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老舍先生:52年前的今天,他無聲告別

紀念老舍先生:52年前的今天,他無聲告別

52年前的今天,作家老舍投湖自盡。“死是最簡單容易的事,活著已經是在地獄裡。”他曾經這樣說。1966-2018,整整52年過去,然而,人們對於他的記憶並未隨著他投身的太平湖的填滿而消失,歷久彌新,或許是每一個熱愛他的人所期待的。他是老舍,一個滿族人,一個北京人,一箇中國人。

老舍自稱是一個“文藝界盡責的小卒”,梁實秋描寫好友老舍也說他是“一個和和氣氣、老老實實、窩窩囊囊的北平旗人”。

作家宋石男說,老舍天真且傷懷,熱情而輕信,主動又無奈。他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相聲、新曲藝、新戲劇的創作。浩劫十年,他也寫過不少對同時代作家的批判文章,但他不曾主動為惡,對受凌辱者也始終保持同情。但就是這樣一個平易近人、溫和善良的老人,在最後的歲月選擇投湖自盡。

今天分享一些老舍先生的語錄,幾次紀念這位偉大的作家,希望你喜歡。

紀念老舍先生:52年前的今天,他無聲告別

紀念老舍先生:52年前的今天,他無聲告別

紀念老舍先生:52年前的今天,他無聲告別

紀念老舍先生:52年前的今天,他無聲告別

紀念老舍先生:52年前的今天,他無聲告別

紀念老舍先生:52年前的今天,他無聲告別

紀念老舍先生:52年前的今天,他無聲告別

紀念老舍先生:52年前的今天,他無聲告別

推薦:老舍《離婚》

紀念老舍先生:52年前的今天,他無聲告別

[作者]老舍 [出品]新華先鋒

漫畫式寫透老北京人的處世哲學

老舍本人最滿意的一部作品

©內容簡介:一箇舊衙門裡的小職員老李,有能力、做事認真,對社會有著隱隱的批判精神,但是性格懦弱。他不滿意自己的婚姻,可是卻沒有勇氣擺脫;心中的那份“詩意”在擾動著他,讓他有一絲渴望、一點幻想。一位“聖人”張大哥,圓滑世故老道精明,是所有人的大哥。他管所有人的閒事,但唯獨管不了自己的家事——兒子被抓進監獄,女兒被同事拐走,張大哥無計可施,一病不起。為了張大哥,老李把自己押給了小趙——老李眼中最壞的人,他玩弄權術,媚上欺下,買賣婦女。最終,老李通過一個落魄食客解救了張大哥一家。張大哥恢復了以往的神采,而看透世情和自身的老李辭掉了科員職務,離開北平回到鄉下。

©作者簡介:老舍 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中國現代小說家,傑出的語言大師,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一生留下八百萬字的作品,多以老北京平民生活為題材。代表作有《駱駝祥子》《二馬》《貓城記》《離婚》《四世同堂》《茶館》《龍鬚溝》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