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碗,座標湖東金融圈,不廣告,無策劃,小眾分享身邊的好玩好吃,好聽好看。願每個相遇的清晨,都有你會心一笑。

蘇州是一座能夠滿足人對美好生活想象的城市,

對江南水鄉的想象,對現代都市的想象,對才子佳人的想象,對園林庭院的想象,以及對愛情的想象。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蘇州城的小橋流水、青石板路上,鐫刻著中國最古典的愛情故事。腳下的路,正是給他們走過的足跡。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干將路、莫邪路

春秋時期的千年之戀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干將莫邪的故事在蘇州已流傳千年。干將奉吳王之命鑄削鐵利劍兩枚,完不成任務就要將他處死。久煉不成,妻子莫邪縱身跳入熔爐之中,一對寶劍終於橫空出世。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為了獨佔雙劍,吳王要將干將置於死地,雌劍突然從匣中一躍而出,化成一條清麗的白龍,干將隨龍而去。夫妻二人同生共死,再也沒有人能把他們分開。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干將莫邪為蘇州人,如今蘇州有干將路與莫邪路紀念二人。尤其是干將路,作為貫穿市區的一條主幹道,中間有干將河流過,石拱橋無數,現代與傳統交相輝映,夜景璀璨如夢,非常漂亮。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石湖、范蠡祠

攜隱太湖的神仙眷侶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范蠡與西施的愛情故事,人盡皆知。一個為了家國大義把女朋友送給敵國君主的人,在蘇州等到一個Happy Ending。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石湖是一個以吳越遺蹟和田園風光見稱的風景區,傍晚的時候浪漫旖旎。相傳范蠡就曾帶著西施由此入太湖,從此隱居。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石湖景區有范蠡祠,祠內壁畫形象地描繪了范蠡與西施的愛情故事。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與石湖一步之遙的蠡野,曾是范蠡的安身之處,如今依然粉牆黛瓦、人家枕河,說不清的風雅質樸。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桃花塢大街

明代,唐伯虎與沈九孃的愛情故事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塢里居住的桃花仙是唐伯虎,唐伯虎三笑點秋香的故事,口口相傳。但其實,陪伴他的女子不叫秋香,而叫沈九娘。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科舉失利的江南才子,在情場上贏得了蘇州名妓沈九孃的芳心,兩人相知相依,靠賣畫維持生計。唐伯虎在給沈九孃的詩中寫道:鏡裡形骸春去老,燈前夫妻月同圓。萬場快樂千場醉,世上閒人地上仙。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唐伯虎去世後就葬在桃花塢故居。如今的桃花塢大街是一條市井氣息濃郁的街道,穿進細細的廖家巷,再走一段長長的校場橋路,就能看到當年只是一間草屋的“桃花庵”。一切彷彿繾綣的夢境。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尚湖、拂水山莊

明末清初,俠女名儒的亂世情緣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柳如是是明末清初“秦淮八豔”之首,也是品質最為高潔的一位。在西湖邊邂逅被免職的文壇領袖錢謙益,兩年後,女扮男裝一副書生打扮來到錢的老家蘇州,嫁給了他。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時局動盪,朝代更迭,經歷了投水殉國、反清復明,幾番沉浮後,老夫少妻隱居在尚湖邊,過起了田園牧歌式的生活。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然而好景不長,年屆八旬的錢謙益去世後,收到家族排擠的柳如是隻要解下腰間孝帶懸樑自盡。一代風流才女,香消玉殞。如今蘇州尚湖拂水巖下,仍保留著兩位的墓。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平江路、懸橋巷

洪鈞與賽金花:只羨鴛鴦不羨仙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1885年,初登“花船”的賽金花偶遇狀元洪鈞,她的人生從那一刻起就不在平凡。第二年,51歲的洪狀元把年方14歲的她娶進了平江路懸橋巷29號。婚後不到半年,賽金花跟隨他出使西方四國,周旋於上流社會。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懸橋巷毗鄰蘇州最為風雅的平江路,在江南的水氣氤氳、評彈聲聲中,可以想見當年的賽金花,也在這裡走過,度過人生中最浪漫溫柔的一段歲月。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滄浪亭

浮生六記:沈三白與芸孃的文藝愛情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浮生六記》裡平淡而充滿樂趣的夫妻生活,填補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處空白。原來夫妻之間,也可以布衣粗食,卻不乏情趣藝術。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林語堂說,芸娘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子”。新婚燕爾,沈三白與芸娘詩酒唱和,中秋之夜,他們在滄浪亭中席地而坐,烹茶賞月。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滄浪亭中的“印心石屋”是他們愛情的見證,石屋前堆砌假山,圍成一個小院子,壁上刻著“圖靈證盟”四個大字,像飛鳥臨空,極盡舒展,又像鯉魚戲水,異常靈動。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五卅路九如巷

我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你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五卅路九如巷的張家四姐妹是民國時期的傳奇,她們個個擅長詩詞曲畫,才貌初中,各自在不同的領域建樹。三小姐張兆和最終嫁給了大作家沈從文。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沈從文給她寫了很多情書,他說: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九如巷就在五卅路南口的第一條巷子,一棟再平常不過的平房民居,緊閉的大門似乎鎖住了昔日傳奇的全部。遙想1932年7月的一天,一個文質彬彬的年輕人,穿灰色長袍,架著厚厚的近視眼睛,有些靦腆,卻鼓足了勇氣,叩響了張家的大門。

半座蘇州城,一部愛情史

物是人非,2014年11月,張家第五子在九如巷去世,2015年6月,小妹妹張充和在美國去世,一帶家族傳奇和愛情故事,就此落幕。

寫到這裡,我突然發現,蘇州的愛情故事很多,也許內容各不相同,卻傳遞著同樣的愛情觀。

那便是:不論門第,不畏世俗,堅忍忠貞,生死相依

從落魄才子和名妓,到寒門書生和大家閨秀,從50歲大叔和14歲少女,到不被家族所容的甜蜜小兩口。

他們都因為愛情,捨棄了人生的平淡、世俗的成功。

這正是中國傳統的古典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