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鎮海樓,一座明代風格的建築,依然飽含無限生機


廣州鎮海樓,又稱“五層樓”,坐落於廣州市越秀公園的越秀山上,樓高25米,共5層。鎮海樓最早建於明洪武十三年,歷史上曾經五毀五建,距今最近的重修是1928年,距今已90年,1929年成為廣州的博物館。

鎮海樓位居越秀山頂,加上本身挺拔巍峨,因而頗有“摘鬥摩星、目空今古”的韻味。

廣州鎮海樓雖然多次毀復,但都是按原樣復建,因而保留了明代的古建築風格,併成為廣州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在1986年羊城新八景評審中,以鎮海樓為主景的“越秀層樓”位列其中。

圖為廣州越秀公園鎮海樓門上的牌匾。

廣州鎮海樓現在也是廣州博物館的所在地,讓人們在欣賞鎮海樓的風采時也能審閱廣州古城的歷史人文變遷。圖為鎮海樓的後視圖。

鎮海樓的側後視圖:紅牆碧瓦,飽含濃郁的古代建築風格。

鎮海樓的左側仰視圖:古樸而挺拔,紅牆散發著勃勃生機。

無人機航拍:越秀攬翠,木棉環裹,鎮海樓展露著無限的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