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湖見底了

昨天回家,連續兩天的降雨,咸陽市內的氣溫涼爽多了。

今天早上,決定去咸陽湖邊走走,前幾次回家,渭河漲水咸陽湖警戒了,今天去湖邊走走的想法非常肯定。吃完飯,過了南陽街就是“古渡遺址博物館”,博物館門前熙熙攘攘的遊客,看來咸陽湖邊遊人也不少吧。

咸陽湖見底了

咸陽市古渡遺址博物館門前絡繹不絕的遊客

週末的遊人,肯定少不了,每次去湖邊散步,週末放鬆的人們非常的多,湖邊廣場就是大家的開心樂園。男女老幼,散步,休閒,晨練的老爺子,挽手遊玩的小情侶,嬉嬉鬧鬧的小可愛們......一副副感人至深的親情組合讓每位遊人心情都非常的舒暢,幸福的日子就是這樣的慢慢在每個人的身邊幸福的流淌,愛生活的咸陽人週末一直是如此的快樂。

咸陽湖見底了

走進湖邊,乾涸的湖底映入視線,遊人=沒有

到了湖邊,沒有一個遊人,咸陽湖也變了模樣,原來水被排幹,想想也是的,前段時間的渭河發大水,咸陽湖衝入大量的泥沙,估計是咸陽湖管理處清理淤泥了。

咸陽湖見底了

遠處的湖心島、湖畔的隱形護欄,崎嶇不平的湖底

見到了咸陽湖久違的湖底,我第一次看見渭河的河床了。

咸陽湖見底了

古渡遺址博物館水上游樂場的畫舫上岸了

咸陽湖見底了

咸陽湖管理處的巡檢快艇也上岸了

咸陽湖見底了

水上游樂場的寶貝都上岸了

咸陽湖見底了

遊艇也上岸了

原來是水裡的寶貝們都上岸休息,怨不得湖邊廣場沒有了遊人,既然到了湖邊,就順湖邊廣場往前走,看看曾經雄偉的咸陽湖大壩洩水後的樣子,曾經在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做通訊的時候,在房縣漫水的大壩上邊走動,非常的愜意(當年房縣大壩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我,那是橡皮壩,不能走動!),咸陽湖大壩,我看著也非常像房縣的大壩。

咸陽湖見底了

乾涸的湖底,一隻白鷺在悠閒自得地覓食

咸陽湖見底了

大壩附近殘留的積水,幾隻白鷺在悠閒地休憩著

咸陽湖見底了

大壩附近西望,僅存的一點點雨水

咸陽湖蓄水的時候,成群結隊的水鳥無憂無慮的飛翔、覓食、棲息,靜謐的咸陽湖有了這些寶貝們的存在,堪比江南水鄉水鳥的熱鬧場景,忘不了的是當年在福建省泉州市,我們的辦事處就設在“西湖”附近,每當黃昏時分,西湖邊散步,咿咿呀呀的水鳥歸巢的鳴叫,不由得勾起我們通信郎思鄉的愁楚,看著、看著,一隻只鳥兒們盤旋飛舞的優美動作,缺少如此親近水鳥的北方漢子們如醉如痴的欣賞著,思鄉情節每每就那樣淡忘了。

咸陽湖的落成,新家也在中山街,距離咸陽湖近的不敢想象,回家就來咸陽湖畔散步、看水鳥,成了我的一種習慣。見底的咸陽湖中,悠閒地水鳥還是這樣的自由自在,只要有一點水,或者泥吧就有他們的飯食,他們的開心正是物質富裕的人們的眏射。

咸陽湖見底了

這就是咸陽湖橡皮壩的現狀,前方稍微凸起的地方就是排棄介質未盡的橡皮壩。

咸陽湖見底了

附著泥吧的橡皮壩,這個凸起就可以清晰看到

10餘年前,在湖北省十堰市房縣的橡皮壩上走動,多虧當時的管理處工作人員的及時制止,我下了漫水的大壩,今天終於看到了橡皮壩的真面目了,原來“高科技”的橡皮壩就是這樣的神奇,它內部是填充物支撐的,怨不得大家經常說“大學生不種地,人家搞的是高科技!”高科技的咸陽湖橡皮壩真面目,讓我長見識了,咸陽湖見底的事情,還有這樣的知識讓我瞭解,太感謝了!

郝景望 陝西自由撰稿人,作品散見《陝西日報》《陝西農民報》《西安晚報》《咸陽日報》《新聞知識》《農友》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陝西人民廣播電臺”,中宣部編輯出版的全國讀書徵文集《攀登書山的歡歌》《書海暢遊》;“文化陝西SQ”“壯美昭陵”“韓家文苑”等平臺,實名認證——新浪博客,頭條號,搜狐博客等新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