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在美集體訴訟被法院受理 被指政府調查山寨門

美東時間8月15日,美國加州法院受理了美國律師事務所Rosen Law Firm代表投資者對拼多多展開的集體訴訟。對此,拼多多方面並未置評。

拼多多在美集體訴訟被法院受理 被指政府調查山寨門

8月1日,美國六家律師事務所分別發佈聲明稱,因為中國政府調查拼多多平臺出售侵權產品導致股價大跌,導致投資者遭受了經濟損失。

新京報記者獲得的訴訟書顯示,原告主要狀告拼多多在上市文件中對重大事實做了不實陳述或隱瞞,主要訴求是經濟賠償(具體數字待定)。訴訟原告為購買了拼多多股票的美國股民,被告為拼多多、黃崢、公司董事及高管個人、上市承銷券商。

各家律所在此前的聲明中表示,調查將圍繞拼多多是否向大眾投資者們發佈具有極大誤導性的商業信息;拼多多是否涉嫌未披露相關信息給投資者;拼多多及其高管是否涉嫌從事證券欺詐或其他非法經營活動以及拼多多公司及其員工是否涉嫌違反聯邦證券法。

參與本次集體訴訟的美國律師事務所有Rosen Law Firm、Pomerantz LLP、Law Offices of Howard G。 Smith、Faruqi & Faruqi LLP、The Schall Law Firm和Bronstein, Gewirtz & GrossmanLLC。

受山寨門事件影響,拼多多除了上市首日暴漲40%之外,隨後表現出持續走低的趨勢。

8月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加大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力度的通知,將打擊包括“傍名牌”在內的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其他商標侵權、相關虛假宣傳和違法廣告等違法行為,列為重點打擊目標。發現的涉嫌重大違法線索,要對生產、銷售等相關環節進行全鏈條調查處理。

通知表示,督促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履行法定義務,切實維護商標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開展相關專項治理。對於不履行法定義務的網絡交易平臺,依法從嚴查處。

當天下午,市場監管總局啟動產品質量“雙隨機”國家監督抽查,即在監管過程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以實現公平監管、科學監管、智慧監管,提高監管效能,增強對質量不誠信企業的威懾力。

此前一天,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監司高度重視媒體反映的拼多多平臺上銷售侵權假冒商品等問題,已經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約談平臺經營者,並要求上海市和其他相關地方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對媒體反映的以及消費者、商標權利人投訴舉報的拼多多平臺上銷售山寨產品、傍名牌等問題,認真開展調查檢查,不管是第三方平臺還是平臺內經營者,只要構成違法,都將依法嚴肅處理。

上海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7月31日,上海市、區兩級工商已約談拼多多,要求其立即展開自查自糾,對媒體反映的以及商標權利人投訴舉報的問題進行整改,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長寧區市場監管局已經按照上海市工商局要求,對媒體報道的侵權假冒名牌問題展開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