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單|望春風,迎狗年,音樂讓我們不再獨孤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拈花:和小狗一起散步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狗吠深巷中

雞鳴桑樹顛

——陶淵明《歸園田居》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熊鼠之歌 | 動畫電影《艾特熊與賽娜鼠》主題曲

拈花一笑 攝

狗年春節還有兩週半,同事約我為狗年春節的狗狗專題寫一段引言:要體現人、狗與社會的和諧相處。但是,當我真的想提筆時,卻不知道從何寫起。

我不是那種愛所有小狗小貓的人,在我踩到別人家小狗亂拉的狗屎時,一樣會罵山門,以前一個鄰居家的貓叫春,我也氣得去投訴過他。和諧是心靈的事,當人與人都無法和諧相處時,要讓人和小動物和諧相處,其實是很難的。我愛我家的小狗酷比,但我討厭鄰居家咬人的薩摩耶。以前我還和鄰居為這事吵翻天。幸好,她看不到我寫的文章。

然而我知道:在我很小的時候,生活不是這樣。別人家的貓、狗,還有大白鵝,曾經也是我生活中歡樂樂章的一部分,我們相安無事,彼此守望,經常一起玩耍。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拈花一笑 攝

小時候,我生活的弄堂裡,向左是大黃狗和它小跟班們的樂園。大黃個頭很大,口水超多,每次我買菜回家時,它總跟在我後面討食吃,它吃了我買的肉,卻不讓我騎它,還把我狠狠摔了一跤,沒良心的。向右有一隻大白鵝,鎮守一方,誰也別想輕易通過它住的小院子。唯有貓咪自由自在,幽靈般地穿行在屋頂之上。害得隔壁的張伯伯,每天都要小心地守護著自己心愛的八哥鳥。

有一次我和附近弄堂的孩子打架,被追到弄堂口,突然衝出只大白鵝,馬上把我的追兵嚇退了。說實話,我對大白鵝的印象,比大黃深多了。它曾是老街之王。它還有一個威風八面的名字,叫白關公。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漂泊的公主 | 阿根廷,兒童樂園樂隊

它們的存在,讓我童年記憶充滿各種動靜、聲響與氣味。我弟弟黑黑至今很怕鵝,他一直記得白關公,因為他被白關公追過,那是他的童年陰影。但我不怕白關公,夏天我還經常偷看白關公在大腳盆裡洗澡。我曾經去問過白關公的主人童阿姨,會不會把它吃了。童阿姨說:養了十多年,怎麼吃得下去啊?然而——最後白關公還是被吃了。

大人說話,永遠是不算數的。這是孩子們童年最深刻的教訓。媽媽說,是因為有人投訴童阿姨的大白鵝咬人,養不了只能吃了。那天我很傷心,不明白為什麼——養不了就只能吃了。這到底算哪門子邏輯。

那是上世紀九十代的事了,大家突然一夜間學會了維權和投訴。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江南老街,拈花一笑 攝

也就是那時,我家搬出了弄堂,住進了整齊的水泥公寓。破舊的弄堂也被拆了——那地方可不是我照片裡拍的古鎮,更不是什麼歷史文化遺產,繁華的都市從無名的廢墟中撥地而起,把我的記憶,踩到地底下。從白關公離開的那一天起,我歡樂吵鬧的童年記憶,就此安靜了下來。

在我生活的小區裡,依然有貓有狗。在我家對面向左的陽臺上,不認識的鄰居養了很多鴿子。每天傍晚,都會集合在一起,優雅地在低空快速地穿梭飛行,在陽臺的右面,還住著一隻我從來沒見到真身的八哥(也可能是鸚鵡),每天它都會準時地大聲演講:電話,或者恭喜發財。直到有一天,黑黑告訴我,他發現:那隻鳥,好久沒有說“恭喜發財”,當時正好是漫長的股災,大家都被套得很深。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渴望,拈花一笑 攝

小區裡,人們經常為了野貓翻垃圾,狗屎不撿吵吵鬧鬧,你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狗,有的兇猛威風,有的嬌小玲瓏,有的蠢萌可愛。在朋友家裡,你還可以抱抱漂亮得像公主一樣溫柔的長毛貓。附近的寵物商店裡,新奇的商品琳琅滿目,還有專門的狗狗游泳池——天啦,我都十多年沒遊過泳了。

但是,它們都是別人家的寵物,和我一點關係也沒有。說實話,我覺得沒什麼好寫的,在這個人慾橫流的時代,和諧其實遙不可及。你既無法讓討厭貓狗和小動物的人,平靜地接受它們的存在;你也無法讓把小動物只視為食物的人留點口德。同樣,你也無法讓溺愛放縱小動物的人學會尊重他人。有時,我覺得,說什麼都是徒勞。

於是,文章開了一個頭,沒提到幾句狗狗和狗年的事,就卡殼了。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毛毛蟲之歌 | 阿根廷,兒童樂園樂隊

撒嬌,拈花一笑 攝

其實,我自己就養了一隻叫酷比的小公狗,今年15歲了,按照網上一個狗與人的歲數對照表,它已經是相當於79歲的人類。活到鬍子花白,酷比還是和小時候一樣蠢,蠢得讓你無法不愛它。當你和一個鮮活的生命,一起走過十年以上的歲月,總會有些相互依戀,彷彿是相互的手足。兔兔常說,酷比最瞭解我。每次我專心寫稿時,從來不吵不鬧。可我覺得,它就象瞭解它睡了十幾年的狗墊子一樣,瞭解我。

這會,當我在電腦鍵盤前抽菸時,一直在睡覺的酷比,突然跑過來踮著後腳,把前爪趴到書桌上看我。彷彿它已經看穿了我才思枯竭的秘密。

我知道它是在說:又寫不出稿子了吧——那就快點帶我出去散步!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彈鋼琴的熊 | 動畫電影《艾特熊與賽娜鼠》插曲

沉思,拈花一笑 攝

我們在冬日的河邊一路閒逛。看看草,聞聞花,看看天,望望河。然後,當我們走到每次都要坐下抽菸的長椅邊時,它總會搶先一步,跳上去,蹲好。彷彿這公園的椅子是我們家的。我曾對兔兔說:這小傢伙歲數大了,越來越固執,其實,我不是每次走到這,都想在這條椅子上看風景的。

兔兔總是笑我:不知是它陪我散步,還是我陪它散步。不知是它陪我看風景,還是我陪它看風景。

這麼多年了,那條散步路上的無名椅子,來來回回都漆了好幾次,換了兩種顏色。冬天椅子很冷,有時還是溼的,但當酷比和我一起安靜地坐在長椅上時,生活中再多的煩躁不安,都會馬上安定下來。

天地無言。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夕陽中的河,拈花一笑 攝

這樣的時刻,我才會覺得:動物、城市和我,終於在這天地的靜默中變得如此和諧,彷彿我們都被自然——這位偉大的風景畫家,畫在了它的畫中。那流動著的天光雲影,被時光的手指輕輕一撥,就舞動了起來。

我不知道,酷比還能陪我坐多久,看風景的酷比很嚴肅,很安靜,彷彿這是我們之間的某種儀式。我知道,如果它不在了,我一定會想念那些屬於我和它的風景,想念屬於我和它的時光。

雷克斯:和小狗一起聽音樂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多尼采蒂 | 愛的甘醇選段:偷灑一滴淚

幾年前,媽媽家的小狗豆豆去了天堂,之後媽媽就再沒有養狗,怕傷心。

但每次週末,和拈花一家去看媽媽,老是被問起自家的小狗臭臭過得好嗎?有時我不知道該說什麼,胖了還是瘦了?這時,我就會拿出手機給媽媽看臭臭的視頻。媽媽最喜歡看臭臭唱歌的一段。每次,我在自家的音響室裡聽音樂,臭臭都會跟進來,在我身邊安靜地趴著,聽到high處,小東西就會爬起來“引吭高歌”。我總是說,臭臭喜歡聽唱片,特別是男高音。每次這麼說,兔兔就會發表意見:臭臭,一定是覺得音樂很吵。

說到狗狗與音樂,其實並非風牛馬不相及。特別是對喜歡黑膠唱片的朋友,你不可能不熟悉小狗聽音樂的經典標誌——His Master's Voice(它主人的聲音)。可愛的圖案被印在著名的RCA-VICTOR唱片公司發行的每一張經典唱片上(EMI百代公司曾用過這個標記),成為唱片史上最美留聲的象徵。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1884年,英國一位叫馬克·巴饒德的人收養了一隻流浪犬。每當有訪客到來,這隻小狗就喜歡從後面偷襲客人,抱住客人的小腿。因此,主人給他起了一個小名叫Nipper。意思是“鑷子”。天意弄人,三年後馬克叔叔就去了天堂,他的畫家弟弟法蘭西斯接收了小狗Nipper。法蘭西斯,喜歡邊畫畫邊用留聲機聽音樂,而Nipper總是困惑於——為什麼這個機器會發出奇妙的音樂來?於是常對著留聲機喇叭探個究竟。1895年,法蘭西斯干脆以Nipper側耳傾聽留聲機為構圖,畫下了His Master Voice的油畫。

法蘭西斯對這幅作品很得意。他拿著這張畫,找到了愛迪生在英國的分公司,大家都知道,留聲機是愛迪生最了不起的發明。法蘭西斯推銷說,你看這幅畫多生動,結果碰了一鼻子灰。愛迪生公司的代表嘲諷地說道:狗也能聽音樂?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法蘭西斯和他的Nipper小狗畫像

雖然被愛迪生拒絕,但另一家英國的Gramophone唱片公司,很快看出了這幅畫的商業價值,買下了這張畫和原畫標題的使用權,幾經轉手,最終成為當時最大唱片公司RCA和HMV(EMI公司前身)唱片的經典LOGO。

我不知道,當年畫家法蘭西斯一邊畫畫,一邊聽著誰的唱片。在他生活的時代,美國人愛迪生髮明的手搖蠟筒留聲機,正逐漸被德國人發明的圓盤式留聲機取代。輝煌的音樂工業正拉開時代的序幕。對這個可以發聲的機械裝置,人和小狗都充滿了好奇。你不需要每次都去音樂廳、歌劇院聆聽自己心愛的音樂。偉大的演奏,也終於可以被唱片永遠地記錄下來。音樂與生活,從來沒有如此親密。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小公狗臭臭,黑色雷克斯 攝

聽著留聲機長大的小狗Nipper顯然是幸福的,在《動物福利》雜誌上,曾發表過一篇科學研究:小狗小貓喜歡聽古典音樂。聽到古典音樂時,它們會變得更放鬆,更加溫順。在古音樂史上,愛狗的大師還真不少,為狗狗創作的音樂,更是多得讓貓貓吃醋。

- 壹 -

降D大調圓舞曲:小狗

肖邦 \ 曲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肖邦一生最幸福的時光就是住在愛人喬治•桑鄉下的農莊。喬治•桑有一條名叫馬爾奎斯的小狗,對肖邦特別親熱。它經常喜歡追逐著自己的尾巴,團團打轉。於是肖邦得到靈感,寫成了這支——降D大調圓舞曲,又名一分鐘圓舞曲,別名:小狗。

這是一支獨特而輕快的音樂小品,速度迅急,一氣呵成。帶有強烈旋轉的小狗主題,不斷地迴旋往復,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調皮小狗團團轉的動態。在樂曲中段則是甜美抒情的愛情主題,和與第一段的速度形成鮮明對比,彷彿是那段恬靜時光的迴響。

- 貳 -

謎語變奏曲:第11變奏

埃爾加 \ 曲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埃爾加與他的愛犬米娜

英國大作曲家愛德華·埃爾加有著謎一般的性格,謎一般的愛情。在私下裡,他還是一位盡職的汪星人鏟屎官。埃爾加有兩條愛犬,一隻西班牙獵犬叫馬爾科,另一隻蘇格蘭凱安犬叫米娜(看上面的合照,米娜似乎是條可卡犬)。不過,大師明顯更寵愛米娜。在他70歲生日那天,埃爾加指揮了一場盛大的音樂會。音樂會結束時,他向現場和通過收音機收聽的聽眾發表答謝詞,說到最後,還不忘對他心愛的米娜說一聲晚安。據埃爾加自己說,米娜會在家裡通過收音機收聽他的音樂會,聽到興奮處,還會高興地得直搖尾巴。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鬥牛犬

埃爾加當然不會忘記在樂曲中也描繪一下狗狗。他最著名的《謎語變奏曲》中的第11變奏,描寫的是希裡福德大教堂的風琴師喬治·羅伯特森·辛克萊和他的鬥牛犬丹的故事。

據說在一次散步中,丹歡快地跳進一條小河裡,一直玩到盡興才游回來,主人請求埃爾加為此作一首曲子。於是,在這個變奏裡,我們能聽到快速、爆炸的樂句,彷彿是撲騰得水花四濺的落水斗牛犬。

- 叄 -

為狗而作的松馳前奏曲

薩蒂 \ 曲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為狗而作的松馳前奏曲:內部的聲音

1925年7月1日,59歲的法國音樂家薩蒂,走完了自己折騰卻又孤獨的一生。人們在說起他的時候,更多的是把他當作印象主義音樂的引路人,大師德彪西瑰麗音樂世界的背景板,以及留著山羊鬍子的怪老頭。他一生離群索居,孤僻得彷彿一枚幽靈。

在他死後,人們才走進他那狹小而陰暗的居室。在一個大衣櫃裡,整齊地放著一打黑色的雨傘,84塊一模一樣、疊得整整齊齊的手帕,12套一模一樣棕色天鵝絨西裝。他一生討厭陽光,單調地重複著日復一日的打扮,年復一年的悲傷,直到把靈魂徹底地掏空。在他最後的日記中,人們讀到這麼一句話:我認識的人越多,我越喜歡狗。

這是法國大革命時,羅蘭夫人最有名的兩句名言之一。另一句是:自由啊,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人最可惡的是自私與背叛,狗最可愛的是奉獻與忠誠。女革命家羅蘭夫人最終被她熱愛革命的群眾送上了斷頭臺。遠離人群的薩蒂,卻被孤獨埋葬。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為狗而作的松馳前奏曲:狗狗之歌

薩蒂一生潦倒,連自己都養不起,別說養狗了。不過,他的確愛狗,1912年時他為狗狗寫了一組名為《為狗而作的前奏曲》的鋼琴組曲,寫完後,還覺得不夠意思,於是又補寫了一組,起名叫《為狗而作的松馳前奏曲》。說實話,以前我一直沒聽出這曲子和狗狗有什麼關係,冰冷的音符不斷地滴落,漸漸匯聚成心靈中寂寞的心湖。

在寂寞的時光中,薩蒂在等待著他唯一的朋友。

據說,薩蒂從來不讓人進他的房子,除了附近的一隻大狗。於是在這支名為《狗之歌(Chanson canine)》的小曲中,我們彷彿聽到了那隻可愛的大狗,終於現身。一路歡快地小跑,來到薩蒂的門前,熱情地汪汪亂叫,打斷了薩蒂孤獨的冥想。

人生難免有寂寞的時光,人世難免有欺騙與背叛,科學家常說:狗是這個星球上,唯一可以讀懂我們人類表情的動物。這麼說來,正是狗,讓人類不再是一個獨孤的物種。

喜歡我們的文章

請用蘋果專用讚賞碼

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歌单|望春风,迎狗年,音乐让我们不再独孤

期 待

喜歡自由地暢聊音樂與藝術的朋友,可以加入我們的微信群:黑膠叔叔的木屋,方法是,在微信通訊簿添加ID: blacklakers為好友,之後我們會拉您入群。注意:請不要在群裡做生意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