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分國界,希臘小伙,廣東感謝你

8月22日晚,37歲希臘小夥謝里夫(Sherif El Gazzar)在廣州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離世,但他的生命跨越國界,以另一種方式得到了延續——

謝里夫捐出的心臟、肝臟、雙腎,將至少幫助4位生命垂危的患者重獲新生,這是廣東省首例外籍人士多器官捐獻。

希臘小夥突發嚴重腦出血

謝里夫是希臘、埃及雙重國籍人士,近幾年一直在廣東中山經商。

8月17日晚上,在江門出差的他,洗澡時突然倒地,神志不清,同時抽搐、嘔吐。同行的好友立即將他送到當地醫院就診,頭顱CT顯示蛛網膜下腔出血。因病情危重,進行了初步處理的謝里夫於18日下午3點轉入珠江醫院。

愛不分國界,希臘小夥,廣東感謝你

謝里夫

珠江醫院開通綠色通道,組織ICU(重症監護室)、神經外科等專家組迅速展開會診與搶救,“因患者有嚴重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室出血,已經形成腦疝,而且瞳孔反射、自主呼吸等腦幹功能消失,無法進行手術,於是我們採取重症監護、降顱壓、減低腦代謝等治療,希望儘量穩住病情。”珠江醫院ICU副主任周健表示。然而,因病情過於危重,期待中的奇蹟並未發生。聞訊趕到的姐姐陪伴謝里夫走過了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與遠在異國的家人商量後,在珠江醫院OPO(器官獲取組織)辦公室主任劉永光的協助下,謝里夫姐姐決定捐獻弟弟的器官。

“作為他最親近的人,我們都相信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因為謝里夫一直以來,就是一個特別善良、陽光的大男孩。”謝里夫姐姐說,弟弟生前樂於助人,曾和親友表達過如果有需要願意捐獻器官的願望。

愛不分國界,希臘小夥,廣東感謝你

謝里夫與姐姐

電話那頭,遠在埃及的謝里夫母親並沒有太多猶豫,很快就做出了決定,“我的善良的孩子還非常年輕,如果能通過捐獻器官幫到別人,對我們也是一種安慰。我相信如果他生前有知的話,他也會選擇這麼做的。

8月22日中午,在希臘駐廣州領事館總領事格里高利·塔西奧普洛斯(Grigorios Tassiopoulos)、廣東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調員李勁東和謝里夫摯友的見證下,謝里夫姐姐簽署了弟弟的器官捐獻協議。

愛不分國界,希臘小夥,廣東感謝你

將幫助多位中國患者重獲新生

8月22日晚10時30分,珠江醫院手術室,醫務人員深深地鞠躬致敬後,謝里夫的器官獲取手術順利進行。他捐出的心臟、肝臟、雙腎,將挽救4位生命垂危的中國患者。廣東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辦公室主任李勁東為謝里夫的姐姐送上器官捐獻榮譽證書。

據悉,謝里夫捐出的兩個腎臟,分別移植進一位50多歲的男性尿毒症患者與一位30多歲的女性腎衰竭患者體內,手術分別由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趙明教授和李民教授主刀。

愛不分國界,希臘小夥,廣東感謝你

“移植手術很成功。”趙明教授說,兩名受者目前都在器官移植科觀察病房接受密切監護,接受腎臟捐獻的患者家屬滿懷感謝:“我們一直在等待合適的腎臟捐獻,真沒想到這次捐獻給我們的竟然是這麼年輕的一個外國小夥子,我們真的不知該怎樣感謝他才好,非常謝謝他!是他和珠江醫院的醫生給了我們新的生命,他的大愛和幫助我們一家人永遠都會記著!”

謝里夫的肝臟通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和共享計算系統,被送往中山大學附三院,移植給了一位46歲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目前移植手術也已順利完成。

“這是一次跨越國界的生命延續。”劉永光表示,謝里夫與其家人的舉動,非常令人敬重,“本次器官捐獻,我們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工作流程嚴謹操作,發揚國際人道主義的精神,並全力尊重患者及家屬的文化傳統和習俗,讓捐獻者家屬感受到來自中國人民的關愛。”

愛不分國界,希臘小夥,廣東感謝你

廣東首例外籍人員多器官捐獻

據李勁東介紹,這是廣東省首例外籍人員多器官捐獻。此前有丹麥友人在廣東捐獻過遺體,也有日本友人捐獻過眼角膜,但是外籍人員多器官捐獻還是首次。“器官捐獻的大愛,不分種族和國界。希臘小夥的愛心,延續了4位中國患者的生命。”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曾在第71屆世界衛生大會上表示,儘管全球每年有13萬例器官移植,但預估的需求接近100萬。“這是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醫療衛生領域,尤其是器官捐獻與移植方面進一步合作的表現。”李勁東說。

“您還會來中國嗎?”將謝里夫送到醫院、並一路陪伴他的摯友回答:“當然願意。他的生命在中國得以延續,中國還有我們未竟的事業,我會帶著他的願望,繼續完成我們共同的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