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窮不走親,富不回鄉」?

葉大大231891323


窮不走親,富不還鄉,是咱平日裡常說的老話,在我看來,這句老話在老時候有它的道理,在今天,含義卻又發生了新變化,那就是圈子的隔絕。這裡我依次把自己理解說一說。

窮不走親說的很直白,就是窮的時候別去走親戚,人家會怕你去了借錢,討人嫌。然而在古代這也不是絕對的,比如《紅樓夢》裡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就是一次窮人走富親戚的典範。第一次進大觀園,二十兩銀子到手,回家後一年的開銷有著落了。然而,這次走親卻也只是個例,那就是劉姥姥跟賈府差距太大了,賈府那時候隨便吹口毛就夠劉姥姥受用好一陣子了。而且為了博取一點錢財,劉姥姥是裝傻充愣,陪笑賣醜,把賈府上上下下里裡外外逗得是哈哈大笑,更是惹得賈母心花怒放,這才得到了一點錢財,付出也是蠻大的。其實一般的窮人哪來什麼富貴親戚,就算富裕也是相對而言罷了,像劉姥姥這樣走一次親戚得到一年開銷那是千難萬難。窮人走親,大家只能互相尷尬,人家借錢吧,心裡肉疼,不借吧,面子上過不去,徒給別人添為難。萬一遇到刻薄親戚,錢沒借到,再落一身譏諷,那可就更氣了。所以很多人不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都不願去走親求人。


富不還鄉,也是很直白,在外面發達了就不要回老家了,就算回去,也別得瑟,低調回去就好了,不然很容易遭人嫉恨,也容易被人上門借錢。話雖如此說,卻很少有人做到,比如同樣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卻在最後章節好好描寫了一番富貴還鄉,那就是“宋公明衣錦還鄉”。這宋江本是押司小吏,連官都不算,靠著先當土匪賺名頭,後來招安為朝廷賣命,最終得了個武德大夫、安撫使的虛職,回到老家好好風光一番。然而為了這一天,隱忍了多少天,付出了多少梁山好漢的性命,最後自己也落得個毒死的下場。這個富貴還鄉代價夠大啊。雖然這是小說裡的情節,但是很多人如果富貴了,選擇都會跟宋江一樣,因為那種眾星拱月、揚眉吐氣的感覺真是太爽了,很多人付出再多也願意為此買單。


而到了今天呢,窮不走親,富不還鄉,我覺得是有另外的含義在裡面。特別是前幾年,媒體上經常有抨擊同學會的報道發出來,會有一些不好的言論出來,說什麼同學會是什麼炫富攀比拉關係,喝酒唱歌搞外遇,拆散一對是一對……發達者高談闊論,落魄者獨飲悶酒,好多人都不願意參加同學會了。其實想想也是,發達者縱使得到眾星拱月的待遇,真正有得到了什麼呢,場面上的讚美吹捧,背後人家的嫉恨排斥?落魄者參加就算場上阿諛逢迎,也不會額外獲取些什麼,沒人有那個好心和義務去拉你一把,最後收穫的只有落寞。難怪到了後面,不管發達者還是落魄者,都沒有興趣張羅同學會了。

其實這也算是窮不走親,富不還鄉另外一種體現,由於經濟條件的巨大差距,就算是當年情若手足的同學,也會一下子產生隔離,分屬不同的圈子。既然大家平日裡就不是一個層次上的,偶爾的走動見面也就沒有太大必要了,沒有共同話題,也聊不到一塊去,見了面呵呵傻笑,圖添尷尬嗎?那還不如不見了。

其實除了同學,親戚朋友之間也是差不多的。現在的人貧富都是相對的,再窮溫飽也可以解決的,再富……好吧,富裕那就沒邊了。現在是窮人不走富的親,富的也不還窮的鄉。沒錢的在一起聊聊豬肉漲價,衣服打折啥的,土豪在一起聊聊法拉利百達翡麗卡地亞啥的,就算是親戚,貧富差距過大,硬要攪和一塊,也是很沒意思的。當然了,如果變得超級有錢,已經達到了普通人只能仰望無法嫉妒的份上,來個衣錦還鄉,造福鄉里也是不錯的,比如某東掌門人啥的。

總之,一句窮不走親,富不還鄉,很無奈,也很現實。人活著,就有諸多的無奈。


一覽眾河小


這句話其實是把兩句話混到一起說了。

前半句完整的是“窮不走親,富不串鄰”。原話是“人窮不走親 富不串鄰門”,因為“貧串親,易遭白眼;富串鄰,易誣奸犯 。”,窮了連親戚都不會有走動(就是疏遠的意思),人窮困潦倒的時候,就別想到親戚家去去拿什麼好處了,容易遭白眼!富了連鄰居家都不敢串門,怕遭到連累(就是冷漠的意思)!出自於《增廣賢文》:“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有錢道真語 無錢語不真 不信且看席中酒 杯杯先勸有錢人,人窮不走親,富不串鄰門,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 世上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路行人。 有錢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曽見一人。 勝者為王敗者寇,只重衣冠不重人。”這些都是金錢社會人際關係的真實寫照。形容世態炎涼,很多人都嫌貧愛富!

後半句富不回鄉的原話其實是“富貴不歸故鄉”,出自於項羽。霸王項羽攻佔咸陽後,有人勸他定都,可因為思念家鄉,項羽急於東歸,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 ”,意思是說富貴不回故鄉,就象穿了錦繡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其實說的項羽感覺到功成名就,急於衣錦還鄉,意欲回鄉炫耀的迫切心情,也可以說是被勝利衝昏頭腦。

兩句話連在一起主要突出的前半句,然後做了引申,意思的人窮了就不要走親戚了,會被人瞧不起,遭白眼,親戚以為就是來借錢攀親找麻煩的;相應的富不還鄉跟前半句意思剛好對照,意思的富了就別回故鄉了,怕那些窮親戚借錢找麻煩。

窮之與富人本身沒有差距,只不過窮人與富人從習慣,心態,行為,目標,膽略,辦事方式等發生了差別,造成貧富差距。窮人不願意走親戚,有以下幾點:

1、窮人之所以窮因為他思想上沒有宏才大略,老想我就是窮,本來是這樣的,沒法改變。思維峽隘,不開闊,考慮問題,沒創意。富人思想就不一樣,我要有錢,要想辦法掙錢,要成為讓人敬仰的人。思維上無比開朗,無拘無束,天馬行空且有可行。


2、窮人和富人行為習慣不一樣,窮人平時會在業餘時開看電視,玩遊戲,消耗時光。富人會在玩的時候帶著合同與計劃。
3、窮人總是膽下怕事,拘束不前,見事就推,富人總膽大攬事,有事就攬,有責任與擔當。
4、窮人總是怕與比自己強的人在一起,自認為低人一等,富人總是找比自已強的人學習與交流,探索更大的商機與發展途經。

其實換一個角度理解: 窮的時候,應該是努力奮鬥,經營好自己的時期,並不適合走動。 而且去了親屬之處會不自覺帶給他們壓力,就算有的親屬是極力幫助的,也會給自身帶來壓力。所以不如靜處。 富的時候也一樣,你富有了,親屬們難免會想讓你分享或幫助一些困難,或者一些親屬自身感到自卑的壓力見你的心情也不好。 所以為了避免區分,最好還是平等的時候去走動拜訪,或者窮和富都不要表露。

總之,窮人之所以窮要從根本轉變觀點,走親戚未嘗不是好事情,有富人還可幫一幫呢!


巽之言


無意中看到了這個問題,哎呀我這腦袋,非得發作一次!

窮不走親,富不回鄉,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字面意思:就是說如果家裡窮就不要去走親了,如果家裡富裕就不要回家鄉了,這好像非常奇怪哎!

我既然窮,我更應該多走親啊,錢沒有,親再沒有,這日子怎麼混?我富裕了,我最先想到的是回老家炫耀一番,不然跟錦衣夜行有啥區別?

這就是我本來以為的意思,但是很快我就發現我這樣想是錯誤的,為啥呢?請往下看!

這句話其實是出自明代的兒童啟蒙書《增廣賢文》“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這本書我感覺有點過於殘酷,過於現實,不適合兒童去讀,它主要表達的核心思想就是金錢至上觀,倒是合了現在很多人的心理,等人長大了,經歷了這些世態炎涼,倒是需要讀一讀。

他不僅僅抨擊這種親情和鄰居情,還有友情只是一句謊言,“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而且社會地位由金錢決定,“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法律和正義為金錢所操縱,“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人性被利益扭曲,“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世故導致人心叵測,“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言善惡難辯,“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當然裡面也有很多其他的名言名句,比如“水至清則無魚”、“打人不打臉”等等

現在看起來貌似非常有道理,甚至很多人看來就是至理名言,但是我覺得如果社會上的人都去學習這本書上寫的東西,按照書上寫的這樣去做,去宣傳,反而讓這種本來要抨擊的現象更加嚴重!雖然我們自己都在這樣做……

跑題了,再回來“窮不走親,富不回鄉”上,它可能想表達的意思是說,自己家裡窮了,非常不受人待見,你去走親,親戚愛答不理,甚至非常嫌棄,為了面子著想還是不要去走親了,省的造成自尊心受到傷害。

而富不回鄉呢,倒是讓我想起我小時候發生的幾件事,那時候村裡比較窮,我家承包了魚塘,兩年後確實賺了一點錢,平時喝酒吃飯可能也表現的有點優越感!結果沒想到,某一天去魚塘一看,魚全死了,一檢驗,被人投毒了,還是劇毒敵敵畏。

有時候哪家富裕了回老家,很多人來借錢,不借給晚上往你家院子裡仍磚頭!想想大衣哥的事例吧,就因為自己出名了,結果很多人來借錢,最後不光借出去的錢收不回來,自己在村裡的名聲也臭了!所以,富裕了,就不要回老家了,除非你非常有實力,跟劉強東一樣,挨家送錢,說不定還有人針對人口多少應該多分少分而跟他生氣呢!

這本是社會上的不良現象,而且因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看到了其他的人受到了這種待遇,而擔心自己也會這樣,於是就採取了書中寫的策略。

但是我楊角風還是要抨擊一下,雖然說的很有道理,但我仍然相信人心本善。

我家裡窮了,我更需要親情,即使你給我白眼,我仍然要走親,除非你關門不讓我進!我富裕了,我仍然要回鄉,即使有很多鄉親們向我借錢,甚至有些小夥伴嫉妒而發壞,這些都可以理解,畢竟生我養我的土地,能幫一下就幫,只管自己做,不用去管別人怎麼罵。

這只是大富,小富咋辦呢?

這個問題第一次讓回答過幾百個問題的小編楊角風陷入了沉思……

我叫楊角風,喜歡就關注吧!


楊角風發作


明代有一本著名的書籍叫《增廣賢文》,裡面有一段這樣的話:“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不信且看席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人窮不走親,富不串鄰門,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 世上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路行人。 有錢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曽見一人。 勝者為王敗者寇,只重衣冠不重人。”說的是世態炎涼。為什麼窮不走親呢,因為窮了走親戚,容易遭白眼。

現在這個世道,大多嫌貧愛富,你去走親去了,他以為是借錢去了。你窮,他又怕還不起,所以白眼相贈。本來是走個親戚,感受一下親情,反而遭到白眼,自尊心受到打擊。何必呢?如果是借錢去了,錢沒借到,反遭其辱。如果沒有借錢的目的,平白無故遭白眼,犯不著。所以說“窮不走親”。什麼叫“富不回鄉”呢?項羽說過一句話:“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他認為人最大的榮耀,就是衣錦還鄉。其實這句話說明項羽境界低。如果以全國為家,以世界為家,發達了又何必一定要回到出生地跟鄉親們炫耀呢?所以說富不回鄉。其實回與不回,看的是心態。回去了,給鄉親們解決點實際問題,修橋補路,也未嘗不是一件美事。如果富不回鄉是怕窮鄉親們借錢,也未免太吝嗇了。


春秋史社


《三畝田》\n\n紅山翠柏廬西澗,\n九世寒門守清閒。\n心求高,志存遠,\n也向鴻鵠舞蒼天。\n父親欣欣然,\n慰我言:\n縱使他鄉功名誤,\n還有祖傳三畝田。\n\n白馬黃衫東坡前,\n十里陽關影翩翩。\n南征刀,北闖劍,\n且仗青雲笑峰巔。\n男兒志萬千,\n慰親言:\n但求故里錦衣秀,\n何曾惦記三畝田。 《貧賤笑》\n\n燕巢烏衣巷,\n犬吠黃土橋。\n五羊大夫棄如草,\n虞王且作陪嫁貓。\n粗食寒衣蓬茅,\n莫道世俗貧賤笑。\n\n香車嫌地僻,\n寶馬喜門高。\n六國相印佩於腰,\n蘇秦又遇拜金嫂。\n鐘鼎玉飾錦袍,\n始信人間富貴驕。 《少年窮》\n\n苦辛寒窗十六年,\n熬盡父母半生錢。\n南下北漂,\n工作無求,\n僥倖謀來薪三千,\n望樓亦汗顏。\n\n縱得而立付首款,\n又嘆佳人手難牽。\n車奴房貸,\n兒女緣淺,\n壓力山大夜未眠,\n風流枉少年。


瀉爐下人



“窮不走親,富不還鄉”這句話是出自於《增廣賢文》:“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意思是人窮就不要走親戚,會被人瞧不起,親戚會以為你是來借錢的;相反,富裕了就別回故鄉,窮親戚會認為你在炫富、也會向你錯錢的。


現實生活中,還真有這種事。


我有一朋友,她和老公靠自己的奮鬥,大學畢業後,在城裡一所大學當了老師。雖然不是很富有,但對鄉下親戚來說,已是富翁了。


鄉下親戚一遇到什麼事,就到城裡找他們。借錢是常有的事,根本就不能指望還了。一個月到城裡幾次,親戚一來就好幾個人,都住在朋友那也不寬敞的家裡。



朋友被惹煩了,一氣之下,舉家到了深圳,再也不想被鄉下親戚們打擾了。從此,親戚們也因路途遙遠,不再去麻煩朋友了。朋友也偶爾寄些錢回去。


朋友在深圳發展得順利,也算是小康生活了。過年回到家鄉,走訪鄉下的親戚們。每家打紅包、送禮物。可現在的鄉下,不再是過去的樣子了。


那些親戚們,有的進城上班了,有的在家餵豬、種菜、開起了農家樂,一年也有不少收入了。


朋友原本是衣錦還鄉,想給親戚們一些幫助,沒想到,卻得到了更多。在鄉下,親戚輪流請他們吃飯,走時,塞滿了大包、小包的農村土特產。



雖然農村的親戚沒有深圳回來的富有,但氣質、大方上也不輸給他們。


我想起《老子》的一句話,“授人魚,不如授人以魚。”朋友當年沒有直接關照親戚了,卻教會了他們靠自己的奮鬥,也能過上好日子。


有書課堂




傾一世LRZ等一人


中國的俗語很有意思,往往是正反話都說到了,還都挺有道理,既說富不回鄉,又有衣錦還鄉,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

這話是老話,老話就有時代的侷限性,要用發展的態度來聽。先說窮不走親,我覺得是從兩方面來講,一來是人往往都是勢利的,陌生人的勢利可能讓人難受一陣子,過幾天就過去了,但是親人的勢利卻往往會讓人難受一輩子,貧窮是不受人待見的,親人也不例外,所以窮的時候還是少去串親,難免為自己添堵。二來呢,古代的時候交通不發達,如果是相距很遠的親人,走走都要幾個月,人窮的話就別走動了,僱不起馬,盤纏不夠,一路上恐怕要討飯度日了,所以除非萬不得已,這種親還是不要走動。

但是到了今天,起碼大家都不缺口飯吃,貧富也是相對的。即使是普通老百姓,有個土豪親戚,走動一下也未嘗不可。但是不能像一些電視劇演的或者一些論壇吐槽那樣:比如有的親戚去人家一住就是大半年,不講衛生,工作也要人家找等等,這樣確實比較討厭。我想如果只是去玩幾天,聚一聚吃個飯,親戚之間還是會樂意的。窮不是不能走親,關鍵自己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不為他人添麻煩,否則就不要抱怨被人瞧不起。

說了窮不走親,再說富不回鄉,其實衣錦還鄉還是很多人的夢想。好多文學作品裡也有衣錦還鄉的描寫,比如《水滸傳》裡宋公明衣錦還鄉,《鹿鼎記》韋小寶衣錦還鄉,這是人的一種正常心態。但是衣錦還鄉往往會招惹很多麻煩,記得看過一個岳雲鵬的採訪,他就講他成名後回家,所見所聞,聽了以後心裡挺不是滋味的。還有大衣哥朱之文,他在老家的遭遇更是讓人心寒。所以好多人發達了不願回去,因為在外面面對他人的無理要求好拒絕,回到家裡沾親帶故的人很難拒絕,也經不起別人的閒話。不過這也是因人而異,像劉強東也是衣錦還鄉,好像就沒遭受什麼非議。總之,富不還鄉,不回去不會有啥事,回去了可能沾惹一堆事,怎麼對待,就要看個人了。

窮不走親,富不回鄉,雖是倆詞,往往還會發生同一個人身上。短短八字折射出了國人複雜的人際關係。


張三鳴


我的理解與各位有些不同:窮不走親,就是你家裡太窮,一般的親戚就不要去亂走動了,那樣你會把僅有的一點家蓄拿去走親,那樣你將永遠處於無積蓄,永遠處於窮,所以一般的親戚就要疏掉,再則,你去走動,人家也不會好待你,所以疏掉,給自己來一個乾淨甩脫。所謂"富不回鄉",我認為這個"富"是一般的富,不是大富,很富的那種富,大富了很富了,一般來說不存在"富不回鄉",因為你大富了,你也樂意拿出一些錢財給鄉親們,而你自己也得到高興。若是一般富,你回鄉,如果錢財給得鄉親來,你又不太合算,所以乾脆不要回。


筆下看世界



“窮不走親,富不回鄉”這句話是勸人窮困的時候別去走親戚。


即使你不是去借錢的,也會給人家造成壓力;人一旦發達了、富貴了,別回家鄉,即使你不是顯擺排場,也會遭人豔羨。


人家不問你是怎麼艱苦奮鬥得來的,反正你有錢就該幫幫我,借錢的、找辦事的哪個都得罪不起。



你幫了忙,是應該的,你不幫,就是忘恩負義。一時“露富”滿足了虛榮心,有朝一日自己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卻又不好意思向最親近的人求援了,只能孤單作戰甚至一蹶不振。


人與人之間講究“門當戶對”、“禮嚮往來”,這不僅是門戶地位的平衡,也是金錢等級層次的相對應。一旦打破這個平衡,就會比較尷尬。


《紅樓夢》第六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因為她家裡窮的過不去冬了,她的女婿狗兒跟王熙鳳的孃家有點親戚,劉姥姥厚著臉皮帶著外孫去賈家,希望得點救濟。


賈府是什麼樣的人家?平平常常都是穿貂皮,吃山珍海味,隨隨便便一盤菜的銀子,夠劉姥姥家吃上一個月了。


王熙鳳聽說劉姥姥來了怎麼樣呢?先是從心裡瞧不起,人來了,連眼皮兒都不抬一下,只顧撥弄手爐裡的灰,聽劉姥姥結結巴巴地說明來意,王熙鳳給了二十兩銀子,還故意說:“這是太太拿來給丫頭們做衣服的,先給了你吧。”


要不是劉姥姥人老心大,早找個地縫鑽進去了。這就是為啥女婿狗兒不肯上門的原因,受不起那氣,丟不起那人。所以,人窮還真是別走親。



看看後來,劉姥姥收成好了來答謝,帶了很多新鮮的瓜果蔬菜,加上賈母說要見見,王熙鳳的態度立馬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連丫鬟平兒都送了劉姥姥幾件衣服。


這就是金錢社會人際關係的真實寫照,可嘆世態炎涼。


增廣賢文:“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有錢道真語 無錢語不真 不信且看席中酒 杯杯先勸有錢人,人窮不走親,富不串鄰門,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 ”


富人住在深山都會被遠親找到,遠親找來了,進一己之力能幫就幫,不能幫好吃好喝招待,好話送出二三里。大家保持一定距離,還有個親戚的情分。


千萬別學項羽“富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的虛榮,最後落得個“無顏見江東父老”。


窮和富都是自己的事,沒必要讓別人知道。瞭解自己的處境和能力,“窮不走親,富不回鄉”,自己的困難自己解決,自己的富貴收斂一點。


跟親戚保持一定的距離,別去觸碰人際底線,那份原始的、純真的親戚情分,要靠大家來維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