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鄉人侄子要去趕考,相士撮合他和段掌柜女兒親事卻事與願違

明朝時,在南昌某縣中有三個相熟的同鄉。

名叫李成的鄉人做木材買賣,家中還有些積蓄。

一個叫段興,會一手裁縫手藝,開布莊,家境還算小康,人稱段掌櫃,家中生有一個女兒,名叫青梅,視若掌上明珠。

還有一個名叫劉泉的相士,街坊們都稱他為“九分劉”,找劉先生看相的、或者聽他解卦的人絡繹不絕;九分劉說的也基本沒有不準的,但是他又不敢將所有預言的事情都講明,留下一分讓問卦的人自己琢磨,所以得了這個稱號。

故事:鄉人侄子要去趕考,相士撮合他和段掌櫃女兒親事卻事與願違

正是嘉靖年間,多地發生了饑荒,沒有糧食果腹,災民們一個個餓得眼冒兇光,於是許多當地鄉人就結伴逃荒到了湖北一帶。這三人後來帶著家人就到了金沙洲定居,成了不遠不近的鄰居,又因為是同鄉逃難而來,感情更加深厚,所以經常來往喝酒,成了要好的朋友。

這一年,李成有個窮侄子,名叫李森的書生前來投靠他,穿的破爛補丁衣服,但是從小飽讀詩書,能詩會畫,長得也儀表堂堂。

李成倒也實在,就收留了李森,還給他找了個教書先生的營生,教幾個富貴人家的子弟在私塾讀書寫字。

某天,九分劉又跟段興在李成家喝酒,正好趕上了李森到他叔叔家借錢,過兩個月要進京趕考。

故事:鄉人侄子要去趕考,相士撮合他和段掌櫃女兒親事卻事與願違

劉相士就給這個書生相了一面,說李森有富貴之相,這時又想起來段興家中還有一個剛長成的女兒,就好心撮合兩個老友家的這樁婚事。段興雖然見李森一副窮酸書生相,倒也不討厭,就答應了,還口頭立下了婚約。

這年正是隆慶四年,李森收拾了行裝準備去參加科舉,想著帶上段家女兒青梅一同去,就去求親。

但是段興的夫人,見李森衣服破爛,家境又窮苦,覺得九分劉說的富貴未必能實現,就有悔婚的意思,三番兩次的跟段興吹枕邊風,

後來,他們夫婦一商量,反正李森沒見過青梅,於是就從附近鄉下找了個姑娘冒出自己女兒,悄悄的讓她跟李森一同進京去趕考了。

過了幾個月,李森果然在京城考中了進士,一年後又被外放到四川某縣當知縣。

他帶著當初娶的女子,路過湖北,就特意買了豐厚的禮物去“岳父”家拜見。

故事:鄉人侄子要去趕考,相士撮合他和段掌櫃女兒親事卻事與願違

而在半年前,段掌櫃因為一比豐厚的嫁妝,已將女兒嫁給了附近村姓蕭的屠戶。青梅嫁過去後整天也都是做些髒累的工作,而且夫妻關係也不好,維持生計已經很難,後來的生活更是艱難。

段掌櫃夫婦見李縣令仍舊不知實情,也不敢戳破,心中卻也懊悔之極,沒想到嫌貧愛富,以貌取人竟然真的害了女兒一生,從此也再沒臉跟李成和九分劉一起喝酒。

青梅後來也在後悔和無奈中抑鬱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