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派》痛斥父母是機器人造物者,父母皆禍害?養了白眼狼?

之前在豆瓣上比較火的小組,叫“父母皆禍害”,創建於2008年1月18日。這裡聚集了一群在父母子女關係中受到挫折、苦苦思索出路的年輕人。豆瓣上這個小組的討論,讓人看完後心情極其沉重,這些故事是普通的又是特殊的。

家本來是讓人倍感溫馨的地方,外面受了多少委屈,裝了多少堅強,這裡都可以卸下偽裝。而很多人提起這個詞,想到父母,就心痛,想逃,甚至到了仇恨的地步。為什麼會這樣呢?在討論中可以發現兩種類型的父母。

《圓桌派》痛斥父母是機器人造物者,父母皆禍害?養了白眼狼?

第一種,極強的控制慾。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和生活軌跡去生活。“逼考公務員”“逼結婚”“逼生孩子”等等。在綜藝節目《圓桌派》中,有人用父母像是製造機器人的造物者,來形容強權的父母。他們對待孩子,就像製作了一臺機器人一樣,希望孩子能像他們所指定好的程序完成指令的動作。一旦孩子有自主意識,想要做出背離他們的選擇時,就用向孩子施壓、哭鬧、斷絕關係等方式去逼迫孩子選擇自己認為對的方向。他們大多有兩個執念:“希望孩子不要重複我悲慘的人生”“我的人生很好,你也一定不能比我差”。

另外一種父母,我想應該是社會很小的一部分,但他也確實存在在我們的社會中。就像豆瓣網友寫到:“有時在媽媽眼裡,自己連呼吸都是錯的。”在父母眼裡她們是累贅,她們是被髮洩負面情緒的工具。看了網友們哭訴自身經歷,我感到震驚憤怒、又難過。

《圓桌派》痛斥父母是機器人造物者,父母皆禍害?養了白眼狼?

圖片來自網友留言

親愛的父母我想對你們說:

第一類父母:我知道,你們一直用盡你們全身力氣,想讓孩子過上你認為的幸福生活。當孩子跟你們起衝突,說出傷你們的話時,你感覺心痛。你不理解,為什麼你用你所有的愛,卻換來了孩子們的仇恨。我想告訴你們,這世上所有的愛,首要基礎就是尊重,而不是控制。孩子是獨立的,他們需要對自己的人生做出屬於他們的決定。他們需要你們給他更多的自由和信任以及認可。很多路和人生需要他們自己去嘗試,而你們角色應該是他們的加油站。當你們認可孩子並且平等和他們對話時,孩子們會對你們充滿感激,並願意跟你們吐露心聲。

第二類父母:我不知道你們會不會關注此類話題,我只想說,孩子是無辜的。無論你的生活過的多麼艱辛,你對這個社會或者他人有多少仇恨,請你善待你的孩子。他們是上帝送給你們的禮物,需要你們愛的澆灌。你會在他們身上重新看到愛,感受到溫暖和幸福。

《圓桌派》痛斥父母是機器人造物者,父母皆禍害?養了白眼狼?

親愛的孩子們我想對你們說:

我們無法選擇誰來當我們的父母,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正確的去面對以及如何避免錯誤重複。

首先,如果你有機會心平氣和地和他們溝通,你可以心平氣和地告訴他們,他們的做法(描述客觀事實)和你的感受以及希望他們怎麼做,這三個步驟是正面溝通的方式。比如:“媽媽,你總是替我選擇的方式讓我感覺很壓抑,我是獨立的人,我有能力為我自己做出的選擇負責。希望媽媽能相信我,你對我很重要,所以我特別希望得到你的支持。”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幸福的,只是有時對自己的想法有些執念,當他們感受到他們的做法給你帶來的痛苦時,也許會促使他們反思自己,轉變態度。當然,你也可以邀請一位你父母都很認可的敬重的人,參與進來,幫助你們化解矛盾。

其次,我們有時會迫不得已地陷入復演當中,我們會不由自主的用我們曾經受過傷的方式,繼續對待我們的孩子。不是誰一開始就知道怎麼當父母的,我們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更需要學習。學習如何破除自己的侷限,跳出自己原生家庭的圈,重新組織健康的家庭,正確的陪伴和養育孩子。這也是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我希望更多地父母有學習的意識,希望與父母共同創造有利於孩子發展的成長環境,實現成長。

最後,不知道父母給予了你多少傷痛,也希望你能接納(並不是認同)已經發生的過去種種。我知道這對於你來說非常難,但是宣洩完後,放下仇恨,也許我們需要用更多的精力去過好自己現在,以及將來的生活。不建議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父母的矛盾上。生活的內涵,比解決矛盾更廣大。

《圓桌派》痛斥父母是機器人造物者,父母皆禍害?養了白眼狼?

在飛速發展的社會,我想每個人都有對幸福不同的定義和自己追求幸福的方式。父母與孩子的矛盾不可避免,畢竟我們生於兩個時代,觀念不同。但還是希望你們能給予彼此尊重和空間,用智慧與愛化解矛盾。願你的家庭裡,多些歡樂,少些痛苦;多些溫暖,少些冰冷。願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正確的愛與陪伴。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如果你對你的原生家庭有很多遺憾,那麼更加需要記住,你們,就是你們孩子的原生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