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出征的北伐軍爲何只打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而不打其他軍閥?

程路峰


做事情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打仗更是,講究的是戰略戰術。經過連年的你爭我奪,當時的國內局勢大體如下。先說說提到的那些軍閥們的狀況。

馬步芳(1903~1975),1926年的馬步芳剛剛23歲,羽翼未豐,剛剛投入馮玉祥麾下不久,北伐時他還稱不上軍閥。

龍雲(1884~1962),那時是滇軍唐繼堯手下的軍長,1927年才發動政變推翻唐繼堯,此後他接受南京政府委任,任國民革命軍第38軍軍長,後被任命為雲南省政府主席,主政雲南18年。北伐時第5軍大部留守廣州,李濟深坐鎮指揮,防備滇軍唐繼堯的入侵。

劉湘(1888~1938),楊森(1884~1975),這兩位川軍大佬,一直忙著和滇軍鬥法,相互之間也時有傾軋。1926年6月,劉湘派代表會晤唐生智,表示要參加北伐。11月,劉湘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21軍軍長。楊森屬於騎牆派,一面響應北伐,一面和吳佩孚暗通款曲。1928年,因為庇護兵敗入川的吳佩孚被南京政府免職。

閻錫山(1883~1960),1905年加入同盟會,1913年脫離改組後的國民黨。支持袁世凱,支持段祺瑞,相繼失敗後,奉行“保境安民”政策,拒絕參加軍閥混戰。為保護自己地盤不被馮玉祥的西北軍侵佔,1926年初聯合吳佩孚、張作霖共同對馮作戰。屬於國民黨和北洋軍閥共同拉攏的對象。1927年,閻錫山宣佈服從三民主義,改稱國民革命軍晉綏聯軍總司令。

李宗仁(1891~1969),1926年之所以能以恰當的時機誓師北伐,就是李宗仁力主策動的。經過多年混戰,李宗仁、沈紹竑、白崇禧後起之秀率部打跑了盤踞廣西多年的陸榮廷、沈鴻英等舊軍閥。1923年,白崇禧作為代表去粵面見孫中山,表示不要糧、不要餉、不要槍,只要三民主義。1926年1月26日,桂系第一次和汪精衛會面。後來雙方正式提出統一兩廣的方案,以圖問鼎中原。而觸發北伐的源頭,是當時湖南省長趙恆惕(1880~1971)和唐生智(1890~1970)

爭權,吳佩孚藉機征討趕走趙恆惕的生智,李宗仁派第7軍派1旅入湘協助,才守住衡陽一線。成騎虎難下之勢,李宗仁認為此時是北伐最好時機,在廣州到處遊說,終得第4軍軍長李濟深大力支持,北伐計劃自此展開。所以北伐伊始老蔣是總司令,唐生智是前敵總指揮。

馮玉祥(1882~1948),幾次倒戈後通電下野出國,1926年8月從莫斯科回國,1926年9月率部在五原誓師,聲援國民政府的北伐,決定“固甘援陝,聯晉圖豫。”

分析下來,需要打的北洋軍閥就是佔據湖北、河南、直隸的保定、大名一帶,掌控京漢線的吳佩孚;以閩、浙、贛、蘇、皖五省聯軍總司令的名義統治長江中下游的孫傳芳;以及勢力範圍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的熱河、直隸和山東的張作霖。他們有野心、有實力,對革命是堅決反對,一旦停止內部爭鬥,必會揮師南下,以湘鄂為基地威脅兩廣。

“遠交近攻”的戰略自春秋戰國以來,常用不衰。國民革命軍制定的也是各個擊破、分化瓦解的策略。第一進攻目標是吳佩孚,不僅因為他佔據聯通南北的交通要道上,更是因為孫傳芳因吳佩孚和張作霖不計前嫌的合流憤然不已,如果攻打吳佩孚,孫傳芳不會援手。吳佩孚的兵力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受到重創,還沒有完全恢復。當時還分兵在北京的南口和馮玉祥部交手,首尾難顧,回師南下後被北伐軍連連打敗。可是又忌憚張作霖會藉著出兵的機會吞地盤,不敢讓奉軍跨界幫忙。直至慘敗才入川躲避。第二進攻目標是孫傳芳,張作霖擔心孫傳芳倒戈遂前去拉攏,不敵北伐軍時,

孫傳芳轉而投靠張作霖。

張作霖本來是打算與老蔣和談的,可惜雙方的後臺利益不同,只好在武力上見真章。奉軍不敵,意圖退守東北。未成想張作霖返奉途中在皇姑屯遭日本人暗算身亡,張學良不久後通電易幟,全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今安在的文史情緣


這個問題有意思。提問者本身是想中國有那麼多軍閥,比如還有四川二劉、青寧兩馬、山西的閻老西、雲南的龍雲等,那麼為什麼非要對著這三位?

北伐一開始,確實把目標對著這三位,但也不是一棍子打死。當時,廣東政府內部對這三位有不同看法,提出的口號是“消滅吳佩孚,團結孫傳芳,妥協張作霖”。很明顯,對這三位的態度是不同的。

先來看,北伐為什麼把吳佩孚定為首要目標?

吳佩孚必須消滅,這是國民革命的底線。原因有三:第一,吳佩孚控制的湖南擋在廣東政府門口,幾次北伐都被擋在湖南。所以,你吳秀才佔領湖南,便是原罪,這就是我要打你的理由。第二,吳佩孚在北方攻擊馮玉祥,在湖南進攻唐生智,而馮、唐都是廣東政府的盟友,唐還直接派人到廣東求援。為了南北這兩個盟友,廣東政府也要消滅吳秀才。第三,早在二次直奉大戰開始前,孫總理就和張作霖,盧永詳組成反直三角聯盟,目標直指吳佩孚(當時正躊躇滿志準備武力一統天下),現在可以說是新仇舊恨一起算。所以,首選打擊目標是吳秀才,一點都不奇怪。

再來看,北伐為什麼要“團結”孫傳芳?

孫傳芳是直系後起之秀,兵強馬壯,糧彈充足,當時佔領東南五省,是中國最富裕的地區,軍事力量,經濟實力都很不錯,加上他和廣東政府沒什麼仇恨,又剛打了一場驅奉戰役,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奉軍。因此,在廣東政府眼裡,這個孫馨帥是屬於可以爭取過來的。

最後,來看北伐為什麼要“妥協”張作霖?

張作霖是當時中國實力最強的軍閥,沒有之一,基本統治了半個中國。對於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當時還算弱小的廣東政府無力與之正面交鋒。當時,廣東加上廣西全部兵力不到10萬,而奉軍明面上就有將近40萬軍隊。廣東方面已經和吳佩孚撕破臉,同時孫傳芳敵友不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貿然得罪奉系,實在不明智。飯要一口一口吃,還不到和奉系翻臉的時候。所以,妥協張作霖在當時是個不錯的選擇。

說完當時的形勢,再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北伐前,會針對這三位提出口號和政策,而不管其他人?原因有兩個:

第一,這三位都是老北洋。吳佩孚曾是老北洋第3師師長,孫傳芳是第2師師長,張作霖是第27師師長。北伐的目標是北洋軍閥,所以,三位首當其衝。

第二,吳、孫、張三位在全國各大軍閥中實力最強,並且有統一中國的實力和野心。從威脅論角度說,打擊他們三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兒。這三位都被拿下,其他軍閥也就不在話下了。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為什麼北伐軍只打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而不打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馬步芳、劉湘、楊森、龍雲等軍閥?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有助於我們更加全面的瞭解民國時期的軍閥!

軍閥其實都是來源於清末新軍,不同的在於中央和地方,中央就是北洋新軍,演變為北洋軍閥,而地方就是地方新軍,形成地方軍閥如桂系軍閥、滇系軍閥。

在袁世凱死前,孫中山就聯合蔡鍔等地方軍閥發起“護國”“護法”等反袁反北洋軍閥的鬥爭,後來袁世凱、蔡鍔他們這一輩的死了,北洋軍閥就分為三個派系,一個是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一個是以馮國璋(後被曹錕、吳佩孚蓋過勢頭)為首的直係軍閥,還有就是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

可以說,誰主導了北洋政府,誰就是中國的老大,在這一時期,段祺瑞,馮國璋,曹錕,張作霖等輪換執政,根本沒有南方革命軍什麼事,而且孫中山的自己的“北伐”(就是孫中山指揮的護國護法什麼的全失敗了)。

在這種情況下孫中山通過國共合作,獲得了蘇聯的支持,趁著北洋軍閥戰亂,努力發展自己,到了1926年北伐前期,也正是奉系打敗直系(皖系之前已經被直系幹掉了)的時候。

如上圖,1926年北伐之前,可以說廣州國民政府是在桂系的地盤上建立的,也就是獲得了桂系的支持,這個桂系軍閥已經不是原來的桂系軍閥,而是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新桂系”,在1927年滇系軍閥也由龍雲取代了唐繼堯,成為“新滇系”。

當時革命軍主要是進取中原,不願染指四川,這就解釋了題中,為什麼北伐不打李宗仁,不打龍雲的原因。


但是北伐軍為什麼不打馮玉祥和閻錫山呢?

因為,他們也是自己人!馮玉祥和閻錫山按理說都應該算是北洋老人,但是他們都處在北洋軍閥的邊緣,閻錫山幾次想進軍北京都被打回來了,而馮玉祥前後幾次倒戈,把北洋中的皖系、直系、奉系得罪了個遍,因此,在北伐之前應李大釗的邀請回陝西策應北伐。

馮玉祥和閻錫山也是北伐的軍隊,只不過他們不是蔣介石直接領導的北伐軍,而是在北洋政府的西部與北伐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而北洋軍閥到北伐時期,經過近十年的鬥爭,皖系徹底從被打敗了,北洋政府形成了以奉系軍閥為主導,直系為輔的局面,北伐開始的時候,北洋軍閥內鬥還沒停止,吳佩孚在二次直奉戰爭中大敗,還沒喘過氣;孫傳芳也是通過兩年剛興起,腳跟還沒站穩,就趕上北伐了,所以國民革命軍北伐的時機剛剛好!

北伐並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國民革命打擊北洋北洋,而是一次新軍閥取代老軍閥,地方軍閥取代中央軍閥,是蔣介石、聯合李宗仁、閻錫山、馮玉祥打擊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的一次最大規模的軍事對抗。

北伐過後,軍閥割據煥然一新,但只是老人換新人,從本質上並沒有改變派系林立的問題,這也是國民黨後來敗北的主要原因。


史論縱橫


因為其他能阻擋北伐軍的北洋軍閥在北洋軍閥們自己的內戰中都被消滅了。

從袁世凱建立北洋軍之後,北洋大致分為兩大派系:直系和皖系。而張作霖的奉系只能算旁支。

所謂皖系還真不是說領軍將領都是安徽人,而是這個派系的首領是安徽人段祺瑞,說實話,段祺瑞和後來的曹錕、吳佩孚、張作霖甚至蔣介石都不一樣,他不單純的依靠軍隊,或者說他還真沒有東北軍之於張作霖、中央軍之於蔣介石、北洋第三師之於吳佩孚那樣的嫡系部隊,他更多是靠他主政北洋政府中央以及多年以來在北洋系統內的威望。

可以說段祺瑞還算是舊中國最後一個政治家色彩比較濃厚的軍閥。

當然,皖系最後被直系打垮原因也在於此:和軍隊關係沒有直系緊密。

說完皖系再說直系,直系第一代大佬是馮國璋,他和段祺瑞很像,他們都是做官而不是做軍閥,所以段祺瑞憑藉政治手腕屢次戰勝馮國璋。

但是等曹錕和吳佩孚上臺就不一樣了,他們和軍隊的關係比段祺瑞可緊密多了,說實話,老說北洋軍閥,北洋軍閥,北洋要到曹錕和吳佩孚、張作霖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北洋軍閥。

直皖大戰以直系勝利而告終,在這個過程中一批忠於皖系的北洋軍閥或被消滅,或被架空,或被迫下野,總之北洋軍閥數量在直皖大戰過後已經大大減少了。

而這個時候不被直皖放在眼睛裡的張作霖已經悄然在日本人幫助下完成了東北的“一統”,緊接著就是直奉爭霸。

兩次直奉戰爭的結果就是北洋嫡系被旁支徹底打垮,直系最核心武力,號稱天下第一的北洋第三師完全被打垮。

這個時候孫傳芳都還沒有出現呢。

張作霖打垮曹錕和孫傳芳後志得意滿,還任命楊宇霆做江蘇督軍(直接導致郭松齡反奉),但是奉軍軍紀實在太壞,具體不展開,總而言之,惹惱了孫傳芳,起兵驅逐了奉軍。

也就是說1925年孫傳芳才登上歷史舞臺,別看孫傳芳號稱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其實軍隊勢力很差,畢竟之前才是旅長。軍隊軍服都破破爛爛,被稱為“漁網裝”。

而奉系這邊剛好也經歷了郭松齡反奉事件,奉系新軍元氣大傷。

也就是說等到北伐軍北伐的時候,北洋只剩下聚攏殘兵敗將的吳佩孚,元氣大傷的張作霖和根基淺薄的孫傳芳。

所以不是北伐軍只打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而是隻有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給北伐軍打。


蘭臺


這個涉及到一個法統問題。所謂法統就是政權合法性的問題,中華民國的法統是孫中山的南京臨時政府,但為了爭取清朝退位,孫中山對袁世凱和清政府作出妥協即袁世凱對革命黨保證清朝皇帝退位,讓出中國的統治權,將法統移交中華民國和袁世凱對清朝皇室保證優待條例,而代價就是孫中山推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袁世凱做了大總統後遷都北京,其後不管袁世凱稱帝也好獨裁也罷,中華民國的法統一直在他手裡,國際上被承認的中國合法政府就是袁世凱的北京政府。袁世凱的北洋系成為中國的合法統治者,但北洋軍閥直接統治的地方僅僅是東三省、直隸、山東、河南、湖北、陝西、江浙後來擴大到福建湖南等地,大致就是直系皖系與奉系的地盤,這些地方的將領是袁世凱嫡系,聽命於袁世凱的。其他省份如山西內蒙雲南四川等地雖然統治的軍閥不是北洋系,但基本上奉北洋軍閥控制的北京政府為正朔。

北伐戰爭本質上是國民黨與北洋軍閥爭奪全中國政權的法統,兩廣地區是國民黨的根本,但國民黨軍隊本質上脫胎於兩廣的舊軍閥,國民政府北伐前本質上就是割據兩廣的軍閥(拋開主義來看),中華民國的法統在袁世凱死後,先後被皖系、直系、奉系繼承,北伐前皖系基本不獨立存在被直系奉系兼併。北京政府被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勝利的奉系軍閥張作霖把持。

也就是說張作霖是中國的合法統治者,國民政府想要建立對全國的統治權就要打到張作霖領導的北京政府,而割據兩湖河南的吳佩孚以及雄據東南五省孫傳芳也是要打到的對象。首先打倒張作霖無法繞開直系的吳佩孚和孫傳芳,其次吳佩孚孫傳芳統治者中國最富饒的半壁江山,最後作為北洋軍閥的實力派直系,不打到無法真正確立對全國的統治,不把吳佩孚孫傳芳打到其他小軍閥就會首鼠兩端兩邊討好不會把國民政府當做唯一合法政府。

事實上,國民政府就是這麼做的,1926年國民政府北伐,首先就是打敗兩湖地區的吳佩孚,於此同時擊敗孫傳芳,從珠江流域擴張到長江流域,四川貴州雲南的軍閥望風而降紛紛表示服從國民政府。但因為國共分裂,大革命失敗了。

但是北伐並沒有結束,蔣介石李宗仁經過北伐戰爭與北方的國民軍閻錫山和馮玉祥成功會師,這四大軍閥聯合發動二次北伐,張作霖在北京成立安國軍政府,自立安國軍大元帥(當時中國的最高統治者)張作霖為了躲避北伐軍的兵鋒退往關內,失去了作為全國政權的根本,並被日本人炸死在了皇姑屯。張作霖死後北伐軍佔領北京,張學良迫於形勢, 於1928年宣佈東北易幟,降北洋政府的民族共和五色旗改掛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至此,中國民國的法統由北洋政府正式轉到國民政府,國民政府成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完成了中國形勢上的統一!


托馬斯_潘恩


有位偉人說過“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北伐戰爭自然也是如此。

北伐戰爭的敵人與朋友,大體有三個標準:北洋中央政府執政者與問鼎者、現實危機、歷史淵源。依據這三個標準我們就基本可以梳理出來北伐的敵人是誰了。

1、北洋政府的執政者與問鼎者

自袁世凱死後,北洋內部逐漸風烈;在馮國璋死後,為爭奪中央政權直接開始兵戎相見。先是直系打敗了皖系,再是直系打敗奉系,再者奉系聯盟打敗直系。此時直系內部分化出吳佩孚、孫傳芳、馮玉祥三支,馮部稱為國民軍,與奉系聯合執政,後被排擠出核心(且與奉、吳等鬧僵)。通過這裡可以看出1926年北洋的執政者為張作霖,問鼎者為吳、孫。張吳在對馮上一致。

(北洋軍閥勢力圖,隨著時間勢力範圍有變動)

中山先生在廣東護法等一系列活動都是為了推翻北洋軍閥,實現民國。其北洋政府的問鼎者與執政者都是敵人,必須推倒

2、現實危機

吳佩孚雖然和張作霖言和,共同對付馮玉祥,大兵集結南口,準備決戰。但在兩湖也在部署南下,先消滅唐生智部,直接平定廣東。

所以出於先發制人與保障盟友就自然北伐了,這種情況下敵人就是吳佩孚

至於孫傳芳與張作霖屬於第二梯隊。至於其他軍閥我們就要從歷史遺留看了。

(北伐戰爭)

3、歷史淵源

相對而言,閻錫山是同盟會元老,一直建構著中山先生說北伐到河南即騎兵響應的訓話。是北伐潛在的盟友。

國民政府在統一兩廣後,李宗仁、白崇禧部已經被編為第七軍。

龍雲稱率滇軍東征廣東,但被李、白擊敗。

四川軍閥、西北軍閥在混戰中不重要,不列入考慮階段。

(二次北伐的時候就看出來了)

馮玉祥在南口會戰失敗,所部暫居五原,勢力弱,且之前與中山先生有過合作,一起搞“國民運動”,是潛在的盟友。

到這裡,基本就應該明白了。

總結:

北伐戰爭要的是天下,不僅僅是地盤。所以根本上是要“打倒列強除軍閥”,主要就是指佔據北伐政府中央與問鼎中央的軍閥。再者現實危機與歷史淵源影響了該聯合誰,該先打誰的問題。

故而形成了後面的歷史。

參考文獻:

張真真. 蔣介石軍事思想與實踐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2017.

羅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轉折(下)[J].近代史研究,2013(06):42-61.

張新志. 北伐戰爭中的安徽戰場[D].安徽大學,2013.

羅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轉折(中)[J].近代史研究,2012(06):11-26.

羅志田.國進民退:清季興起的一個持續傾向[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5):5-19.

羅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轉折(上)[J].近代史研究,2012(03):4-27+160.

羅志田.轉折:1924—1926年間北洋體系的崩潰與南方新勢力的興起[J].近代史研究,2011(04):149-159.

王志. 蘇聯、共產國際與北伐戰爭(1926-1927)[D].天津大學,2011.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1926年的北洋軍閥是經過洗牌後的北洋軍閥,這時候北洋軍閥的代表就是直系的吳佩孚、孫傳芳和奉系的張作霖,這這一時期被稱為“北洋三大軍閥!”(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孫傳芳本來是曹錕、吳佩孚的手下,是倆人在江浙的重要棋子,但是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臨陣倒戈,囚禁賄選總統曹錕,吳佩孚宣佈下野,蟄居天津,以圖東山再起,而同屬直系的孫傳芳卻絲毫沒有受到直奉戰爭直系失利的影響。

他就有的地盤還在,並且蠢蠢欲動想要往江浙擴張,但此時江浙被奉系張宗昌佔據,安徽則有奉系的刑士廉,這與孫傳芳的傳統勢力範圍浙江和福建,不是近鄰就是重合,讓他倍感壓力。

因此從1925年底開始,孫傳芳就聯繫直系將領,為吳佩孚重新出山鋪路,出山幹什麼?幹奉系張作霖,孫傳芳已經打定主意要與奉張決一死戰。

孫傳芳與吳佩孚還簽訂了聯合征討奉系張作霖的秘密協定,但隨著1926年春,蔣介石宣告北伐以來,在湖北整軍備武的吳佩孚倍感壓力,他感覺他最緊要的敵人不是張作霖,而是南方的北伐軍。


於是轉而與奉系張作霖達成協議,一起對付北伐軍,這是在孫傳芳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搞得孫傳芳窩了一肚子氣,本來想著把吳佩孚請出來跟他一起打張作霖的,結果人家倆一個戰壕並肩作戰去了,孫傳芳有點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感覺。

更有點被吳佩孚欺騙羞辱的感覺,因此,當吳佩孚與北伐軍在武漢接火,獨木難支的時候,吳佩孚屢次電告孫傳芳馳援,孫傳芳都無動於衷,找藉口推脫,結果就是北伐軍在湖北打了大勝仗,吳佩孚從此一蹶不振,基本上退出歷史舞臺。

而孫傳芳也意識到了危險,迅速調整兵力,在江西擺開陣勢,與北伐軍對峙,當然最後也是被收拾的挺慘,奉系張作霖則是應聲後撤,避敵鋒芒。


當時的中國境內軍閥林立,但要說左右時局的其實就是奉系張作霖、直系孫傳芳吳佩孚三人,皖系段祺瑞在北洋系的內鬥中前兩年就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

北伐軍打敗這幾人,也就基本上可以問鼎天下了,事實不正是如此嗎?


歷史三日談


這個問題的背景可能一些朋友不太理解,其實換個說法就懂了:為什麼曹操要忙著和劉備拼命,而不去進攻比劉備根基更穩的孫權呢?

或者說,在東漢大亂的初期,為什麼袁紹要重點進攻曹操,而不是徐州陶謙、西涼馬騰這些人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曹操、劉備、袁紹他們,是要爭天下的!

回看1926年,就能發現幾分相似了:

四川、雲南、貴州、西北雖然有諸多的軍閥,但是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地盤小、軍隊少、錢糧缺乏而且嗜好內鬥。四川軍閥當時打出的口號是“統一全川”,打來打去十幾年沒個結果,四川依然亂成一鍋粥,對於全國的威脅可想而知。其他省份的情況差不多,中國的經濟重心從來都是東重西輕,從西南進攻全國從來沒有成功過(劉備、南明、吳三桂等等),而西北則更為貧窮落後,且局勢混亂,更加不足為慮。

真正對國民黨產生威脅的,只有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家。


他們的共同名字,叫北洋軍閥。

但北洋和北洋,也是不同的。

吳佩孚、孫傳芳是傳統北洋派的繼承者,是馮國璋、段祺瑞、曹錕的延續,是根紅苗正的北洋派,只不過沒有段、馮威望高而已。他們也沒有接受過袁世凱的直接領導,屬於袁世凱的孫子輩。

從發跡年代上講,張作霖比吳、孫要高一輩,是和馮國璋、段祺瑞一輩的,都是袁世凱的小弟。但張作霖屬於野路子,是土匪的出身混出來的,和吳、孫這種職業軍人不太一樣,所以他屬於一個“偽北洋”。

之所以說說這三人的北洋背景,是要說明一點——無論哪邊的軍閥,除了國民黨,都承認北洋政府的合法性。是北洋的人,終極目標就是爭奪北京中央政權,統一全國。

而吳佩孚,更是其中的最顯眼的一個,所以也是國民黨的第一打擊目標。

從個人品質上說,吳佩孚絕對是一個毫無瑕疵的人,這在民國軍閥裡極其罕見。吳佩孚無任何不良嗜好,吃喝嫖賭抽一樣不沾,而且一生不貪汙不受賄,對自己的要求非常嚴。更重要的,吳佩孚是一個胸有大志的人,他一生都在追求一個目標——武力統一中國。他也是因此登上了《時代週刊》。

吳佩孚善於領兵謀劃,也常打勝仗,還一度掌握了北京政權。可惜最後在張作霖和其他軍閥的打擊下退出北京。但在湖北的吳佩孚,依然不安生,四處攻擊其他軍閥,還想統一中國。最重要的是,他進攻國民黨廣東政府的擋箭牌——湖南唐生智。這就標誌著國民黨必須跟吳佩孚拼命。

所以國民黨打吳佩孚也是最賣力的,張作霖是一個現實的利益至上主義者,只想多佔一分是一分。孫傳芳是倉促上位實力不穩,所以國民黨集中力量打最有野心的吳佩孚,最終獲得了成功。

不過後來國民黨也沒有為難吳佩孚,戰敗後的吳佩孚也得以安心做寓公。抗戰爆發前後,日本人多次拉攏吳佩孚出任偽職,被吳佩孚嚴詞拒絕,日本人懷恨在心,最終以吳佩孚看病為由將他暗殺。1946年,國民政府給吳佩孚主持了國葬,李宗仁親自主祭,對這位當年的老對手的民族氣節予以充分肯定。

吳佩孚被打敗,孫傳芳孤掌難鳴。何況孫傳芳本來也不是一個根基深厚的軍閥,他能當上“五省總司令”有很大的偶然因素,很快被擊敗。孫傳芳、吳佩孚敗退後,全國大小軍閥簡單國民黨軍如此悍勇,自然望風披靡,都在名義上臣服了國民黨政府。張作霖的北京政府不再有權威性,在河南被國民黨打的節節敗退,張作霖不得不再度將勢力退出關外。兩年後張作霖被炸死,張學良臣服中央,國民黨終於在名義上統一了中國。


小約翰


李宗仁和白崇禧二人簡稱“李白”,二人擊敗了桂系軍閥陸榮廷和沈鴻英,統一了廣西,成為了新桂系。李白二人加入了廣州的國民政府,所屬軍隊被編為國民革命軍第7軍。馮玉祥早年是直系將軍,後來從直系脫離出來,自成一系,組建了國民聯軍,後來加入國民政府,成為國民革命軍。閻錫山、楊森、劉湘則依附當時的北洋軍閥,算不上北洋軍閥的嫡系。

北伐剛開始的時候北伐軍只有十萬人,其北伐的對象為直系的吳佩孚、孫傳芳和奉系的張作霖,這三人才是北洋軍閥的嫡系,每人都手握幾十萬的重兵。白崇禧號稱“小諸葛”,他就制定了先打吳佩孚,再打孫傳芳,最後消滅張作霖的策略。白崇禧的策略無疑是正確的,吳佩孚號稱“十四省聯軍總司令”,其主要的勢力還是在長江沿線,即湖南、湖北,而且同屬直系的孫傳芳和吳佩孚還有矛盾。楊森當時是依附吳佩孚的,當北伐軍打敗吳佩孚後,楊森立馬就加入了國民革命軍,所屬軍隊被改為國民革命軍第20軍。同樣,閻錫山在北伐軍取得勝利之後,宣佈加入國民革命軍。閻錫山沒出多大的力,就將北平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因此,北伐軍當時的實力相對於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這三大北洋軍閥是比較弱小的,只能採取利用他們軍閥之間的矛盾,團結一個,消滅一個的策略。北伐軍也只能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然後在北上去消滅東北的奉系。


歷史軍魂


地方軍閥是合作伙伴

因為北洋軍閥控制了中國最富庶的地區,北洋軍閥最有錢,所以必須要先打倒北洋軍閥。


1924年,直系先後打敗皖系和奉系,如日中天之勢。當時的國民黨頒佈的北伐宣言是“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北方軍閥”,政策上“聯合盧永祥、張作霖共抗直系。”

當時直系最強,控制了北京政府。盧永祥是皖系,張作霖是奉系,都被直系打壓。所以國民政府的策略是聯合弱勢群體,一起打擊最強的。



但是到了1926年,形勢變了。張作霖擊敗了吳佩孚;孫傳芳又擊退了奉系,形成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三強鼎立的局面。

北伐的目標,除了打吳佩孚沒變之外,張作霖從合作伙伴變成了對手。

而孫傳芳則是新星,控制了最富有的江浙滬,伐孫也在計劃之內。

簡而言之,誰控制長江流域,誰控制北京政府,誰控制江浙滬地區,北伐軍就打誰。

地方軍閥並非不在消滅計劃之內。因為北洋軍閥也容不下地方軍閥,只不過沒有精力對付而已。軍閥之間相互存在矛盾,國民政府可以利用軍閥打軍閥。

北伐軍內戰,沒有精力消滅地方軍閥

北伐軍本身也是由地方派系組成的。除了黃埔軍校生組成的第一軍。其餘皆為軍閥改編。

第二軍為建國湘軍;

第三軍為建國滇軍;

第四軍為建國粵軍;

第五軍為福軍;第六軍為湖南的攻鄂軍;第七軍為新桂系;第八軍為湘軍唐生智部。

組成複雜,一旦打敗了北洋系,北伐軍內部必然會分裂。


北伐僅九個月,武漢和南京政府就相互對立,蔣汪二人互相開除對方黨籍。




而所謂的國民革命軍四大軍事集團,也是紙糊的關係,一捅就破。北伐結束後,四大集團就開始新一輪的混戰。最後演變為“中原大戰”。

真正騰出手來對付地方軍閥,還是圍剿紅軍時期。借紅軍之手收繳了貴州的軍權財權,中央軍入滇、入川。



西北三馬名義歸順,且西北貧瘠,不是首要考慮。在分裂馮玉祥集團中,又製造了韓復榘這個新軍閥。最好笑的是,山東還有國中之國,韓復榘和膠東王劉珍年還打了好幾年。就如同四川內戰一般,中央鞭長莫及,管不了。

而在陝南和河北還有楊虎城和宋哲元兩個不大的派系,再加上晉綏系、桂系、粵系、滇系和川軍。大大小小十餘個地方派系,分量太大,一口吞不下,只能一步步的來。

==========分割線==========

最要命的是紅軍的存在。很多人把國共矛盾歸結為“主義之爭”。其實這是不準確的。因為地方派系也見得就真的認同“三民主義”。說到底還是搶地盤和搶財富。只不過紅軍的發展太快了,如不限制必成大禍。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國民政府為什麼會放著朱毛紅軍不管,先打內戰。打完了再對付紅軍。因為,閻馮桂已經不成氣候了,掀不起大浪,反觀紅軍不聲不響的發展到了30萬人,成為實際上的第二大“派系”。

簡而言之,誰強就打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