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解讀——認識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的結構

八卦符號兩兩相重,構成了《周易》六十四卦卦畫,8×8=64。為了區分八卦之卦和六十四卦之卦,古人稱八卦為“經卦”。稱六十四卦為“別卦”。

因此,任意兩個經卦相重疊可以得一別卦。六十四卦是由八經卦相重而成。故從卦畫看,一別卦由兩經卦組成:居下部分稱內卦(又稱下體),另一部稱外卦(又稱上體)。

由於八卦相重成六十四卦,故往往用八卦卦象稱呼六十四別卦。八卦最基本的象是八種自然物: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艮為山、兌為澤、坎為水、離為火。

為了記住六十四卦卦象,以兩個經卦卦象稱呼一別卦。如天地否即看成由天地組成的卦畫稱為否卦。天山遁可看成由天山組成的卦畫可稱為遁卦。

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卦畫、卦名、卦辭、爻辭四部分組成。

形象地說,六十四卦如同著作的六十四章;

卦畫如同每章的序號;

卦辭如同每章的題目和主旨;

每卦六爻如同六個小節,爻題如同每節的序號;

爻辭如同每節的內容。

六十四卦共384爻,但為首的兩卦乾和坤各多一爻,所以共386條爻辭。現在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四部分。

1)卦畫(卦的符號),即六條符號組成,如坤。

2)卦名,所在卦畫後面的叫卦名,如乾,乾就是卦名,卦名是對卦畫最簡要的說明,它是這個卦的主題。如乾這個卦畫六個符號皆為陽,故乾有剛健之義。

3)卦辭,在卦名後面有一段文字,這段文字叫卦辭,卦辭是對一卦六爻總的說明。如乾後面有“元亨利貞”四個字,此就為乾卦卦辭。鹹卦後面有“亨利貞,取女吉”的文辭,此為鹹卦卦辭。

4)爻辭,一卦共六爻,即由六個符號組成,每爻都有一個意思,表達這個意思的文辭叫做爻辭。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條爻辭。在卦辭下,六條爻辭有“九”“六”作為爻題,陽爻稱九,陰爻稱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為陽爻依次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為陰爻依次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以乾卦為例:

卦畫:

卦名:乾

卦辭:元亨利貞

爻辭: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以上這六條文辭即是爻辭,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分別表示乾卦自下而上的六爻。

卦爻辭的結構

《周易》卦爻辭,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取象,說明事理;另一部分是斷語。

所謂取象,就是敘述一件事,或描述某一自然現象,以此說明一個道理。所謂斷語,就是下結論,多用吉、兇、悔、吝等辭。

《周易》卦爻辭之所以要由兩部分組成,原因就是為了佔問。在佔問時,遇到某一卦或某一卦中的某一爻,先看卦爻辭取象部分,表示佔問者處境,然後看判斷結果。

如《大壯》六五:喪羊於易(牧場),無悔。

此爻前半部分是記錄了古代發生的一件事:將羊丟失在牧場中,這是一件不好的事。《周易》作者用這件事說明佔得此爻要喪失錢財,但卻又告訴人們不要後悔,不要後悔是斷語。

這可能是古代發生的一件極其偶然的事,丟了羊後羊又返回,或又找到,故沒有後悔。這一爻包含這樣的意思:雖遇到丟失錢財這樣的壞事,但“無悔”。

又如《大過》九二: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

此爻前半部分描述自然現象:一棵枯萎的樹發了芽。又以這自然現象比喻人事,即老翁得到一個小妾,後面斷語是“無不利”,即沒有什麼不利的。

這裡《周易》作者選用了一個反常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作為比喻,說明佔問人若遇到此爻,雖會出現反常的現象,但一切都很順利,沒有遇到麻煩。

從以上分析看,卦爻辭兩部分是一種因果關係,有其前因必有其後果,但是這種因果性不具有客觀性、普遍性,也就是說從其前因中推不出其後果,而且有許多事是偶然發生的,不具有普遍性。

而《周易》作者將這些不具有真實性,不帶有普遍性的東西加以整理,作為《周易》的卦爻辭。以隱語形式普遍應用於占卜之中來預測未來。

當然,《周易》卦爻辭並不是每一條都是有兩部分組成,情況比較複雜,有時沒有取象部分,直接下斷語。如《恆》九二“悔亡”。或者沒有斷語,如《大畜》九二“輿說輹”(車子與車軸脫節,指車子壞了)。也有的斷語很長,如《坤》“利牝馬之貞”(此佔適合乘雌馬)。

《周易》卦爻辭斷語常用辭及含義:

吉(善,福祥)

利(順利,適合)

吝(很難)

厲(危險)

悔(悔恨,窮困)

咎(災患)

兇(禍殃,大的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