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萬元種糧補貼咋「補」給了敬老院院長

糧食直補是為促進糧食生產、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國家財政按一定補貼標準和糧食實際種植面積對農戶直接給予的補貼。但在遼寧省新民市,9年內近7萬元的補貼款卻“補”給了該市城區中心敬老院院長李某。

李某本以為自己可以瞞天過海,但她的伎倆被瀋陽市正風肅紀監督員逮了個正著。近日,李某因貪汙罪被判處拘役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10萬元。此前,李某已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據瞭解,在瀋陽共有5669個正風肅紀監督員和683個正風肅紀監督組。他們是瀋陽市紀委監委延伸到基層一線的監督觸角,發揮著“發現問題、宣傳政策、化解糾紛”的作用,在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橋樑。

4個人有92畝地引發關注

今年4月,新民市新城街道前長新村正風肅紀監督員董鐵巖在核查本村近年來糧食直補名單時,發現名單上有4個人,平均每人23畝地,加在一起共92畝。

在前長新村,平均每個人只有三四畝地,為啥這4個人有這麼多地?是承包了其他村民的土地,還是另有名堂?

董鐵巖之所以對92畝地如此敏感,是因為近年來國家加大了“三農”扶持力度,農業部門出臺了種糧補貼資金髮放辦法,根據農地所有量,前長新村平均每人約能享受3.8畝農地的糧食直補款。這就意味著,名單上這4人,能夠通過名下佔有的農田數,獲得一筆不菲的糧食直補款,這引起了董鐵巖的警覺。

要想知道這4個人為何有這麼多地,首先得查清土地來源。於是,董鐵巖找到前長新村村幹部瞭解情況。然而村幹部含糊其詞,只說這是敬老院的土地,掛在村賬上。

敬老院土地為什麼要掛靠在前長新村村賬上?如果這真是敬老院的土地,那麼就不能享受糧食直補政策。

“蛀蟲”是敬老院院長

董鐵巖順藤摸瓜,發現這4人名下的92畝土地的使用性質確實不符合享受國家糧食直補的條件,且這4人也並非前長新村村民。

他們究竟有什麼來頭?為什麼能輕而易舉通過層層審核?董鐵巖將自己的疑問和掌握的情況反映給了正風肅紀監督組。

正風肅紀監督組經過核實,發現這4人是新民市城區中心敬老院職工,其中一名還是該敬老院的院長李某。

此後,新民市紀委監委根據正風肅紀監督組提供的問題線索對案件進行立案調查。據李某交代,將敬老院92畝土地上報納入國家糧食直補範圍是2009年的事。當時,敬老院經費壓力大,於是她找到了新城街道辦事處。考慮到李某剛就任敬老院院長,並且敬老院確實存在經費困難的情況,時任新城街道辦事處主任齊某就同意了李某的請求,並讓前長新村黨支部書記聞某協調處理此事。

隨後,聞某安排時任前長新村會計劉某把李某等4人的名字和92畝土地加入報表,上報相關部門。如此一來,就套取了92畝土地的糧食直補款。

一週查結護民利

據統計,9年時間裡,李某一共領取國家糧食直補款6.75萬餘元。辦案人員發現,這筆錢由李某支取後據為己有,並未用於敬老院日常開銷。

新民市紀委監委將案件移送新民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同時給予李某開除黨籍處分。此後不久,新民市人民檢察院以李某涉嫌貪汙犯罪,向新民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李某向國家機關返還了贓款,並繳納了罰金10萬元,新民市人民法院對李某適用了緩刑。

李某案是新民市開展正風肅紀監督工作以來,第一起涉嫌職務犯罪被判刑的案件,這起案件從立案到調查終結僅用了一週時間。(趙建明 白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