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業玩家角度看,把資料保存在C盤或者桌面,好不好?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把資料保存在C盤或者桌面,好不好?

重要文件都要備份,備份的意思就是要有一份在另一塊物理硬盤裡,或者乾脆放onedrive上。至於分區,一塊硬盤一個分區就夠了。

如果你電腦壞了要重裝,你也可以很輕鬆的把整個硬盤複製到另一塊硬盤上。臺式機就不用說了人人都會拆硬盤,至於筆記本電腦,像Thinkpad這樣的,都可以在啟動不了的時候給你一個複製硬盤的機會。所以根本無需擔心重裝。

再說了,只要你不安裝盜版軟件,不裝全家桶系列軟件,不使用軟件優化(優化就是換硬件)從而禁用掉一些你根本不知道是什麼的Windows功能的話,那根本沒需要重裝,Windows的滾回功能就夠用了。Windows就應該從乾淨的iso開始裝,國內從msdnitellyou下載是比較方便的。安裝程序默認就是隻分一個區,直接next下去就行了。

現在裝一個系統,已經不是當年裝Windows XP了,就跟安裝Office一樣簡單。唯一需要學習的,就是如何把iso刻錄到U盤上,然後用U盤引導你的電腦啟動。這些教程youku上一大把,自己用手機一邊看一邊做就可以。

我現在在家裡用的這臺臺式機,就只有一塊硬盤,那些其實在也用不到的“重要資料”都放在另一臺電腦裡。而真正重要的資料,都分別在steam、onedrive、http://visualstudio.com和github上,重裝電腦的時候只要把安裝程序重新下載下來(雖然我都備份了不過版本更新也很快),裝完登陸一下,點幾下鼠標,環境就恢復了。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把資料保存在C盤或者桌面,好不好?

一個分區絕對是夠了。windows自帶的庫(或者上面幾個文件夾)可以代替DEFG......分區了。

好處有:裝軟件的時候不用找安裝位置,就Program Files 或者Program files(X86) 你愛在哪在哪。

找東西方便,我的電腦下找什麼類型的就去哪裡找。速度快(未考證,感覺比分區快)。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把資料保存在C盤或者桌面,好不好?

數據丟失的問題,把上面那些文件夾全部備份到onedrive,換臺電腦還能繼續。就問你5T空間夠不夠。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把資料保存在C盤或者桌面,好不好?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把資料保存在C盤或者桌面,好不好?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把資料保存在C盤或者桌面,好不好?

物理損壞的話,分區幾乎毫無作用(分區導致物理位置有分割,從而使得兩部分數據出現在同一條壞道的幾率下降而已,然而我覺得沒什麼意義)。最後都得去無塵室拆硬盤做恢復。

邏輯上誤刪文件的話,分區只是稍微方便一點點,沒多大區別(這年頭丟分區表的現象不常見了吧)。

SSD用著舒服,數據丟起來可是很要命的哦。

真要備份,還是得額外磁盤或者上傳到雲的。

另外,我說的“分區的優勢”都只是理論上的優勢而已,實際使用中不見得能被人感知。以普通人對PC的使用強度,花錢買SSD就好了不要想其他的。


電腦就是拿來用的,怎麼用都行。只是……

東西都放C盤那就把C盤分大一點啊……那些人的問題在於不懂得維護電腦。

另外SSD+HDD的情況下,顯然把文件堆C盤是不怎麼“經濟”的,畢竟會有大量不怎麼需要訪問的文件擠佔空間,而保持適量的空閒空間對SSD的性能和壽命都是有益的。

哪怕純HDD,C盤分太大也有理論上的壞處——用久了產生的磁盤碎片會使得系統文件分散在分區的各個角落,而越靠近磁盤後部訪問速度越慢。

分成四個區,我其實不反對,但這隻針對SSD+HDD。當然分成容量相等我覺得毫無理由的……

單HDD:沒必要,分成三個區,一個放系統,一個放普通文件,一個放大文件。系統單獨分區是為了方便維護(前兩者合併也可)。普通文件用4k的簇,大文件用64k的簇(大的簇能提高訪問速度)。

單SSD就更沒必要了。因為怎麼分區,物理上都是打亂存的,而且SSD基本不需要像HDD那樣擔心碎片對隨機讀寫的影響。真要分區可以看作是為了方便維護吧(不同人有不同的維護喜好咯)

PC其實是一個複雜的東西,擴展性比手機強得不知到了哪去,可能性也多了很多。必須承認很多人對PC的理解是完全不夠的——買得起不意味著用得好。對於他們,只分一個區也無所謂,畢竟他們連自己手機裡到底有幾個物理存儲區域都不知道。

只希望他們不要最後抱怨:“PC真爛真慢,還不如我的手機”——明明是你自己不懂。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把資料保存在C盤或者桌面,好不好?

單分區神教 路過。

資料安全保存不能指望分區或多硬盤,需要的是一個帶同步功能的網盤,比如OneDrive,比如Google drive,比如Dropbox,比如堅果雲。

跨分區移動文件超慢無比,分類管理信息,應該用“庫”功能。

如果非覺得分區習慣,Windows提供了命令行工具,可以把文件夾映射為一個分區,這樣就複合傳統操作習慣了,而且實際底層還是同分區,移動時秒完成。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把資料保存在C盤或者桌面,好不好?

只討論多個硬盤或者多個分區的情況。單塊硬盤單個分區就算了,除非是固態硬盤。

放在C盤不太好,因為東西多了佔用C盤空間(至少亮紅燈不好看),而且重裝系統的話東西可能會丟。

放在桌面上的話,只要保證桌面的位置不在C盤,隨便放。

Windows 7以及以上的系統,打開“C:\Users\你的用戶名\”(我用的是英文版,中文版好像顯示的是“用戶”),裡面有個“Desktop”(對應中文版的“桌面”),剪切這個文件夾到D盤,桌面上的資料也被轉移到D盤,效果等同於右鍵屬性設置位置。下次重裝系統的時候再照著做一遍,桌面上的東西就直接回來了。同一個文件夾下面諸如“文檔”、“圖片”等等圖標跟普通文件夾不一樣的項目也可以這樣做。

個人習慣是,把“文檔”剪切到D盤根目錄,其他的東西剪切到這個文件夾下面,類似於XP時代“我的文檔”的結構。當然,怎麼放也是各自的喜好,我只是給一個參考。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把資料保存在C盤或者桌面,好不好?

在曾經一個盤不夠大,OEM還要想著做備份的情況下

出現多個分區是不得已的,但那都是物理分區,物理分區啊,不是說你手動把一個盤分成好幾份啊

一直以來Windows的設計都是按一個物理磁盤一個分區來設計的

不然為什麼你的賬戶路徑是默認放在C:\\users裡的

放在這裡的文件也會被Windows按照個人文件處理,你在執行任何Windows內建操作時,Windows也會對C盤下每個路徑有相應的策略

明明一個物理磁盤分出多個邏輯分區把數據放該操作系統下的非D盤首先安全性就已經丟失好嗎?你要用Windows內置的重置功能,這些存在非系統盤的文件不會被識別為個人文件,當你選擇重置但保留個人文件時,這些文件至少註冊表都會被無差別清除與重置,到時候不方便管理反而容易留下垃圾

明明只有一塊盤,分出多個邏輯分區有啥用呢,256GB還不是256,怎麼不見用Linux的用macOS的給自己電腦分區呢,大家都在根目錄下有個users文件夾,大家的users文件夾下都有documents,musics,videos,pictures......為什麼到了Windows這你們就是死也不用非要分個會減小系統盤大小的區,在這個非系統盤的位置放你的個人文件???

另外軟件裝在C盤

也是一樣的道理啊

你只有一個物理磁盤

分不分出來有什麼區別

C盤下自帶program files和program files(x86)

知道為什麼要分開嗎

因為這兩個文件夾系統預設好的不僅僅是名字不一樣,放在x86後綴裡面的會按照x86來運行,沒後綴那個裡的會以64位運行

你自己分出個D盤,名曰“軟件”不顯得很low 嗎,系統也不會對下面的軟件做出優化,以後重裝系統後這些看上去還留著,其實註冊表,在C盤一些其他文件夾下的一些必要文件早沒了,留著也是一堆屍體大部分依然需要清理重裝

所以說,只有一個物理磁盤

就別讓自己的資源管理器中出現1個以上的邏輯分區

好好用C盤

除非你要做備份,你做的備份需要是你自己手動備份的,放在另一個分區,因為重裝系統不會被影響

雖然我極其不建議這種把資料備份在同一物理磁盤的不同邏輯分區這種行為

我都是把我的文檔,圖片,一些我喜歡的工具軟件的安裝包,各種遊戲備份在移動硬盤的,定期手動更新

微軟給你們了一個像使用蘋果一樣使用Windows的方案,請大膽的用好麼

最後糾正幾個傳統誤區

1. 大量文件放在桌面對開機時間和系統運行速度影響很小,對於機械硬盤也許不能忽略不計,但機械硬盤裡的系統卡頓主要還是因為機械硬盤的垃圾性能

2. 放在C盤的東西再多,只要沒接近虛擬內存的預佔用空間,系統的流暢度幾乎不會受此影響

你的硬盤不會因為東西多了讀寫,隨機,響應延遲就變差了的,不會的不會的,你需要做的是給Windows留一定的空間讓它在C盤中活動自如(沒辦法必須承認,windows是臃腫的,但一個能適配所有硬件的集中化開發的操作系統必然是這樣的)

3. 去tmd360系統盤瘦身,去tmd360加速球,騰訊電腦管家加速球,去tmd垃圾清理,去tmd系統盤搬家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系統盤瘦身這東西千萬不能用,很容易就刪掉了你不想刪的文件,如果你真的C盤要滿了,請自覺進入C盤這兩個文件夾“users”“program files((x64))”打開顯示隱藏的文件夾自行分析哪些文件可以不要,哪些要留著,謹慎處理不認識的儘量不懂,一個好的使用習慣不僅僅會少積累很多無用的文件,在集中清理時也會體會到到當年做的孽就是你今天要下的地獄,當年的好習慣都是你清理時享的福

至於垃圾清理,這倆,Windows都有內建的清理工具,打開資源管理器在磁盤屬性裡找磁盤清理,一般垃圾的話掃出來直接默認選項清除,深度清理的話就勾選系統文件,掃描完後你再按需求來清理,效果不比360,管家啥的差,還要安全很多不會誤刪什麼重要文件

至於還有無法刪除找不到的垃圾文件,基本都是你在現在這個 Windows這輩子做的孽了

然後說萬惡的加速球

15年我用的還是機械硬盤的筆記本,像當年那個苦不堪言的慢啊,我還不太懂,以為都是內存佔用超過60%的鍋,經常按加速球釋放內存

實際上,請不要使用這種功能,正常的軟件在接到停機指令後都會解除對內存地址的佔用,內存佔用只要不滿,就不會影響運行速度,它和硬盤一樣,只是儲存介質而已,滿了一定會卡死,不滿一定不會影響速度,15年有一次用加速球,然後就發現了一個規律,我從任務管理器發現每次用加速球,我的system進程明明只有10MB的內存佔用會飆升到幾百MB,然後慢慢下降

至今不知道這是怎麼做到的,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些加速球除了讓內存佔用的數字好看點外別無作用(唯一的作用就是回收一點內存讓你能開其它軟件,如果你真的這麼缺內存的話)

總之,對於微軟來說,我是接受“這屆用戶不行”的看法的,到頭來微軟給你比macOS更高的自由度是讓你瞎用然後放下碗罵孃的?

這屆用戶不行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把資料保存在C盤或者桌面,好不好?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把資料保存在C盤或者桌面,好不好?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把資料保存在C盤或者桌面,好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