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軍事貧弱的制度原因是什麼?

楓梧簫楠


今天來講講明朝軍隊的戰鬥力是如何走向沒落,直至最後,不堪一擊。

在明朝中晚期,士兵和武將地位低下是由於軍制造成的,這種軍制導致了明朝軍隊戰鬥力的急劇下降。

從初期的戰鬥力強悍到中末期的衰弱是有個過程的。

從明朝軍制的幾個特點說起。



明朝軍隊的兵力佈署――“居重馭輕”。

從軍制建設原則上,明朝繼承了唐、宋,有所發展,而更加集權,用的是“居重馭輕”的方式。就是中央最強,邊境次之,地方最弱。

唐初實行的是府兵制,在全國建立了六百多個折衝府,關中地區二百六十多個。全國府兵總共近60萬,長安周邊地區有26萬多, 佔全國三成以上。“舉天下之兵不敵關中,此居重馭輕之法也。”

宋朝也是這樣,20多萬禁軍,一半駐京師,一半分駐外地。“使京師之兵足以制諸道,則無外亂;合諸道之兵足以當京師,則無內變。”  

明朝也不例外,“居重馭輕,立國之至計”, 重兵佈於京師。

目的很明顯,就是要防止武將造反。

明棣遷都北京後,京師地區重兵雲集,有以下幾個部分:

1.京營。明軍主力,最精銳的部隊,分為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三大營,有三四十萬人馬。

2.班軍。河南、山東、大寧、中都官軍,春秋兩季輪班赴京上操,16萬人馬。

3.衛所。京畿內各府還有50多個衛所,約20多萬人。

當時全國內外衛所493個,每衛法定為5600人,推算全國總兵力共約275萬,京畿地區兵力共有70∼80萬,約佔全國總兵力的三成。

遷都之後,京師置七十二衛所,約官軍不下三十餘萬;畿內置五十餘衛所,約官軍不下二十萬。以外言之,括諸邊之兵,不能過此;以腹裡言之,括諸省之兵,亦不能過此。聖慮神謀,超唐軼漢,其居重馭輕之圖,深哉邈矣,而不可加也。”  

從軍力部署上看,京師軍隊集中,各地衛所分散;從裝備上看,京營武器優良,外地衛所鄙陋,火器集中裝備京營,一般衛所都不配置,只有部分邊軍中有一些,直到嘉靖以後,才給邊軍配置了佛朗機炮。   

再以後,儘管形勢多次變化,但京畿軍事力量始終保持著相對優勢。

明朝晚期,京營軍額嚴重減耗,朝廷就抽調邊軍和募兵,仍然加強京師軍力,“輦轂之下,常有數萬精兵,得居重馭輕之道”。  


 

明代軍隊的權力分配――分權、制約。   

在唐代,各地的折衝府受中央十二衛和東宮六率的轄制,負責府兵的徵召和訓練。遇戰事,朝廷命將,兵部出符,折衝府長官會同地方長官勘合無誤,方可調動兵員。“若四方有事,則命將出兵,事解輒罷,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到了宋代,樞密院掌管著“軍國機務、兵防、邊備、 戎馬之政令”,殿前司、侍衛步軍司、侍衛馬軍司“三衙”統軍。遇有戰事,朝廷命將統兵。戰後,將復朝命,兵歸本衙。   

明朝對軍隊的分權和制約更加嚴苛細密。   

明初,有大都督府節制諸軍。朱元璋後又設了五軍都督府,把大都督府改為中、左、右、前、後五軍,彼此平行,互不統屬,分領在京及在外各都司衛所,互相制約。   

明朝搞的是衛所制。自京都至府縣,在軍事上重要的地方設衛,置衛指揮使統領,次要的地方設所,各級指揮官稱千戶、百戶。所下轄總旗,總旗下有小旗,“

大小聯比以成軍”。

平時,各衛所官員統率本衛所士卒訓練、屯種、守城。府縣各衛歸各省都指揮使司管轄,各都指揮使司又分別歸統於五軍都督府,各都督府所轄在京各衛和在外各都司犬牙交錯, 互相牽制。   

京營兵籍由五軍府掌握,而營操則由京營另委重臣提督管理。五軍府、京營、各都司、兵部互相制約。“凡軍制內外相維,武官不得輒下符徵發”。

五軍府有統兵權,無調兵權。調兵權由皇帝親掌。兵部有任免、升調、訓練之權,無統兵權。兵部有出兵之令而無統兵之權,五軍有統兵之權而無出兵之令。

若有徵戰,兵部奉旨調兵,並秉承皇帝意旨,任命總兵將官,發給印信。戰事畢,總兵官回朝覆命,歸還印信,士兵迴歸原衛所。“得唐府兵遺意”。  

在官員任命上,也實行分權和制約。“凡京營操練,統以文武大臣,皆科道官巡視之”

。調出作戰,由武臣統軍打仗, 另派文臣巡撫、總督、科道員監察。各邊防險要之處,“俱設鎮守太監、總兵官、巡撫都御史各一員,後又添設鎮守內官”。以文制武,互相牽制。   

京營同親軍諸衛也是互相制約的關係。朱元璋設錦衣衛12衛,永樂時增加10衛,宣德時又增加4衛。親軍各衛不隸五軍府, 同京營互不統屬,互相制約。類似於漢代的南軍、北軍。“國家上直用衛士,操備有營軍,即古南北軍遺制。

錦衣衛發展成為皇上直接統屬的特務機構,凌駕于軍政大臣及各衛之上,更體理分權制約的原則。  


 

明朝軍隊的經濟來源――屯田養兵。   

國家需要軍隊維護統治,然而養兵費用巨大,如果全靠賦稅,國家財政必然困難,農民負擔就會過重,這是個大問題。

軍隊屯田,自古就有。漢武帝屯田於西域,宣帝時趙充國在邊郡屯田,三國時期曹操屯田許下,這是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朱元璋效法漢武和曹操。明朝建立以前,就搞屯田,“且耕且戰”。

明朝建立,朱元璋強化軍屯,在各地衛所推行屯田,“吾京師養兵百萬,要令不費百姓一粒米”。

養兵而不病於農者,莫若屯田。今海宇謐,邊境無虞,若使兵坐食於農,農必受弊,非長治久安之術。其令天下衛所督兵屯種,庶幾兵農兼務,國用以舒。

洪武初年,各衛所“

量留軍士守城, 餘悉令屯田”。

永樂年間, 邊地衛所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衛所,二分守城,八分屯種。屯軍要向政府交納賦稅叫“屯田籽粒”,充為衛所官吏俸糧。“每軍田一分,正糧十二石,收貯屯倉,聽本軍支用;餘糧十二石,給本衛官軍俸糧。

制定屯田賞罰律例“一歲軍士食米一十二石之外,人均餘十二石者,百戶賞百錠,千戶百一十錠,指揮百二十錠,都指揮百三十錠。均餘十一石以下至七石之五等,每等視前各遞減賞十錠。均餘六石者,都指揮、千百戶俱無賞罰。均餘五石者,百戶罰俸一月,千戶二十日,指揮十五日,都指揮十日。……均無餘者,百戶罰俸六月,千戶五月,指揮四月,都指揮三月。軍士食米人十二石之內,人均缺一石者,百戶罰俸七月,千戶六月,指揮五月,都指揮四月。均缺二石以上至六石之五等,每等視前各遞增一月

規定衛所官員不許侵暴士卒,不許私役軍人。還制定法規,軍士若有逃亡,則按逃亡人數處罰衛所官員。

明初,全國軍屯土地約90多萬頃,餉糧基本能夠達到自給自足,“一軍之田足贍一軍之用,衛所官吏俸糧皆取給焉

永樂時,“屯田米常溢三分之一”,還能有大量餘糧。



屢遭重創,明軍走向衰落。  

明初,明軍實力強大。洪武后期約180多萬正規軍,永樂年間曾經高達270多萬,軍事裝備也有很大提高,還建立了獨立的火器部隊——神機營。

在與其它起義軍割據勢力和北征的戰爭中,明軍都曾經顯示出強大的戰鬥力。但明朝北方邊患嚴重,先後有蒙古和建州女真的侵犯,東南沿海先後有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擄掠,四方不安。國內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此起彼伏。

明初朱元璋濫殺,軍中勢力遭到重創,軍人地位急劇下降。而後朱棣北征,精兵強將折損嚴重。“土木堡之變”,明軍力量損失極其慘重,武將勢力從此一蹶不振,江河日下,漸趨衰弱。   

明朝中期的軍事衰敗,主要是軍額耗減和戰鬥力下降。

軍額嚴重不足。  

土木之敗後,京營主力幾經變化,兵額漸少。“國初京營勁兵,不減七八十萬,元戎宿將常不乏人。自三大營變而為十二團營,又變為兩官廳,雖浸不如初,然額軍尚足三十八萬有奇。今武備積馳,見籍止十四萬餘,而操練者不過五六萬。支糧則有,調遣則無。比敵騎深入,戰守俱稱無軍。

嘉靖曾大力整頓京營,募兵、調邊軍入衛,以增加京師地區兵力,可到了隆慶、萬曆年間,京師兵實額就只剩下八九萬人。

崇禎十二年,京師危急,京營“按籍額軍十一萬有奇”,“半死者。餘冒伍,疲甚”。

京師的班軍,到了明仁宗時,“歲春秋番上,共十六萬人”。但常常“勢傢俬役,或供營繕,士卒畏役苦累,屢屢衍期不至”。到了嘉靖間僅餘4萬,崇禎時,減至2萬。連禁軍的親軍諸衛,也營伍空虛,甚至要臨時僱傭市兒行丐應付點卯,或者調撥京營充數。   

內地衛所軍不足額的現象更是十分嚴重。成化間,京師以南“守城不過疲卒二三百人”,“間亦有空城者”。嘉靖時,潼關重隘守兵只有數名,“盜”入商洛,居然無軍可遣。   

邊軍也不例外。明中後期邊患嚴重,設立了九個軍鎮,駐軍防守。然而,這些軍事重鎮的額軍也日益減少。

永樂年間,遼東額軍9萬多,隆慶時只有7.2萬。薊鎮,原額軍9萬多,嘉靖時僅剩5.7萬老弱,隆慶時不滿3萬。宣府, 國初額軍13.5萬,崇禎初年只有7.5萬。

祖宗邊軍百萬,今存六十萬”,全國邊軍軍額減少了四成多。   

沿海衛所也是如此,在嘉靖、隆慶年間軍數嚴重不足。嘉靖二十六年,“漳、泉巡檢司弓兵舊額二千五百人,僅有千人”。軍額減少一半以上。嘉靖三十三年,俞大猷任蘇松副總兵,所將卒不到三百人。

嘉靖四十二年,“國初福建馬步軍共四萬八千二百名”,“邇來衛所消耗,行伍空虛,計其所存,曾不能以半,較之額數,不知其所餘凡幾何矣”。   

隆慶三年,“除錦衣衛及各護衛、儀衛司、藩牧所,在外通計額軍三百一拾三萬八千三百名,而武官之數不與焉。……今中外馬步官軍大約只有八十四萬五千有奇

”,還不到原來的三成。   

軍額不足,用兵就捉襟見肘。內地衛所空虛,為了鎮壓農民起義,就只好調用邊軍;邊防危急時又調動京營赴邊;京師兵力不足時,再調邊軍入衛;邊軍內調,邊防空虛,邊鎮頻頻告急,只得調客兵、募土兵。拆東牆,補西牆,顧此失彼,一籌莫展。   

軍額大量不足,是什麼原因呢?



主要原因是屯制敗壞。

明朝搞的是軍戶制度,身份世襲。軍丁逃走或死絕,政府就會派人到軍丁原籍“勾補”,制度嚴格。軍士死亡只是其次,關鍵是大批逃亡。

屯政敗壞導致了軍士的逃亡。

明初規定,一軍授田50畝,但年長日久,屯軍傳宗接代,子孫繁衍,屯軍田數就遠遠不足了,生產不敷食用。更重要的原因是皇族、勳貴和軍官大量侵佔屯田。

宣德五年,天津右衛指揮呂升奪佔官軍屯田1090畝送給郭玹。都督袁寧鎮守雲南時,私佔官軍屯田1000餘畝,私役軍士耕種。

萬曆時,畿輔一帶9600餘頃軍屯田被成國公朱允禎等霸佔。

崇禎年間,孫傳庭查出,西安四衛舊有屯軍24000人,田2萬餘頃,但後來“田歸豪右,軍盡虛籍”。

這種事情簡直不勝枚舉。

皇族、勳貴和軍官所佔田地大多是膏腴之地。邊地多戰,田地荒棄,風沙侵蝕,屯田數更是逐年減少。

萬曆時,屯田數比洪武時減少“二十四萬九千餘頃”,“軍屯駸駸化為烏有矣”。   

無田可種,屯軍士兵只好另覓生路。貧軍逃亡,富者買官,外出經商和從事手工業生產,或放回原籍,歲交常例。

還有一種“買閒”的情況,每名軍士月給將官納200餘錢, 即可不操不點,去幹其他營生。馬匹也可以“買閒”,每匹馬每月納300餘錢,就可以被拉去搞運輸贏利。而將官為了吞沒士兵餉糧,也故意縱放士卒逃離。



凡此種種,使軍營“半屬空虛”,軍籍上有名,實際上無兵。   

屯政敗壞,軍士逃亡,軍額減少,屯田收入自然也就銳減,國家養兵費用就大增,財政就更加困難,軍隊更加缺餉。軍餉不足,促使軍士更是大批逃亡,這就造成了一個死循環。

令軍自養而無京運也,至永樂十年,遼鎮歲收屯糧七十一萬六千一百餘石,以養該鎮官兵九萬餘,京運亦只一萬石而已。……隆慶初,歲收只二十七萬石”,減少了幾乎六成以上。各邊屯田的收入遠遠不足以充為軍餉, 朝廷只好需每年向各邊鎮撥發“年例”。

諸邊年例二百八十萬外,新增二百四十五萬有奇,修邊振濟諸役又八百餘萬”。

軍額耗減還有一個原因。

軍士被佔役的現象十分嚴重。

明朝軍士地位極其低下,各個衙門、各級官員、軍隊將校,都可隨意役使軍士。公役、私役繁多辛苦,難以承受,引起軍士逃亡。

洪熙時,山西天城衛鎮守都指揮僉事魏清,私佔官軍屯田2頃, 私役軍士50餘人。

景泰間,內官弓勝住在獨石,卻遠到雲州置立莊田,平時不視理邊關正事,只顧讓將官給他調撥軍士管莊種田。各級官員、各個衙門役使軍士蓋房治第、營繕運輸,習以為常,多者役佔幾千人,少者幾百。

弘治時期,京衛軍士,被內府各衙門佔去數萬人服役。江南之兵,則大半被抽去運糧。

嘉靖修建兩宮、七陵,役使京軍達7萬。

崇禎初年,通州額兵一半竟撥給巡邏倉、廠及各衙門聽差。

軍士被營官佔役,還算軍中有人,但撥到各衙門服役的,則一去不返,再也弄不回來了。

至於班軍,赴京後大量用於工役。弘治十七年,大學士李東陽上疏曰:“京城修造,前後相仍,做工軍士,累力賠錢,每遇班操,寧死不赴。

嘉靖年間,各種工役佔用班軍46000人。 軍士被大量差去工役,後果就是畏苦逃亡。而被佔役的軍士也久脫無從核查,以至軍中無兵。



不僅軍額耗減,明軍的戰鬥力也下降得很快。

本來京營是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但由於軍士大量用於工役,無暇訓練,軍紀日益松馳。“

多世胄紈絝,平時佔役營軍,以空名支餉,臨操則肆集市人,呼舞博笑而已。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犯邊,兵鋒直指京師。守衛北京的禁軍“僅四五萬,老弱半之,又半役內外提督大臣家不歸伍, 在伍者亦涕泣不敢前”。

崇禎年間,他多次督促練兵,然而京營每日只能集合二三百人,折騰一陣,未到黃昏即解散。

崇禎末,農民起義軍逼近北京,京營幾萬老弱疲卒,“聞炮聲掩耳,馬未馳輒墜”,毫無戰鬥力可言。

戰馬、戰船也缺額嚴重。

軍隊的草場被皇族勳貴霸佔,管理混亂,馬死兵逃,京營和邊軍就經常缺乏戰馬。

嘉靖末年,陝西四鎮戰馬殘存不到一半。戰馬缺額,嚴重削弱騎兵的戰鬥力。

團營的馬匹在弘治時就僅有2萬餘匹,且老弱不堪用,平素缺少訓練,不聽指揮,亂七八糟。

明初沿海衛所戰船的配置是很齊全的,“每百戶設船一,每千戶所船十,每衛五所,共船五十”。

嘉靖間,大量減少,“浙、閩海防久隳,戰船、哨船十存一二”。  


 

兵器裝備也是大問題。

官場腐敗,分管官員侵吞料價,造出的盔甲不合格,“中不掩心,下不遮臍,葉多不堅,袖長壓臂,全不合式”;“盔太重”;“弓力不過一二斗,矢長不過七八把,平昔尚不能射遠,披甲後,手不能舉,射只過數十步而止。刀尤短小,亦無鋒”。   

這樣的軍隊還哪有什麼戰鬥力呢? 

軍人被防範壓制,地位卑下。

1.事權不一,兵將分離。 

明朝是封建專制主義高度集權的國家,皇帝直接掌握軍政大權,成為真正的獨裁者。

明朝吸取了唐朝藩鎮割據、宋朝的“黃袍加身”、元朝的君權旁落的教訓,在軍事制度上採取分權、制約的原則。消弭了武將對皇權的嚴重威脅,卻影響統一的軍事指揮權,造成多方插手,事權不一,削弱軍隊的應變能力。

其在邊將之盛,內臣則有太監,武臣則有總兵,文臣則有都御史。都御史欲調兵,總兵以為不可而止者有矣;總兵欲出兵,太監不可者有矣。大同有急,欲調宣府之兵而不能;延綏有急,欲調大同之兵而不可。權分於多,威奪於位,慾望成功,難矣

平時兵將分離,臨戰才委派將領擔任總兵官,統率從各地衛所調來的軍隊出征。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互不瞭解,將領不知軍士之強弱,為兵者不明將領的號令,打起仗來指揮自然不能自如,兵將無法相互配合默契,充分發揮戰鬥力。  

2.以文馭武

明朝為了防範武將,總兵官鎮守地方,朝廷另派文臣到當地巡撫,其職權、地位都在總兵官之上。有戰事,武將領兵打仗,文臣充總督指揮。這種以文抑武的措施,嚴重挫傷武臣的積極性,同時造成指揮上的混亂。

以將用兵,而以文臣招練。以將臨陣,而以文官指發。以武略備邊,而日增置文官 於幕。以邊任經、撫,而日問戰守於朝,此極弊也。” 

3.太監監軍 

太監監軍,是明代獨有的弊政,嚴重限制和打擊了兵將的積極性。

太監監軍京營,開始於英宗朱祁鎮,“正統中添設提督坐營監槍太監

”。

景帝景泰三年,京軍不僅有宦官的總節制,而且每三營就有一名宦官監軍。

平時派太監對京營軍隊層層監視。遇到戰爭,更是放心不下,要派宦官隨軍監軍。

宦官的任務就是監視總兵官的行動,隨時向皇帝密奏。總兵官如果不和監軍搞好關係,就會事事被掣肘,甚至被羅織罪名,告到皇帝那裡,輕者罷官,重者殺頭。反之,如果和監軍太監相處得好,依附勾結在一起,打勝仗固然可升官封爵,沒打仗也可謊報戰績,得到賞賜,甚至打了敗仗,可掩敗為勝,或開脫罪責。

不僅監軍,皇帝有時還委派宦官直接統率軍隊。

今日弊政,莫甚於內臣典兵。……唐、宋季世始置監軍,而其國遂以不永。今九邊鎮守、監槍諸內臣,恃勢專恣,侵克百端。有警則擁精卒自衛,克敵則縱部下攘功。武弁籍以夤緣,憲司莫敢訐問。所攜家人頭目,率惡少無賴。吞噬爭攫,勢同狼虎,致三軍喪氣,百職灰心。

成化年間,內臣有的在朝中擅權,有的在外監軍,互相勾結,沆瀣一氣,“

各邊將官,既有巡按,凡有奸宄,足以關防,今乃處處設立內臣,……徒使蠹壞兵政,殘虐軍民。將官之賢而知兵者,為其拘制,當進而不得進,當止而不得止,往往有喪敗之患;將官之庸愚幹貪者,則以賄賂相交,結成私黨,肆為奸惡,愈無忌憚。蓋鎮守將官,既賄鎮守內臣,而鎮守內臣,則常以良馬金玉,賄其在朝擅權之黨類,一有言將官之不職者,則皇上左右前後之人,誰不為其斡旋。

內臣監軍,不僅壓抑了武將的積極性,而且使政風更加敗壞,也敗壞軍風,導致將士離心,上下解體。

4.弊政難改  

弊端大家都知道,卻始終不能革除,衰敗無法遏止。因為專制皇權最終是為了一姓江山之私利,害怕大權旁落,特別怕落入武將之手,危及皇帝的獨裁統治,寧可讓軍制上的弊端繼續存在下去,軍事衰敗繼續下去。“積輕積弱,重以隱佔、虛冒諸弊,至舉天下之兵,不足以任戰守,而明遂亡矣”。

皇權專制――剝奪將權――將兵不協

皇族親貴侵利――屯制敗壞――士卒逃亡

以文制武――貪汙軍用――武備廢弛

太監監軍――將領位低――號令不行



明朝建國後,朱元璋曾說過“處太平毋忘戰”,開國之初,將領的威權亦較高,但皇權專制逐步加強,為了削弱武將的權勢,殺頭,奪權,對任用武將也實行分權、制約和重文輕武,嚴密監視和防範,使軍人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日漸卑微,備受壓抑,四面掣肘,為人所輕,將士們也嚴重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武將懶散,士兵逃亡,軍事力量日益衰敗。

到了明朝後期,戚繼光、熊廷弼、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這些手握重兵的人員也往往被猜忌和排擠,受到牽制、打壓和迫害,關鍵原因還是對掌兵者的疑忌。

到了明朝末期,大部分的明軍其實已經完全喪失戰鬥力了,不要說無力對付勇悍的八旗兵,甚至連扛著糞叉子、扁擔的農民軍也抵抗不了。

但這些明朝將兵,投降了清朝以後,卻突然爆發出令人瞠目的戰鬥力,幾乎攻無不克,大半個明朝江山都是他們打下來了,儼然成為清朝一統天下的主力。

極度的皇權專制思想,才是明朝軍事走向衰敗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