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些在農藥下陣亡的控蟲隊友——草蛉

致那些在農藥下陣亡的控蟲隊友——草蛉

致那些在農藥下陣亡的控蟲隊友——草蛉

圖片源自網絡

蟲其實也和人一樣也分好壞(當然這是對於人來說,蟲本無善惡),這些益蟲默默無聞在為果農的豐產做著努力。但當面對農藥時(對於昆蟲來說這應該是核武器級別的),他們卻不是例外,也一併升了天。其中就有這樣一種益蟲,它有著綠色而柔軟的身體,四個大而透明的翅膀,飛起來慢慢的(反手一巴掌就能拍死),它就是草蛉。今天小編就來講講它。

草蛉簡介

致那些在農藥下陣亡的控蟲隊友——草蛉

圖片源自網絡

草蛉其實是大草蛉、中華草蛉、葉色草蛉、麗草蛉等近百種(僅是中國有記載的)草蛉的統稱。而小編這主要是指在我國除西藏、內蒙古外,各地區廣泛分佈的大草蛉。草蛉的一生包含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除了那兩個不能吃喝的階段外,其他時候都是以其他昆蟲為食的(只有少數幾種草蛉中的成蟲以花蜜為食),像什麼蚜蟲、介殼蟲、紅蜘蛛、葉蟬、木蝨、粉蝨、各種蝴蝶、蛾子的卵及低齡幼蟲都在他的菜譜上,所以它可是一種益蟲哦。

幼蟲階段

致那些在農藥下陣亡的控蟲隊友——草蛉

圖片源自網絡

草蛉幼蟲呈紡錘狀,黃褐色、灰褐色或赤褐色等,長得略微醜陋。大大的雙顎,捕起食來格外兇猛,甚至還會自相殘殺,故人們把幼蟲期的草蛉叫做蚜獅。除此之外他還是個駝背,人贈外號駝背蟲;可能是出於不想露出身體的缺陷被取笑,它平時會還收集一些幹葉屑、木渣、蚜蟲屍體什麼的背在背上,於是又多了垃圾蟲的別稱(蚜獅已哭暈在廁所)。

蚜獅雖然沒有翅膀,卻十分活躍,成天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和小編好像啊)。據統計,一頭蚜獅在整個幼蟲期(60天左右)平均可消滅蚜蟲800頭!

成蟲階段

致那些在農藥下陣亡的控蟲隊友——草蛉

圖片源自網絡

從4月下旬開始,草蛉開始羽化成成蟲,從繭中走出的草蛉腰肢柔軟,通體嫩綠色,點綴著黑色斑紋,一雙眸子,流動著金屬的光芒,觸角纖細如絲,雙翼如紗,與蜻蜓有幾分相似,故又叫草蜻蜓。別看他纖細柔的樣子就以為他是隻喝花蜜的小仙女,從它的食譜看他依然是肉食動物(個別種草蛉成蟲以花蜜、花粉為食),它的胃口變得更加的好,平均一天就能吃一百多頭蚜蟲。

合作方法

致那些在農藥下陣亡的控蟲隊友——草蛉

圖片源自網絡

有耐心的童鞋們甚至可以蒐集他們的卵帶回自己果園,它們的卵與一根細絲相連,佇立在附著物上,很有辨識度,一般在葉片,窗框上都可能發現。

另外,現在某寶上也有售賣草蛉活體的,要是購買的話推薦大家購買卵,幼蟲及成蟲一般是經受不住長途運輸的。

最後,在園中發現他們請儘量不要傷害他們。

注意事項

草蛉的投放並不是越多越好。因為草蛉存在間競爭關係,而且十分兇殘,密度大時易發生自相殘殺的現象。所以一般是依據田間蟲口數投放草蛉,50只害蟲投放1只草蛉,一般是每畝釋放草蛉5000-6000頭。

利用天敵控蟲,一定要注意在其活躍期內(5月-11月)控制農藥的使用。草蛉對觸殺性藥劑敏感,要格外注意觸殺性農藥的使用。像是有機磷、氨基甲酸醋類農藥、滅幼脲和三氯氰菊酯要杜絕使用。而草蛉對有機氯、菊酯類農藥有較強耐藥力可控制使用。至於微生物殺蟲劑、植物提取物、殺蟎劑和殺菌劑對草蛉無明顯影響大家可是正常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