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中哪個城市最占優勢?發展對誰有利?

最近,粵港澳大灣區又有了新進展。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的舉行,傳遞了更多新的信息,這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和未來發展有重要意義。

粵港澳大灣區覆蓋了廣州、深圳、惠州、東莞、佛山、中山、江門、肇慶、珠海、香港、澳門這11個城市。灣區經濟總量大、包含人口多,有望成為繼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中哪個城市最佔優勢?發展對誰有利?

從本次亮相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來看,組長是國務院副總理,小組成員還包含了香港和澳門特區區首,可見會議會議規格之高。此外,通稿中還透露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基本定位,即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會議還指出,要積極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並要求實施好港澳居民證件便利化、進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到內地創業就業、大幅降低粵港澳通信漫遊費用等政策措施。

據媒體報道,本月廣東省政府已成功發行“粵港澳大灣區土地儲備專項債券”,發行總額為341.9億元,期限為5年期,發行利率為3.71%。

本期債券對應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地市(廣州市、珠海市、佛山市、東莞市、中山市)土地儲備項目,成為全國首隻多地市土地儲備項目集合發行的地方政府項目收益專項債券。這是粵港澳大灣區實施的又一重大舉措,為大灣區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粵港澳大灣區中哪個城市最佔優勢?發展對誰有利?

粵港澳大灣區包含了珠三角的11個城市,這些城市雖然發展程度不同,但各有各的優勢,大灣區的建設能使城市間實現資源互補,實現創新融合發展。廣州、深圳、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中最重要的三個城市,他們的資源互補性也很強。

從資金總量來看,粵港澳大灣區中比較佔優勢的是香港、深圳和廣州。其中香港的資金總量最大,近似於深圳與廣州之和,遠遠領先於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其他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中哪個城市最佔優勢?發展對誰有利?

製圖:城市新財經;數據來源於各地區統計局,其中香港為2016年上半年數據,澳門為2017年1月份數據。

香港是僅次於紐約和倫敦的全球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作為全球最具競爭力和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香港也是全球公認的世界級銀行機構樞紐,全球百大銀行中,70%在香港運營。香港金融業GDP佔比居全球之首,2017年港股總市值達GDP總量10倍。

從科技創新能力來看,深圳略勝一籌。深圳的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非常強,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14年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名,佔全國申請總量的43.1%,也遠超香港。這背後,是一大批企業憑藉自主創新在國際市場脫穎而出。深圳聚集著騰訊、華為、平安等多個世界500強公司的總部,民營企業也相當多,擁有強大的科創能力。

從教育與科研實力來看,香港和廣州比較佔優勢。香港擁有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廣州也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入選國家“雙一流”計劃的學府,另外還擁有各類高等院校,據統計多達83所。教育實力遠超深圳及其他粵港澳灣區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中哪個城市最佔優勢?發展對誰有利?

粵港澳大灣區9城普通高等學校數量

總的來看,香港在金融、教育、國際貿易等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深圳在科技創新和金融方面佔有較大優勢,廣州則擁有豐富的教育、醫療資源。三者加強合作,能實現資源互補,達到互利共贏的效果。

高等院校可以源源不斷的為市場輸送高素質人才,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也能進行市場化和產業化發展,從而加快產業升級步伐,打造出更多高附加值的產業,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這也符合 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的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中哪個城市最佔優勢?發展對誰有利?

在粵港澳大灣區交通日益便捷的基礎下,將逐漸進入“1小時生活圈”時代,各個城市的聯繫也會變得更加緊密。大灣區中的城市都有機會分享到發展紅利,如東莞、珠海等地可以利用自身在土地和人力成本方面的優勢,承接一部分產業轉移。從而推動大灣區內各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補,提高區域發展協調性。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能促進城市之間的融合,加強內地與港澳之間的深化合作,實現資源互補和產業優化升級。在這個過程中,

不僅對香港、深圳、廣州有利,東莞、佛山、中山、珠海、澳門等城市也將從中受益。

未來,這將是一個世界級城市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