命,

永遠定格在了抗洪搶險的路上。

據瞭解,曾翽翔系家中獨子,

妻子現已懷孕3個多月。

8月20日,安徽團省委、省青聯決定,

授予曾翽翔同志

“安徽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

曾翽翔的事蹟讓無數網友心疼流淚:

信仰|致敬團委書記:那些碧血丹心以身許國的年輕人

信仰|致敬團委書記:那些碧血丹心以身許國的年輕人

正如網友所說,

之所以陽光普照,

是有人盡忠職守。

有這樣一些團委書記,

他們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自己卻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

為疏散群眾,他被洪水沖走

2013年7月4日下午4點,四川石棉縣氣象局發佈重要天氣消息:預計當天晚上,石棉縣局部有暴雨,特別注意防範地質災害。

晚上7點,回隆彝族鄉勞動保障員、鄉團委副書記張傑值夜班。當時,該鄉石龍村普降大暴雨。

半小時後,石龍村許多地方出現了大量積水,張傑同值班的幾位同事一同出門查看汛情。當時水漲得非常快,前方一座高約十五米的橋即將被淹沒。一個村民一直站在橋上盯著自己被沖毀的房屋,尋找被洪水沖走的妻子。張傑和同事對著村民大吼,這才使精神恍惚的村民緩過神來下了橋。沒多久,橋面就被洪水淹沒了。隨後,村民在張傑等人的指揮下逃離了危險地帶。

大家準備離開的時候,張傑發現,熊家溝溝口的一戶農家樂和一間摩托車修理鋪也面臨洪水的威脅,張傑和同事一起跑到下方的公路上,幫助兩戶村民撤離。

此時,大地傳來了微微的晃動,突如其來的山洪把他們幾個人衝散。

後來,張傑的幾位同事分別自救或者被救出,而張傑卻不見蹤影。

直到第二天上午9點,人們才在下游的竹馬河中發現張傑,他的遺體已被洪水中夾雜的石頭砸斷。

熟識他的同事和村民們悲痛不已。更令人心碎的是,再過1個月,這位30歲的年輕人就要成為父親了。

一場用生命譜寫的無悔青春

2014年11月22日,四川康定發生6.3級地震。

在南京休假的共青團甘孜州委副書記、州青年聯合會副主席袁雅遜在得知災情後第一時間中斷假期趕赴災區,23日傍晚就回到康定。

信仰|致敬團委書記:那些碧血丹心以身許國的年輕人

2014年11月26日遇難當天,袁雅遜在道孚縣受災地搬運物資。

身系震區孩子安危的袁雅遜首先趕往學校,協調飲用水、食品、應急帳篷等救災物資,幾所學校跑下來,行程已超過200公里。出事當天,為了儘快趕往下一所受災學校,袁雅遜一行人冒險選擇在佈滿暗冰的山路上行駛,然而這次,幸運女神沒有眷顧我們的英雄,袁雅遜乘坐的汽車還是出事了。

信仰|致敬團委書記:那些碧血丹心以身許國的年輕人

康定民眾淚別因公殉職的“雅遜哥”。

袁雅遜走得太過匆忙,沒有留下隻言片語,他在朋友圈裡發佈的最後一條消息是一張標題為“震後八美的天空”的照片。今天,當我們再看這張照片時就會明白,那壯麗的藍天,是袁雅遜魂歸天際的地方。

信仰|致敬團委書記:那些碧血丹心以身許國的年輕人

“有時,你會難以相信,共青團的崗位竟需要用生命來捍衛它”。

這是一位網友在紀念袁雅遜時寫下的話。

其實,這就是我們的基層團幹部的真實狀況。他們無怨無悔,克服種種困難做好自己崗位上的每件事;他們不畏艱難,總在第一時間衝往第一線,哪裡有困難哪裡就能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用如火的熱情,感染著更多年輕人加入共青團的事業和公共服務;他們不僅是廣大青年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貼心人,更是青春奮鬥的榜樣;他們在最基層、最平凡的崗位上任勞任怨,甚至犧牲自己。

“只有進行了激情奮鬥的青春,只有進行了頑強拼搏的青春,只有為人民作出了奉獻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

今天,我們致敬這些以身許國的年輕人,致敬他們默默堅守、不求回報的奉獻精神;致敬他們為人民幸福而不懈奮鬥的責任擔當。

以青春使命赴光榮使命!

信仰|致敬團委書記:那些碧血丹心以身許國的年輕人

英雄

一路走好

▎來源:中國青年網 綜合中安在線、中國新聞網、中青在線等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