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深入生活形成接地氣的作品

正在昆明舉行的全國舞蹈展演中,一批新節目湧現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氣象和新的趨勢。它們將會對中國舞蹈產生怎樣的影響?

沒有評獎環節的第十二屆全國舞蹈展演正在昆明熱火朝天地舉行,在前晚的第四場舞蹈節目演出中,接連不斷湧現的中國民族民間舞和中國古典舞作品,讓觀眾和專家們眼前一亮,成為展演開幕以來最令人興奮的演出場次。

看到了中國舞蹈的自信,也感受到中國舞蹈的希望。

民族舞深入生活形成接地氣的作品

民族舞深入生活

前晚的演出中,中央民族大學創作演出的藏族舞蹈《夢宣》和苗族舞蹈《鬥》、紅河州民族文化工作團創排的哈尼族舞蹈《山之子》,以及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達英嘎表演的獨舞《岡根扎魯》獲得觀眾和專家的一致好評。這些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將民族舞蹈元素髮揮到極致,讓觀眾感受到民族文化與舞蹈藝術的緊密結合,體現了編導深入生活獲得的豐碩成果。

為了創作這個舞蹈,編導叢帥帥在學校的支持下,多次深入藏區尋找當年王宮中殘留的壁畫和宣舞的“足跡”,她甚至一個學期紮根在藏區,與藏人共同生活。因此,《夢宣》的創作是編導深入生活的創作成果,舞臺呈現古樸而凝重,具有很強的儀式感和獨特性,給人以震撼。

《紙扇書生》表現一群古代年輕書生的生活場景,表達了他們特定的人生追求。編導胡巖從10多年前學習川劇小生藝術受到啟發,開始思考這部作品,直到去年組織學生排練,將這部作品搬上舞臺,舞蹈運用了戲曲小生扇子功的元素,又吸收了現代舞蹈的創作編排方式,融合了各個朝代書生的獨特氣質,編舞行雲流水,情緒奮進向上。去年演出後在網絡上播放,成為“網紅”,很多網友更是乘飛機從外地到昆明來看現場演出,說明這部作品與當代年輕人的審美相吻合,是接地氣的作品,受到觀眾和專家一致好評。

民族舞深入生活形成接地氣的作品

在眾多古典舞作品中,北京舞蹈學院附中表演的《行雲賦》、河南歌舞演藝集團表演的《水雲行》和星海音樂學院的《詠春贊》都有著各自的特點,《水雲行》在編排上有著獨特的氣韻,給人一種美感。而《詠春贊》則是以詠春拳的傳承為主題和主要元素,表現南國少年意氣風發,濟世報國的情懷。不同風格和題材也彌補了以往古典舞題材單一的缺憾。

內蒙古獨舞《岡根扎魯》的表演中,演員達英嘎表現出較高的藝術水準,那些蒙古族典型舞蹈動作就像長在他身體裡一樣,情感與動作的表達都那麼自如到位。舞蹈研究所研究員茅慧認為:“我看到了多年不見的民族舞自如的表達,他把動作和情感融為一體,帶領觀眾進入他表演的情境,讓觀眾跟著他的表達一起嗨,這是難得的高水準表演。”

在肯定成績基礎上,專家們也對一些舞蹈中編導演員不能完成作品賦予的內涵而感到遺憾,像獨舞《雁丘詞》中,儘管演員身體條件和肢體功能很好,但編導和演員對應當如何表現這首元好問名詞的內涵和詩人氣質缺乏正確認知,使得作品留下不少遺憾。有的作品為了表現演員在技術上的優秀,堆積技術動作,使作品內容與動作形成兩張皮。古典舞與民族民間舞湧現出的新創作趨勢和一批優秀作品讓觀眾和專家都感到欣慰,因為只有紮實地深入生活和獲得堅實的素材基礎,經過深入細緻的思考創作,才會湧現高質量的優秀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