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承偉;湖北新時代名副其實的慈善家

趙承偉:湖北新時代名副其實的慈善家
慈善捐資累計達8870萬元
( 中國網記者韋永龍)3月19 日,倒春寒的武漢,室外涼風颼颼,湖北省政協委員正大中原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承偉的辦公室內,暖意濃濃;只見他辦公室牆上僅捐贈100萬以上的大紅牌子,各種獲獎證書及獎盃放滿了整個書櫥,特別是辦公桌上一張2018年3月6日出版的《人民政協報》躍入眼簾,標題“仁心濟民施大愛 造福桑梓扶真貧”,湖北省、市、縣政協委員趙
承偉積極參與慈善扶貧紀實,套紅標題一個整版介紹他的事蹟,八十年代至今,他做慈善公益累計捐贈達8870萬元。
趙承偉;湖北新時代名副其實的慈善家圖為:湖北正大中原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承偉。

正值全國兩會召開之際,作為湖北三級政協委員的特殊身份,他知道記者來意,執意拒絕採訪,他說作為一個普通的企業家,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工作。“一個人財富再多,也不過是日食三餐、夜睡六尺而已;作為新時代的企業家們,只有不斷為社會、為人民而努力,才真正具有無限奮鬥的價值空間;趙承偉如是說。”

湖北黃岡,人傑地靈。活字印刷術發明人畢昇,古代醫藥學家李時珍、近代的地質學家李四光、詩人聞一多、文藝家胡風、革命家董必武和李先念等各界名流,皆以“敢為先下先”為人稱頌,

他們均為湖北黃岡人。

趙承偉,作為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企業家,無疑繼承了黃岡人身上勤奮拼搏、仁慈濟世的精神,依靠自己辛勤奮鬥取得事業成功後,不忘“先富帶後富”的初心,博施廣濟,熱衷公益,以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社會,造福家鄉,成為新時代名副其實的慈善家。
據瞭解,趙承偉1951年出生在湖北黃岡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22歲開始工作,他先後幹過木工、抹灰工、混凝土工、油漆工、架子工、機械維修工等十多個工種,憑著一步一個腳印,練就了過
硬的行業技能,從一名小工成長為公司的中堅力量,先後擔任技術員、生產主任、技術負責人、公司副經理、經理,在建築業界被讚譽他為“黃岡魯班”。
1983年,他隻身來到武漢,開拓建築領域的新戰場;1985年,他在武漢組建了黃岡一建武漢工程項目部,為迅速打開市場,趙承偉足跡踏遍武漢三鎮,他沒有別的“資源”,全靠對建築技術的精湛理解、誠懇的態度和合理的報價打動客戶。憑著自己執著、誠懇與信譽,再加上高質量的工程,他在武漢慢慢站穩腳跟,從幾萬元的工程發展到十幾萬、幾十萬、幾百萬元的單包工程。趙承
偉在武漢建築界打開了局面,但他沒有忘記家鄉那些“一顆汗珠摔八瓣”的鄉親們,於是他返回家鄉,把村裡的富餘勞動力都帶到了武漢,讓他們跟著自己一起闖天下。由於鄉親們的團結努力,趙承偉完成的項目也越來越多,小則幾百萬元,大則上億元,所建工程穩紮穩打,合格率達到100%,超過80%獲得了省、市優良工程獎。
自小在苦水中泡大的經歷,培養了他吃苦耐勞、敢打敢拼的性格。 2006年,黃岡開始實行企業改制。趙承偉投資數千萬元收購重組公司,成立了湖北正大中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長
兼總經理。他帶領夥伴們走南闖北,留下了一道道大手筆的景觀式“建築精品”!為正大中原公司贏得了社會聲譽。公司先後被評為“全國就業保障先進企業”、“全國優秀民營企業”、“中國建築業優秀民營企業”、“湖北省先進建築業企業”。
趙承偉說:“有能力創造財富,才有實力回報社會”。1998年,一場大洪水席捲南方。地處長江中下游的湖北黃岡,也遭遇了嚴重的洪災。趙承偉攜家人帶著幾十萬元和救災物資,一上巴河,二進葉綠洲,不顧自身安危,奮力資助當地抗洪救災。他還多次為黃岡特殊教育學校的發展貢獻
力量,先後捐資186餘萬元,扶持學校的建設和發展。
趙承偉累計為四川地震災區、湖北武漢、恩施、孝感以及黃岡、團風、英山、紅安等地的殘疾人事業捐資達3600餘萬元。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趙承偉第一時間通過湖北省政協申請向災區捐款100萬元,以及其他救災捐款38萬元。

趙承偉;湖北新時代名副其實的慈善家

圖為:趙承偉在湖北貧困縣考察當地資源情況。

趙承偉說:“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亟須企業家和慈善界在內的全社會共同努力。2009年,當時農村信息封閉,為解決部分農民科技興農種田讀報難的問題,他給革命老區紅安縣七里坪鎮方家當村240戶農民訂閱了長期的《農村新報》。在當時,報紙是信息的主要傳播渠道,這份報紙帶給當地農民的新鮮、豐富資訊,部分農民很快找到致富的門道。
2009年,黃岡市第一部電影《黎明行動》籌拍,他認為這是部充滿正能量的電影,於是捐資
幾百萬元。黃岡市廣播電視局領導說,這部電影全靠趙承偉這樣的熱心企業家大力相助,才能順利完成並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10年,黃岡市拍攝第一部電視劇《大別山的小女孩》,他又捐資50萬元。

趙承偉;湖北新時代名副其實的慈善家​​

圖為:趙承偉監製的電影獲得“五個一工程獎”

為了改善家鄉的貧困面貌和生產生活條件,趙承偉慷慨捐助修路建橋、興辦學校等公益事業,先後數次捐資建設路橋。水利、城建等全社會受益的項目。2007年,他在武漢東湖風景區內投資1800多萬元,進行環境治理,並投資建設了幾百畝的環保生態園。
他每年都要為貧困地區特困生捐資,為30餘名80多歲高齡的特困殘疾老人,逢年過節給每人發放3000元紅包。2018年2月,他又為支持家鄉扶貧工作,向團風縣政協捐款20萬元。
趙承偉;湖北新時代名副其實的慈善家​圖為:2018年2月,他為支持家鄉扶貧工作,向團風縣政協捐款20萬元。
趙承偉在扶貧和慈善事業方面作出的貢獻,得到了湖北各級政府的高度讚譽,為此,他先後擔任團風縣、黃岡市、湖北省多屆政協委員,鑑於他作出的突出貢獻,湖北省慈善總會及陽光行
動愛心專項基金會專門為他頒發了“抗震救災和陽光灑愛”兩項榮譽證書;他和他的企業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工商聯授予“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民營企業”;被省、市政府授予“優秀民營企業家”、“愛心企業家”稱號;被評為“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湖北省十大愛心慈善家”;榮獲湖北省60週年經濟發展功勳人物獎;榮獲第十一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獲得中華慈善總會表彰的“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

趙承偉;湖北新時代名副其實的慈善家

圖為:趙承偉獲得的中華慈善突出貢獻人物獎。

趙承偉多年來,高調從事扶貧事業,盡最大努力幫助社會上貧困群體,捐獻的數額巨大,但他個人淡泊名利,為人十分低調,生活十分節儉。他信奉“財富來源於社會又迴歸社會”,從事慈善只為獲得內心的一份安寧,儘自己對社會的一份責任。

趙承偉說:“中國2020年,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今年已經67歲了,做慈善是我一生的追求,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家,富不忘本,投身慈善事業,慈善你我他,脫貧靠大家;我堅信新時代企業家將在扶貧與慈善事業方面書寫新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