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处暑|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处暑|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處暑

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

日行南徑斜暉裡,割稻陌阡車馬馳。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第十四個節氣在每年公曆8月23日前後,此時太陽已到達黃經15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處”即終止之意,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將到此為止,隨後會逐漸進入“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氣候。

北方更能體現出一天之中已是春夏秋切換的三明治模式,南方的暑熱雖未退盡,甚至有的地方也會出現“秋老虎”的短暫高溫天氣,但製造熱浪的副熱帶高壓也漸漸退居二線。

大部分地區雨季將結束,降水量隨之減少,此時北方的朋友要抓緊時間蓄水保墒以防乾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处暑|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處暑三候

人們說此時的天氣,“一場秋雨一場涼”“立秋三場雨,麻布扇子高擱起”“立秋處暑天氣涼”“處暑熱不來”等,就是對“處暑”氣候變化的直接描述。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溼度低。

當太陽在黃道上運行到150度時,即每年的8月23日左右,夏天的暑氣算是真正結束了。這個節氣就叫處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處暑節氣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日平均氣溫仍在22℃以上,處於炎熱的夏季,但是這時北方冷空氣南下次數增多,氣溫下降逐漸明顯。

古人將處暑節氣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是黍、稷、稻、粱等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如“五穀豐登”。

处暑|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鷹乃祭鳥”一語相當有美學或象徵的意義。鷹在大寒節氣、小暑節氣裡稍有介紹,在數千年的歷史上,鷹被奉為神一樣的存在,鷹是戰神的象徵。《列子·黃帝篇》記載:“黃帝與炎戰於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為前驅,雕、鵬、鷹、鳶為旗幟。”後人也說:“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处暑|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天地始肅”一語超越萬物,直接以天地表徵物候。天地肅殺之氣漸起,古人常在這一個時節處決犯人,謂之“秋決”,就是要順天地肅殺之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收,在秋天收取死囚的性命。秋天“行戮”“戮有罪”成了定製。在傳統文化裡,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金對應秋和西方,行刑使刀,所以用金於秋、於西門外問斬。明清時,斬首在宣武門外,宣武門乃城西門。

处暑|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對先民來說,“禾乃登”

也是季候中的一件大事。農民要進獻五穀,天子嘗食新收穫的穀物,首先要奉獻給祖廟。對傳統社會而言,五穀豐登意味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多事之秋”的由來

處暑的天氣變化多端跟農業生產的要求也相匹配。“處暑一聲雷,秋裡大雨來。”當北方冷空氣逐漸影響中國內地時,若大氣乾燥,會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溼氣流輸送,則會帶來秋雨

处暑|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風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一場秋雨(風)一場寒。”氣溫下降日趨明顯,晝夜溫差加大,秋雨過後又會豔陽當空,人們往往對此時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感冒等流行疾病,這是“多事之秋”

處暑如何養生

“大旱彌千里,群心迫望霓。”在處暑節氣,人們要當心“秋燥”傷人,注意平時的飲食調理,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多食清淡食品。由於氣候漸乾燥,很多人會感到早晨起床時嗓子發乾,皮膚乾燥,即使飲用一大杯水,也難以解渴。這種現象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

处暑|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秋燥”屬溫燥,病症多表現為頭疼、少汗、口渴、乾咳少痰、咽乾不適、手腳心熱等,跟上呼吸道感染並不相同,這種具有明顯季節性的不適,主要與久晴少雨、秋陽暴烈的氣候有關。

處暑生活的樂趣

至於民間,有的是生活樂趣。中國北方人就稱處暑之際的小蜻蜓為“處暑”。晚明謝肇淛曾點評此類民俗說:“今俗指麥間小蟲為麥秋,可笑也,亦猶北人指七月間小蜻蜓為處暑耳。”

处暑|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雲彩疏散自如,不像夏天的濃雲成塊,民間因此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即“出遊迎秋”。當然,處暑之際有中國農曆的“乞巧節”,這是中國的情人節,牛郎織女的傳說幾乎跟中國文明相始終,男女君子的相思相親也確實需要“慎辨物居方”。處暑之際還有“中元節”即“鬼節”,民間為此有祭祖、佈施等重大活動,如“放河燈”的習俗。肖紅《呼蘭河傳》中曾解釋這種習俗:“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處暑 · 古詩詞賞析

-01-

《菊花》

唐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02-

【問菊】 瀟湘妃子

清 曹雪芹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片語時?

-03-

《葛生》

葛生蒙楚,蘞蔓於野。

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蘞蔓於域。

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歲之後,歸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歲之後,歸於其室。

-04-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宋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信息來源丨《時間之書:餘世存說二十四節氣》

主編:陳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