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些要點,輕鬆擊退玉米粘蟲!

1. 粘蟲基本情況介紹

粘蟲的發生:

粘蟲屬於鱗翅目夜蛾科的一種玉米主要蟲害,又叫行軍蟲,五花蟲、剃枝蟲。在我國除新疆未見報道外,各地均有發生。

粘蟲幼蟲識別:

粘蟲以幼蟲啃食葉片形成危害,老熟幼蟲體長36~40mm,頭部紅褐色,頭蓋有網紋,額扁,頭部有棕黑色“八”字紋。體背有5條不同顏色的線,體色由淡綠至濃黑,常因食料和環境、發生密度不同而有變化。

粘蟲對環境條件:

粘蟲喜好潮溼而怕高溫乾旱,相對溼度75%以上,溫度23℃~30℃利於成蟲產卵和幼蟲存活。但雨量過多,特別是遇暴風雨後,粘蟲數量又顯著下降。

掌握這些要點,輕鬆擊退玉米粘蟲!

掌握這些要點,輕鬆擊退玉米粘蟲!

2. 粘蟲的習性特點

遷飛性

成蟲飛翔力強,能隨氣流作遠距離遷飛。一般平均每小時可飛行20~40 km。吉林省第一代成蟲從長江以南遷飛過來,在我省一年發生兩代,第一代成蟲遷入時間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幼蟲危害時間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第二代蟲源複雜,有遷入的蟲源和本地第一代繁殖發生的蟲源。幼蟲危害時間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

雜食性

粘蟲以幼蟲危害,主要危害玉米、水稻、穀子、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在大發生年,還能取食豆類、蔬菜等。

暴食性

幼蟲共有6齡,第1、2齡幼蟲食量很少,只啃食少許葉肉,3齡後食量漸增,能將葉片吃成缺刻;第5、6齡進入暴食期,一夜之間可將葉片吃光,嚴重的將穗軸咬斷。大齡幼蟲,除陰雨天外,幼蟲多在夜間活動取食。

隱蔽性

低齡幼蟲多產在心葉或葉鞘內,比如第一代低齡幼蟲多產在玉米心葉裡,第二代多產在玉米花絲內,葉鞘內也有。由於蟲小廕庇,危害症狀不明顯,很難發現。因此需要在地裡注意觀察,如果發現不及時,進入暴食期後損失慘重。

假死性

幼蟲畏光,白天潛伏在心葉或土縫中,傍晚爬到植株上為害,三齡後的幼蟲有假死性,受驚後迅速蜷縮墜地,白天潛伏在根處土縫中,傍晚爬到植株上危害。

群聚性

食物不足或環境不適時,常成群結隊向鄰近田塊遷移,故有行軍蟲之稱。因此大發生時要組織農民統防統治。

3. 粘蟲的危害

粘蟲以幼蟲取食葉片形成危害,對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大發生時常將葉片全部吃光,僅剩中脈,尤其是在幼蟲成群結隊遷移時,更是飢不擇食,除極少數幾種植物外,幾乎所有綠色作物被掠食一空,造成大幅度減產,甚至顆粒無收的嚴重災害,所以必須注意查田、及時防治。請看視頻,由吉林省農藝師孟祥麗為您介紹玉米粘蟲的防治技術。

掌握這些要點,輕鬆擊退玉米粘蟲!

數據來源吉林省農科院

2018年吉林梨樹

掌握這些要點,輕鬆擊退玉米粘蟲!

掌握這些要點,輕鬆擊退玉米粘蟲!

2012年吉林德惠

4. 綜合防治方法

做好田間除草,避免草荒。雜草叢生處適於粘蟲躲蔽和繁殖,併為粘蟲提供食源,去除田間及周圍雜草對控制粘蟲發生尤為重要。

化學防治。在幼蟲3齡前,蟲體小於1釐米時,田間達到百株玉米30頭以上幼蟲時及時噴藥防治,如噴藥過早田間尚有相當數量卵未孵化,施藥效果不好;噴藥過晚,5~6齡進入暴食期損失已造成。而且蟲齡大了,抗藥性增強,防效不好。噴藥時間最好在上午9點前下午5點以後。

掌握這些要點,輕鬆擊退玉米粘蟲!

掌握這些要點,輕鬆擊退玉米粘蟲!

吉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呂躍星總農藝師在玉米田介紹粘蟲

藥劑選擇。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殺蟲劑,如20%氯蟲苯甲酰胺20毫升/畝,或4.5%高效氯氰菊酯、5%氰戊菊酯(來福靈)乳油、2.5% 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100毫升/畝。

建封鎖帶,防止轉移。可在蟲子多發地頭挖20釐米上窄下寬的深溝,蟲子爬行落到溝中時及時掩埋防止遷移。在粘蟲遷移危害時,可在其轉移的路徑上撒施15釐米寬的藥帶進行封鎖;或在玉米田畝用40%辛硫磷乳油75~100克加適量水,拌砂土30公斤製成毒土撒施進行隔離。

5. 注意事項

嚴禁選用高毒農藥。藥劑不能選擇甲胺磷、甲拌磷、1605等高毒、高殘留、國家禁止的農藥。

掌握這些要點,輕鬆擊退玉米粘蟲!

掌握這些要點,輕鬆擊退玉米粘蟲!

藥劑噴施時做好自身防護。農藥進入人體主要通過三種途徑,分別是經皮膚吸收、經消化道吸收和呼吸道吸收。所以噴藥時應該穿防護服戴好口罩和手套防止藥液直接接觸皮膚,噴藥後要及時更換噴藥穿的衣服,沖澡。噴藥過程中禁止進食、飲水、抽菸等,避免高溫時段噴藥。

噴藥均勻。噴藥均勻、周到,田間地頭,路邊的雜草都要噴到。施藥機械最好選用高杆噴霧機。若遇雨天應及時補噴。

噴藥器械要求與指標。採用扇形噴嘴SF80015,柱形防滴過濾器(100篩目),噴液量75~100升/公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