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學首次迎新 開學典禮爲何如此「低調」?

【僑報記者粟裕8月26日北京報道】8月26 日,西湖大學2018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在雲棲小鎮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20名新生正式入學。西湖大學以博士生培養為起點,辦學定位以“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而廣受關注,被評價為“翻開了中國高等教育多元化的新篇章”。

西湖大學雲棲校區,位於轉塘雲棲小鎮,大門上方最醒目的招牌還是“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這是2015年就成立的研究院,作為西湖大學辦學的依託主體和前身。今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西湖大學之後,“西湖大學”的招牌才開始掛在大門右側。

120名博士研究生入學 施一公校長開學第一講

西湖大學迎來了2018級的120名博士研究生,這也是西湖大學獲得教育部正式批覆以來招收的第一屆學生。從去年招收的19名博士研究生,研究生總數增加了6倍,足可見西湖大學發展之速度。

今年4月,西湖大學獲教育部批准設立的消息正式公佈。短短6個月便獲得教育部批示,有評價稱西湖大學“順風順水”。之前,有人曾斷言,獲批時間起碼會在一年以上。

西湖大学首次迎新 开学典礼为何如此“低调”?

施一公校長在開學典禮上致辭。(圖片來源:西湖大學提供)

西湖大学首次迎新 开学典礼为何如此“低调”?

西湖大學2018級博士研究生120名新生入學典禮。(圖片來源:西湖大學提供)

2018年西湖大學招生簡章發佈後,得到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據瞭解,西湖大學共收到近1500份申請材料,從中遴選出候選人在西湖大學雲棲校區參加面試,年齡跨度從20歲至40歲。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曾表示,希望在西湖大學創辦的前五至六年,主要或僅限於培養博士研究生。

施一公在開學典禮致辭中介紹辦學發展時表示,截止今年7月,西湖大學共收到來自全世界約5000份申請,其中95%以上來自海外,給出了89個正式教職邀約,67位優秀的科學家已經簽約加盟西湖大學,師資隊伍持續穩定擴大;這批西湖大學的創校教師,分佈在數學、物理、化學、工程、信息、生物、基礎醫學等學科,在各自研究領域擁有世界領先水平。

此次開學意義非同一般,有人曾比喻西湖大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塊“試驗田”,施一公表示,西湖大學積極探索中國高等教育機制體制的改革創新,將聚焦全球最優秀的師資,打造一流學科,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

“為了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今天凌晨5點我和西湖大學的幾位同事一道在美麗的西子湖畔完成了11公里的環湖跑。”施一公激情地說道,盼望著同學們的每一篇博士論文都是一個世界級的成果。

有專家分析認為,西湖大學是民辦性質,而且學校的辦學定位是“起點好,小而精,研究型”,因此完全可以給學校更大的辦學自主權,包括招生自主權。這樣,學校的改革會獲得更大的空間,這會對“雙一流”大學建設帶來新的活力。

因其備受社會關注 開學典禮選擇“低調”

校長施一公曾放出豪言,到2019年年底,西湖大學師資規模將超過擁有2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洛克菲勒大學,教師科研水平很可能成為中國之最;5年後,教師科研水平比肩東京大學、清華、北大等知名學府,成為亞洲一流;15年後,在各項指標上和加州理工大學媲美,成為世界範圍內最好的大學之一。

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和媒體將鏡頭聚焦在西湖大學的辦學發展上,稍有動態就會引起社會反響。這讓西湖大學更加謹慎起來,《僑報》記者多次聯繫西湖大學公共事務部工作人員請求現場採訪,該工作人員稱開學典禮屬於內部活動,原計劃向小範圍媒體開放,而後接到大量的媒體申請採訪,經討論不予公開採訪,提供資料和圖片。

西湖大学首次迎新 开学典礼为何如此“低调”?

西湖大學校園正門全景。(圖片來源:西湖大學提供)

“考慮到學校目前還在辦學初期,不便大量的曝光,所以此次開學典禮不向媒體公開。”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學校的教授包括校長施一公在內,皆未接受過媒體公開訪問。這也讓外界普遍猜測,西湖大學今後兩年將會有“大動作”。

北京高校新聞與文化傳播研究會理事長鐵錚對《僑報》表示,對於西湖大學的誕生,我們為之點贊;對於新型大學的願景,我們充滿期待。我們希望西湖大學能真正走出一條新時代辦好富有中國特色的高等學府之路,而不是娛樂至死時代秀。

“還是少一些趕超世界一流的表態,多一些教學創新、科技突破、社會服務有力、文化傳承有效的具體措施。”鐵錚表示,除了看到大咖名流加入之外,還要看到致力於高水平師資隊伍的具體行動。

去年,西湖大學錄取了19名博士研究生,今年則錄取了120名,目前總共在校生只有139人。此外,按照學校規定校園並不對外開放,在23日開學時有不少媒體和遊客前去觀望,都被告知不能進入,只允許新生、教師、工作人員出入。

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處長黃國華表示,西湖大學已不是往日的“西湖研究院”,已成為育人的大學,而不是科研的院所,誠如施一公校長回國之初所言“我回來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能否育好英才,辦出特色是社會的期待。

商業巨頭捐款、政府扶持 基金會籌資壓力仍大

西湖大學官網顯示,西湖大學採用基金會籌資的辦學模式,既能有效地保證學校辦學的非營利性,又能發動社會力量更好地支持高等教育發展。學校辦學經費來源主要為舉辦者出資、辦學收入、競爭性科研項目經費及人才政策支持經費和政府扶持資金等渠道,日常運行經費主要由西湖教育基金會承擔。

不少人對目前西湖大學的基金會辦學模式依然存在著兩種擔憂:一方面,國家的資金支持也是其中不可忽視的力量,西湖大學要突破傳統行政治校模式是否會遭遇阻礙與矛盾;另一方面,西湖大學的基金會辦學模式,究竟要如何運行才能夠避免流於形式。

西湖大学首次迎新 开学典礼为何如此“低调”?

開學典禮現場。(圖片來源:西湖大學提供)

所謂基金會辦學模式,就是所有辦學收入全部進入基金會,由基金會舉辦大學。這和以前民辦大學直接由企業或個人出資者舉辦不同,可以有效避免企業把學校作為“提款機”,以及個人對學校實行家長式管理。所有社會捐贈、學生學費、政府扶持經費,進入基金會賬號後,任何人不得擠佔、挪用,支出也必須用到具體辦學開支上,這也為學校辦學持續獲得社會捐贈創造了好的平臺。

“西湖大學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所社會力量舉辦的非營利性質的研究型大學,其辦學經費的相當一部分來自於西湖教育基金會。”施一公在南方科技大學的開學典禮致辭上講述,來自北京大學的一位博士生給西湖大學捐贈了一個月的飯費,他留言“希望用微薄之力支持西湖大學高貴的靈魂,研究不受體制羈絆,不為製造論文所累。而能夠為我們這個國家、民族和社會創造真正的思想作品,贏得世界的尊重”。

西湖大學的創建和發展離不開社會力量,尤其是大學創建之初得到了"千人計劃"聯誼會和"千人計劃"專家的捐贈,截止到5月中旬,西湖大學已經有28位創始捐贈人,包括馬化騰基金會有限公司、王東輝、王健林、鄧營侯屈平夫婦、鄧鋒、吳亞軍、沈月華、張磊、陳一丹基金會等。

西湖大學籌建委員會曾表示,西湖大學全容量聘請300位教授時,一年所需的行政費用為10億-12億元。依照規劃,8到10年內,基金會需做成一個200億到250億元的永續資金池,這樣每年以基金運營投資的5%-6%的收益,即能滿足西湖大學每年的運營費用。

“籌資壓力於西湖大學基金會而言,這根弦始終是繃緊的。”西湖教育基金會的陳越光表示,西湖教育基金會面臨一定的籌資壓力。從200億-250億的籌資目標目前僅簽約20多億來看,差得很遠。就目前生存狀態來說,已經有20多個億的簽約,今年的支出不超2億,西湖教育基金會的籌資工作是有效的。

現代大學制度將突破框架 辦學模式探索與“試水”中

正如施一公所說,“毫無疑問,創辦西湖高等研究院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有阻力、有風險。”西湖大學的辦學體系和治理機制與中國現行的大學教育體系有重大區別,這需要突破現有的理念和條條框框,而這無疑是極其困難的。例如,原先曾被人們寄予極大期望的南方科技大學就遭遇了種種困難,而西湖大學在未來無疑也會或多或少地遇到同樣的困難。

如何突破傳統公辦高校行政化的體制,建立辦學自主的現代大學辦學制度,昆明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黎爾平表示一要給西湖大學充分的辦學自主權,包括課程設置和學校行政機構的設置等;二是西湖大學不能急功近利,要將辦校的重心放在人才培養之上;三是西湖大學不以營利為目的,要將學校的收益再投入到科研和人才培養中去。

西湖大學將校董會作為最高決策機構,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校長執行董事會決定,負責學校日常管理。同時設立監事會、顧問委員會、校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等,按照章程和相關規定開展活動,形成董事會和校長依法行使職權、教師治學、民主管理、社會參與的大學治理體系。同時,學校將依法設立中共西湖大學委員會,黨委書記通過參加董事會、校務委員會,參與學校重大事項的決策。

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就是要避免舉辦權、辦學權、行政權、教育權、學術權不分,舉辦者不能直接辦學,要尊重辦學者的自主權,行政權和教育權、學術權必須分離。

他還表示,西湖大學要建立全新的辦學模式,還需要國家和地方教育部門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要把西湖大學探索建立新的辦學模式、現代大學制度,置於深化教育體制和機制改革的背景之下,這樣,西湖大學的辦學,就不僅是辦一所高水平的大學,而是帶有探索教育改革的使命。

施一公曾表示,“一味照搬西方經驗,是無法辦好中國的大學的,必須遵循中國的實際國情。”有分析指出,在當前背景下,西湖大學一方面積極借鑑國際經驗,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另一方面設立中共西湖大學委員會,作為學校的政治核心,黨委將牢牢把握黨對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話語權,切實維護學校和諧穩定,保證學校正確的辦學方向。(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