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土司衙門博峪,了解一下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在卓尼縣

有這麼一個小村莊

她地處洮河南岸

近年來一次次博得到了人們的眼球

她是

她就是紅色聖地、綠色博峪!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博峪村簡介

博峪村位於木耳鎮西南部,洮河南岸,卓尼縣城東南部,距縣城約5公里,平均海拔2485米,平均氣溫5℃,全村耕地面積1061.19畝,草場面積1.9171萬畝,林地面積2937畝,主要農作物有青稞、油菜、小麥;牲畜養殖主要有犏雌牛、犛牛、藏綿羊。全村轄博峪一、二組兩個村名小組,共136戶567人,黨員27人(其中女黨員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52戶220人,其中兜底保障4戶11人,五保戶2戶2人。

博峪村空氣清新、氣候涼爽、生態良好、資源富集,歷史文化久遠燦爛、自然風光神秘多姿、民族民間文化獨具一格。自然生態、人文景觀星羅棋佈,集磅礴渾厚的紅色經典、悠遠綿長的歷史人文、美侖美奐的自然風光、康體怡情的旅遊資源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宜居氣候於一體,形成了“紅色文化、生態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四大主體特色。

2016年,縣委、縣政府充分考慮博峪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區位優勢,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將博峪村列為生態文明小康村,其後鎮黨委、政府以提升村民生活品質為根本,以展現村莊生態魅力為特色,積極開展規劃建設,將博峪村定位為“紅色聖地,綠色博峪”旅遊專業村,引導群眾打生態牌、吃旅遊飯、走致富路。小康村建設中,我們一手抓硬件建設,一手抓產業發展,按照“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三變改革+生態旅遊助推精準扶貧”的發展模式,鼓勵扶持發展藏家樂,截至目前,全村已發展藏家樂13戶(其中黨員示範戶7戶),共帶動貧困戶8戶8人,月工資收入在2000—2500元之間。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紅色聖地

1

感懷崢嶸歲月,回味紅色激情

卓尼土司沿襲20代,歷時530多年,是甘肅藏族土司中沿襲時間最長、管轄地域最廣、人口最多、影響最大的土司。政教合一是卓尼土司制度最顯著的特徵,曾對當地乃至西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產生了極深的影響。1935年紅軍長征轉戰西南,北上抗日,途徑卓尼,遭受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時任第十九任土司楊積慶土司深明大義,暗中搶修棧道、開倉放糧30萬擔,安置流落紅軍200餘人,幫助紅軍穿越天險臘子口北上抗日,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後軍閥魯大昌以楊土司暗通紅軍、開倉放糧為罪名製造了震驚全國的“博峪事變”,殘忍殺害了楊積慶烈士及其長子等人,後年僅8歲的次子楊復興繼任土司,楊復興審時度勢,於1949年率部在岷縣宣佈起義,在黨的領導下建立人民政權,完成了卓尼各族人民政治制度上的一次重大轉折,這樣波瀾壯闊的歷史場面就發生在博峪這個古樸安詳的藏族小村落。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2

博峪衙門

“博峪行宮”遺址(俗稱博峪衙門),1937年的博峪事變就發生在這裡。衙門舊址因年久失修,在1980年拆除,後在這裡修建了博峪村小學,去年將學校搬遷至村莊西側,舊址將修建土司衙門歷史博物館,是我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省內外紅色旅遊目的地之一,這裡也將成為土司歷史文化的傳承地。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3

土司水磨坊

水磨是中國民間用水力帶動的石磨。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農村。磨用石製成,分上下兩片,呈圓形,上爿(pán)厚下爿薄,兩爿相合處,鑿有齒槽。在以前的生產、生活中,石磨佔據著一席之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博峪土司水磨,由十九代土司楊積慶承襲後,於清朝光緒年間重修博峪衙門時修建的水磨坊,主要用於穀物、糧食的加工。隨著科技的進步,水磨也漸漸被各種現代的各類科技產品代替,慢慢的走出了人們的視線。土司修建的水磨坊也被破壞,石磨盤下落不明。

在2016年生態文明小康項目建設施工過程中,在博峪溝發現一石磨,經村內老者和相關學者的多方考證下,鑑定為當年土司楊積慶修建水磨坊中的磨盤,在石磨的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歲月滄桑,見證了百年的歷史變遷。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綠色博峪

1

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強調,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好配強黨組織帶頭人,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為鄉村振興提供組織保證。鄉村振興離不開組織振興,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基層組織的核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治優勢和根本保障。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2

黨建引領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木耳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博峪村黨支部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以黨建為引領,以鄉村旅遊為撐杆的發展道路,全村依託大峪溝AAAA級旅遊景區及博峪溝等自然資源,積極發展農(牧、藏)家樂,做好借景生財文章,並吸納一部分群眾就業增收,全面加快了全村群眾的致富增收步伐。同時,該村把發展生態休閒民俗遊、生態觀光采摘遊和農遊一體化項目開發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開闢了博峪村、力賽村等2條新型鄉村旅遊線路,帶動周邊群眾發展農家樂、農副產品銷售增加收入,讓一個落後的小村莊變成木耳鎮的排頭兵,帶領群眾走上小康路。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村兩委班子成員開會研究探索博峪村發展路線

3

博峪村的嬗變

博峪村由昔日的“窮鄉村”嬗變為今日的“小康村”,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路。如今,走進卓尼縣木耳鎮博峪村,只見一條條平坦的水泥路連接著村裡的大街小巷;一座座農家院舍整齊有序,花草樹木點綴在房前屋後,綠意濃濃;一面面文化宣傳牆裝扮著靚麗的村莊,山頂上的黨旗映紅了格桑花。處處展現一幅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圖景,時時踏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鏗鏘步履。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4

“苫子房”

“苫子房”是全藏區獨特的藏式建築風格,現在我們看到的房屋就是典型的“苫子房”代表。“苫子房”跟漢族民居很接近,寬大而氣派,是地道的木結構房屋,整個房子有一種抬頭望遠、傲然高視的氣度。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5

產業模式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近年來,博峪村充分利用豐富的山水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做足山水文章,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形成了餐飲服務業、特色畜牧養殖業、生態鄉村休閒旅遊業三大支柱產業。

博峪村成立卓尼縣木耳鎮建華養殖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採用“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實行產供銷一條龍生產。幾年來,合作社輻射帶動周邊村民發展特色畜牧養殖業。

博峪村打造融現代農牧業、鄉土風情、娛樂休閒、紅色教育和農牧體驗為一體的旅遊景點,為遊客提供吃、住、行、遊、購、娛一條龍服務。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6

生態優美宜居宜遊,田園風光醉美賓朋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博峪村山清水秀,空氣清新,風景宜人,素有“紅色聖地,綠色博峪”之美譽。近年來,博峪村牢牢抓住“原生態”這一主題,依託生態人文資源,打造集觀光休閒、採摘體驗為一體的高標準現代生態田園綜合體,建設和諧秀美、宜居宜遊的新農村。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夜深人靜的博峪

山頂之上黨旗紅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以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為抓手,全力打造原生態人文景觀。自小康村建設以來,博峪村積極響應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的號召,與村民簽訂門前三包衛生責任狀,每個村莊都有保潔員常態化保潔,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對廁所進行改革升級,實現了“喝乾淨水、走平坦路、住舒適房、用潔淨能、居生態村”的美好願望。

諾爾丹二號營地,是博峪村第二處“三變”試點改革項目,該項目流轉土地56畝,新建遊客接待中心一處,包括9個單體建築,分別為:接待中心、2#院、3#院、4#院、多功能演藝中心、6#院、7#院、8#院、9#院,項目建成運營後全村群眾獲取土地股和資源股分紅。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博峪村完善村規民約,發動廣大村民積極保護野生動植物,對違反村規民約者,一律嚴格按約定進行處罰。村規民約的持續有效執行,使村裡的生態環境得到了切實保護,這裡的山更綠了,水更清了,天更藍了,空氣更清新了,野生動植物數量品種更多了,村民的心情也更舒暢了。

如今,紅色已成為博峪村的金名片,綠色已成為博峪村的新景象。博峪村真正成為了宜居、宜遊、生態、幸福、和諧的生態休閒旅遊村。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7

村規民約正民風,樹立文明新風尚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近年來,博峪村黨支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村規民約正民風。博峪村以實施村民自治提升工程為抓手,讓村民自訂、自修、自守村規民約,以達到村規民約正民風的目的。修訂出臺《村規民約》,將社會治安、環境衛生、鄰里關係、移風易俗、文明新風等內容均納入村規民約,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了提高村民素質,規範村民的行為,樹立文明新風尚,營造健康淳樸的人際關係製作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忠孝禮儀等內容的展板。

博峪村黨支部凝聚思想,匯聚共識,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村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村民的自覺行動。完善公共文化設施,新建籃球場、休閒文化廣場,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場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走進農戶生活,全村處處呈現出和諧穩定、安居樂業的美好景象。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8

村莊治理科學民主,和諧鄉村天朗地清

博峪村創新基層服務管理和基層民主協商制度,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民主自治的意識,有效提升村“兩委”科學治理水平。

博峪村新村級綜合服務中心,隨著近幾年博峪村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及鄉村生態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原有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已不能滿足村“兩委”服務需求,為進一步強化陣地建設,提高服務群眾水平,鎮黨委、政府於今年按照村級活動場所建設及運行標準新建了博峪村新村級綜合服務中心,集辦公議事、黨員活動、教育培訓、便民服務、文化宣傳為一體的綜合陣地。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卡片式管理、網格化服務”打通民生通道最後一公里。博峪村將全村劃分為3個網格片區、18個網格,向下延伸管理服務觸角。各網格片區內設網格長1名,網格員5-8人,組建一支處理日常民情事務的管理服務團隊。建立起農村幹部工作新常態:圍著群眾轉,把登群眾家門成為最基本工作方法;圍繞民事幹,把幫群眾辦事成為最主要工作內容;常問群眾苦,把聽群眾聲音成為最重要工作手段;常看群眾臉,把爭群眾滿意成為最終的工作標準。進一步完善了村級服務管理體系,改進提升了村“兩委”幹部為民服務能力,實現了從村民“求服務”到幹部“送服務”的轉變。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村民議事民主協商”自治制度,發揮村民主體作用。制度明確了議事安排、議事地點、參與範圍、議事內容、議事程序、民情反饋、督查落實等相關內容,讓村民在廣泛參與的基礎上尋求共識,有效解決村裡的重點、難點問題,讓村民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充分反映個人意見,表達利益訴求。做到村中重要工作事項必須召開村民議事會議協商議定,集中體集中體現村民的集體意願,維護村民的合法利益,推動新農村建設。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9

三大產業相得益彰,一村一品花團錦簇

在博峪村,處處感受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處處傳頌著廣大黨員創先爭優的感人事蹟。如今的博峪村百業興旺,群眾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十足。博峪村能取得今天這樣的變化,離不開黨和國家的關心和支持,也離不開各級領導的關注與關愛,博峪村群眾在黨的帶領下,正在構建更加美好的藍圖。

卓尼土司衙门博峪,了解一下

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

相信日漸富裕的博峪人,

將在黨的關懷和帶領下

在建設全面小康路上,

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

奮勇爭先,砥礪前行。

博峪將變得更加美麗而富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