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工荒」到低利潤

我國大量的中小型製造業企業存在著技術水平低,創新能力低、抗風險能力差的問題。在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埡口,這些企業面臨著“用工荒”、低利潤的難題。他們有些轉型成功,得以重新上場;有些則陷入泥潭,難以自拔,無奈之下只能選擇“關門大吉”。讓我們來看看一個沿海的製造業工廠老闆的親身經歷,看看在他的關門之路上,到底經歷了什麼?在連招了兩個月都招不滿工人之後,一位身處廣東的製造業老闆終於選擇關閉經營多年的工廠,將工廠出租了出去。“我幹這行已經二十多年了。二十年前沿海地區發展得好,我看廣東潛力大,二話不說辭了老家的工作跑了過來。拿著以前攢的積蓄,還跟人借點錢,在廣東開了個工廠,一干就是二十年,終於在這一塊做出了點名氣。本以為一輩子都要辦工廠了,誰知道轉眼間就辦不下去了。本來還想讓我兒子繼承家業的,現在看來是不用了。打算先送他出國去學學金融吧。”這位工廠老闆言語中有些無奈。每年開春之後,他的工廠只有一半的工人會回來,大量崗位面臨著缺人的情況,有時候甚至嚴重到無法開工。近兩年這種情況愈演愈烈,今年連招了兩個月,卻還沒有招夠人。“招不到人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這幾年一直招不到人。我記得08年的時候,工人保底工資只要1800元,那時候招人很容易。如今,工人保底工資開到四千多,並且包住宿,基本的配套設施也都弄得很完善,還是很難招到人。”老闆神情沮喪。當詢問他為什麼沒人願意進工廠時,他回答道:“現在的工作崗位太多了,滿大街都是工作。餐飲業、服務業需要大量員工,哪裡輪得到我們招人啊。再說工廠裡的工作本來就是體力活,而且還有倒班,有誰願意吃苦來幹這個。你看現在的年輕人,都一個勁往大城市鑽了,有誰選擇進工廠來的。你去看看其他的小老闆,大家都招不到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