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寧靜「壯」得不符合國人審美,爲什麼還是覺得很好看?

鄧贏


在藝術的領域醜亦是美,更何況片中的米蘭不是不美,而是美的不大眾,不千篇一律。當然這種美也離不開導演的鏡頭運用。

其次,片中的米蘭代表著少年的慾望,也是馬夏軍性 啟蒙的對象。

最後嗎,米蘭的美是因為青春很美。

《紐約時報》這樣評價:
法國電影人讓·路易·派(Jean Louis Piel)當年看過粗剪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後,提出許多建議,其中之一是“將故事情節儘可能‘集中’,手筆要在‘重要人物’和對那女人的‘愛情’上”。這正是王朔原著小說的脈絡。而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即便米蘭,也並非“重要人物”,那種華麗敞亮的青春,那種青春情誼,才是“重要人物”。米蘭亦真亦幻,而青春不容置疑。



毒藥君


因為寧靜在這部電影裡,代表的是“慾望”,少年心中噴薄而出的慾望。


當然,國人審美也並不存在一個統一的標準。胖和瘦都有各自的美感,瘦的比如當時演林黛玉的林曉旭,這種病美人的嬌態是傳統審美的一種偏好;近幾年流行日漫裡的美少女,尤其是細長的大腿,比如現在很多女明星發通稿,都是吹自己美少女般的美腿,這種瘦美,代表的是一種與“慾望”無關的清純感,一種尚沒有與男性的性慾聯繫在一起的少女之美。


但寧靜這個角色賦予她的,是與“性”有關的一種本能,是引發荷爾蒙與動物領域意識的“慾望”,是每個少年在未擁有足夠能力時產生過的“幻想”,類似於港片中的“大哥的女人”。這種美,必然不可能像林黛玉,像靈動美少女,而應該是既輕薄又隆重的。


寧靜的身材,似乎看上去是壯的,但這種壯,並不是現在健身流行後的健壯之美,而是豐腴勻稱的和諧之感,手臂大腿似乎像飽滿的藕節,長在一具有張力的身體上。

寧靜的身體是豐滿的,而夏雨的身體是瘦削的,這就形成了一種對比。在中國的傳統語境裡,男人是強壯的,而女人應該是嬌弱的。


但當一個男孩子還沒有成長為男人,尚處在一個男孩或者說少年的形態時,他並沒有長出一副強壯的身體,也沒有強壯的靈魂,在他父輩執掌權力的年代,他是虛弱的。


寧靜的角色,其實是一個少年的夢中情人般的角色。他愛慕她,但他無法和她表白,因為在力量上,沒有權力的少年,無法保護這樣的女生。他愛慕的可能也不僅僅是她,而是她身邊所代表的一種權力——如果有一天他能夠和這樣的女孩子在一起,那麼他一定擁有了權力。


所謂美感,來自的,便是這種權力的預兆。


羋十四


寧靜拍《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時候才21歲,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讓人覺得她有點老成,尤其是她跟夏雨站在一起對比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她的成熟氣息——儘管寧靜只比夏雨大4歲,然而視覺上會覺得這個差距更大一些才對。

這不是寧靜第一次演電影,但是卻是她第一個讓人觀眾記住的電影角色。她演的米蘭,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比較“肉感”,絕不是現在主流審美中那種推崇的骨感美女。她不僅骨架比較大,而且肉也比較多,整個人不僅比夏雨大了一圈,連小陶虹都比不上她。

片中馬小軍躲在米蘭的床底下,偷看她在家裡換衣服,而從低角度的鏡頭中可以看到寧靜那粗壯的小腿。所以,說寧靜長得“壯”並不是誇張。

但是不可否認,雖然有點胖,但是她還是美女一枚。特別是她留著兩個大辮子,笑靨如花,頗為勾人。第二年寧靜還主演了一部電影叫《大辮子的誘惑》,估計也應該是為她量身定做的。

為什麼導演姜文會啟用寧靜演這個角色呢?據老梁在《梁知》節目中說,姜文的電影選角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全都是用那種成熟的女人,也就是散發著成熟穩定的魅力的女人。這跟他小時候的經歷有關,姜文上學時比一般同學小几歲,所以他喜歡的都是那種大姐姐型的女生,這深刻影響了他對女性的審美認知。

比如80年代他就多次跟劉曉慶合作,劉曉慶比姜文大八歲,她就具有典型的成熟女人的特質,那段時間也盛傳姜文和劉曉慶的緋聞。而那部《陽光燦爛的日子》,也是劉曉慶慷慨解囊,幫姜文解決了投資的問題。

除了《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寧靜之外,姜文導演的《太陽照常升起》中的陳沖、《一步之遙》中的舒淇,全都是熟女型的演員,姜文就把這種對“姐姐”型演員的偏愛貫穿他的導演生涯始終。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他那部有自傳性質的導演處女作裡,會讓一個身形不苗條、談吐很“社會”的女人來演夢中情人了。

(鯨魚君)


鯨魚電影


首先,局長想說說什麼是國人的審美。美,這個東西是見仁見智,各有標準的。有人覺得,濃眉大眼是美,也有人覺得柳葉彎眉是美;有人認為,身材纖細是美,也有人覺得,體態豐腴是美。每個國家,民族的審美觀念也不同,有的民族以小麥膚色為美,代表著健康和陽光,也有的民族以皮膚白皙為美,認為膚若凝脂,吹彈可破是標準。舉個簡單的例子,中國有位很有名的女模特——呂燕,當年就引起過熱議,她的長相從中國人的眼中來看,大多數人認為是稱不上美的,但在西方人眼中,她的美很有個性和辨識度,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

審美的標準還會以時代的變遷改變,眾所周知,唐朝以胖為美,在西方的文藝復興時期,大多數的名畫中,女星的形象也是以豐滿為美。

問題中所述,《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寧靜的形象,所謂的不符合國人審美,局長以為,肯定是拿當代人以瘦為美的標準在審視的。尤其是這些年,社會對美的評判似乎只剩下了瘦這一個字,幾乎每個人都在減肥,尤其是女性,可以說沒有一個人認為自己已經夠瘦了。

寧靜本就不是一個骨瘦如柴的女星,尤其是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正值青春的寧靜為觀眾展現的是充滿青春荷爾蒙的女性形象,豐滿,健康,肉感,甚至帶著肉慾。在局長看來,寧靜這樣的形象才是美的象徵和代表,而不是時下流行的面無二兩肉,腿細的跟麻桿似的才叫美。另外,寧靜在電影中展現的形象是自然的,不做作的,這也就是即便她不瘦,我們還是覺得她美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時下那些個個身如扶柳,腰肢纖細,猶如《紅樓夢》中林妹妹似的女孩,顯得不自然和不真實。記得莫言有本小說,名字叫做《豐乳肥臀》,寧靜在片中的形象,局長認為是對這四個字最好的體現了。

當然回到最後,環肥燕瘦,這個世界的美本身就因豐富多彩而有價值和意義,在全社會以瘦為美的時候,我們更不應該陷入瘦瘦瘦的怪圈,犧牲健康追求所謂的美。錐子臉、高鼻樑,當所有人都長一樣的時候,美的真諦自然會給某些人一個響亮的反擊。


大牌情報局


由王朔的《動物兇猛》改編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通過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的幼稚和無知反映了那個年代青少年的暴力和朦朧的愛情。而正是因為年少無知,他們的眼裡並沒有美的定義,只有荷爾蒙。
米蘭的人設是馬小軍的夢中情人,且身材豐滿,很性感。據說讓人驚豔的寧靜原來也不是飾演米蘭的第一人選,而演米蘭的演員換了好幾次,後來定下來的也不是寧靜。但影片開拍後,有一次姜文在飯廳遠遠看到寧靜,感覺特別好,就這樣最終由寧靜來出演米蘭。


而寧靜的臉絕對是複合“夢中情人”
的形象的,只是很多人認為但是寧靜的身材過於壯實,看起來也比夏雨大很多。但其實看起來“壯實”的寧靜才符合米蘭“豐滿”的定位,才能讓年少無知的馬小軍充滿了幻想。

觀眾覺得好看是因為寧靜本身就是很好看,滿臉的膠原蛋白和一眼的真誠大概也是很多觀眾夢中情人的樣子。

所以關於寧靜的“壯”並不是不符合國人的審美,只不過是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萊特,而馬小軍認為米蘭就是全世界最美的那一個。


哇哇樂娛樂


俗話說,相由心生。寧靜屬於體格較寬大的,看起來顯得有些“壯”,但是這種“壯”並不是粗,而是一種性感。為什麼覺得好看?



一,寧靜本身就是大大咧咧的性格,直來直去,這樣的性格,正好符合這樣的體型。人們交往時,總是喜歡和這種性格的人交往,也樂於和這種性格的人做朋友。《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寧靜可以說就是一種本色演出。



二,雖然傳統的東方美人,都是纖纖美人,楊柳細腰窄肩膀。但是寧靜這種豐滿的身材也是東方美的一種,含蓄中透著野性與張揚,很符合外國人的審美。而且,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如同唐朝以肥為美一般,近些年,國人的審美也在發生變化,豐滿、成熟,成了許多人追求的標準。


三,這種“壯”也是一種性感。最能體現東方美女性感的服裝就是旗袍了,但是如果過窄的肩膀、過細的身段,像趙麗穎那種小鳥依人的,穿起旗袍來反而不好看。反而是像寧靜、陳沖這種有點肩膀、有點骨骼的女子身材,穿起旗袍,才能撐起那份神韻。


江南橄欖綠


中國人的審美標準並非是以瘦為美的,至少在大多數國人眼中的美女都是比較豐滿的那種,有胸有腰有臀,即為美!其實這種說法在全世界也是非常流行的,你要是非的說骨幹才是國人的審美標準,我也不反對,但請看看中國古代、近代、現代的美女畫作,有幾個是羸弱不堪的呢?就連楊冪、娜扎雖然瘦小,但是胸圍也非常的大的。

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寧靜和陶虹都很美,但是就身材來說,寧靜明顯要好很多,而夏雨的暗戀是男性荷爾蒙的始然,無論是對女性的欣賞和幻想都聚焦在寧靜身上,一個大眼睛活波開朗的大胸女人,僅此而已。那個時代畢竟應該是家庭都挺一般的時代,剛剛吃飽,所以瘦的人很多,胖的人很少,胸大的美女就更少了。


愛攝影的瑾鵬


《陽光燦爛的日子》脫胎於王朔小說《動物兇猛》。小說裡展現的是一段姐弟戀,女主角米蘭需要顯得成熟一些,因此姜文找來的寧靜儘管年歲不大,但鏡頭上顯得有些成熟,甚至有些性感,很多鏡頭也表現出了這一點。

對於馬小軍那樣一個毛頭小子來說,這樣的女人極具魅力。

要說寧靜扮演的米蘭的樣子是否符合觀眾的審美,其實是個偽話題,米蘭是電影中的角色,她生活在六七十年代,那時人們的審美和當今的人們是不一樣的。寧靜的樣子,符合當年人們關於美的標準。

在家裡聽母親說過,她們年輕的時候女的瘦可不怎麼好看,稍微胖一些更符合人們對美的想象。她說的年代,差不多就是米蘭年輕的年代。

姜文想要喚起或者說還原的是心目中自己年輕的年代,而且要有意說得跟現在不一樣。在畫面上他年輕的時候畫面是彩色的,到如今坐在豪華加長轎車上則變成了黑白。這是目前版本的結尾。

《陽光燦爛的日子》還曾經設想並拍攝出來另一版結尾——

成年馬小軍變身大款為母校捐款,捐款儀式結束一個米蘭模樣的學生從他身邊經過。馬小軍攔住她問了名字,這個並不叫米蘭的女孩兒作答之後跑開。


鄭捕頭


首先,先糾正一下樓主的認為“瘦”即為美的誤區,長遠以來關於“美”,尤其是女性美的描述都是跟“孕育”結合在一起的,女性的美跟著最原始的性別特質律動。胸部豐滿、皮膚光潔、頭髮黑亮、明顯的臀部曲線,都跟著孕育能力緊密結合的外在顯現,所以這是一種更為深層次的美麗,也是女性之美抽象化後最直觀的表現。現代社會後,女性的形象有了多層次的擴充,認為女人的美麗可以多重功能承載,她可以是母親(溫柔),也可以是領導者(強壯),也可以是娛樂偶像(美豔)……對待女性特質表達應該說更加豐富了。

第二,既然是根據特殊電影中的形象進行討論,應該說這跟導演的審美趨向有關。姜文導演作品裡的女性,包括《太陽照常升起》的媽媽、《邪不壓正》的唐鳳儀都是這種“地母”特點的女性,甚至折射到導演自身的生活中,喜歡年齡較長的強勢女性(劉曉慶),也是對於女性大地般美好的一種傾向性。寧靜的形象在於用萌發的強烈第二性對於懵懂小男孩的那種衝擊力的功能性展示,所以這個形象最為合適,跟情節也最為匹配。如果是個寡淡的清秀形象撐不起情節,估計就會再現小說粉絲不滿意剛出道周冬雨扮演“大胸”《山楂樹之戀》女主角情況。

第三,毫無疑問,《陽光燦爛的日子》成就了寧靜,寧靜也完美完成了這部電影,姜文的用人決策是成功的。


M溯川


題主問的是美學方面的巧思,咱就談談寧靜的“壯”美。

大學裡面上的課能記住的除了隔壁班的美女之外,還能留下的書本上的東西不多,關於如何評價美或者說美女是為數不多能記住的。

“羊大為美”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山洞裡面,原始人類想表達“美”,他們用山洞裡的巖壁畫把他們認為美的事物記錄下來,一隻只豐滿的羊來表現美,在那個人均壽命十幾歲的時代,一狩獵為生的原始人他們能想的最美不是羽泉而是一隻只肥肥的獵物,吃飽飯才是最美的。我們的漢字“美”字,就是將這種原始的畫慢慢演變過來。所以寧靜的“大”,就是美。


首因效應

男子不管談多少次戀愛,喜歡多少個姑娘,都是一個類型的姑娘。可能是導演的意圖就是,雖然寧靜當時有一點點“壯”,但她就是男主馬小軍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女子的身體,永生難忘。還記得珍珠翡翠白玉湯吧,第一次吃飽飯的味道就是美味。


熟女的誘惑

熟女對於少男的影響實在是難以用言語形容。雖然的寧靜當時年紀只有20出頭,但是寧靜的那種美不是桂綸鎂那種“同學之美”,而是性感成熟之美。


最後,相信《男人裝》,上過《男人裝》的,沒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