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壯又熱血!73年過去了,這些老建築依然警醒每位武漢人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抗戰結束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當年,武漢人自發地走上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

市區的主要街道人山人海,許多店鋪前都張貼慶祝勝利的標語,歡慶活動一直持續到深夜。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漢口人民慶祝抗戰勝利

73年後的今天,戰爭的陰霾早已褪去,一群老建築隱於漢口鬧市中,還在向人們訴說著那段悲壯又熱血的歷史。

我們從中山公園出發,循著老建築,“穿越”中山大道,來到七十多年前的武漢。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中山公園受降堂今昔對比

從解放大道進入中山公園,穿過一片片斑駁的樹影來到寬闊的中區廣場,就能看到孫中山與宋慶齡雕像,受降堂就在宋慶齡雕像的右手邊。

這座黃牆青瓦的單層建築,被兩排大梧桐樹掩映著。

受降堂右側,八隻方形石柱圍繞著一面受降紀念碑,碑面正朝著廣場中央的孫中山夫婦雕像。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受降堂中,陳設一如當年。

1945年9月18日,中華民國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蔚如將軍從正門進入受降會場,接著,日本第六方面軍司令長官岡部直三郎從側門進入會場。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日方在受降書上簽字,並交出軍刀,宣佈部隊撤銷編制,整個會議只進行了短短十幾分鍾,卻成為抗戰歷史上永恆的一頁。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中國銀行大樓今昔對比

在中山公園門口,搭乘地鐵2號線,經過循禮門就是江漢路。從A出口出站就是武漢著名的網紅街——百年中山大道。

映入眼簾的就是中國銀行大樓。這幢古典風格5層建築正好坐落在中山大道和江漢路交會處,門前兩隻長著犄角的神獸對著行人吐著舌頭,它們叫貔貅,是龍的第九個兒子。這幢大樓於1915年落成,曾是漢口大清銀行。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中國銀行大樓

1938年10月,日本陸軍成立的漢口憲兵隊就將本部設立在此,後來又遷到了法租界。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璇宮飯店今昔對比

從中國銀行大樓左側進入江漢路步行街,穿過琳琅滿目的店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到第一個路口,就能看到璇宮飯店了。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璇宮飯店

漢口作為華中最重要的兵站基地,日軍曾經將璇宮飯店作為漢口兵站部的駐地。

昔日的璇宮飯店變身商業綜合體,熱鬧非凡。

中山大道是老漢口的“十里長街”。歷經兩年綜合改造後,2016年底重新開街迎客。這條街上,現存160幢歷史建築,其中有不少抗戰遺蹟。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大華飯店今昔對比

中山大道新民眾樂園隔壁的大華飯店,曾是武漢國民政府的辦公大樓。入夜燈火輝煌,白天人流如潮,成為中山大道上熱鬧處所之一。

1927年3月,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在這裡舉行,譜寫了一段國共合作的光榮歷史。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漢口總商會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舊址今昔對比

大華飯店不遠處,就是漢口總商會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舊址。

1937年南京淪陷後,武漢成為中國戰時首都。從上海、平津、東北等地來的作家、詩人,彙集在武漢三鎮,各種文藝工作者自發組織的文化社團在武漢相繼成立。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漢口總商會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舊址

1938年3月27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此成立,結成了全國範圍內影響最廣泛的文藝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漢口總商會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舊址

這棟歐式風格老房子見證了全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日的一幕幕壯烈場景。門房大爺說,中山大道經過修繕,舊址的門牌號已經從“中山大道949號”變更為“中山大道489號”。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中國工商銀行江岸支行今昔對比

在中山大道和北京路交匯處,便是當年日軍華中派遣軍司令部指揮中心。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中國工商銀行江岸支行

如今,這裡是中國工商銀行江岸支行,對面就是“好吃佬”最愛的吉慶街。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德華樓的包子……這裡不光外地遊客喜歡來,老漢口也常常光顧。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今昔對比

沿著中山大道繼續往前,經過一元路、二曜路、三陽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來到長春街就能看到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就在二中對面的小巷子裡。

每到放學,附近穿著校服的中小學生就會有說有笑地填滿這個小巷子。盛夏時節,舊址的牆面上爬滿了綠油油的爬山虎,風來便泛起層層葉浪,清新活潑。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

舊址紀念館原為日商大石洋行,原建築於1944年日軍佔領期間被美國飛機炸燬,1978年在原址按原貌重建,1979年3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葉劍英為紀念館題寫館名。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今昔對比

新四軍漢口軍部舊址就在武漢天地對面,是新四軍軍部的誕生地,於1937年12月25日正式掛牌。

我們去探訪時,舊址紀念館正在閉館修繕,具體開放時間會另行通知。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鮮血染著我們的姓名……”《新四軍軍歌》的第一句歌詞就表明其與武漢的深厚歷史淵源。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這些地方,武漢人都應該知道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3週年之際

跟著這份手繪地圖重訪武漢抗戰遺址

直觀再現武漢抗戰的尖峰時刻

悲壮又热血!73年过去了,这些老建筑依然警醒每位武汉人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現場是穿越時空的隧道

讓我們循著地圖

踏訪、瞭解、學習和紀念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END

中共礄口區委宣傳部 礄口區媒體傳播發展中心

傳播礄口好聲音 講述礄口好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