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能源结构升级难题:基础设施不牢,政策先行

德国能源结构升级难题:基础设施不牢,政策先行

【CNBC网报道】欧盟的一大志向就是实现能源结构升级,这对其第一大经济体德国而言,更是如此。

德国能源结构升级难题:基础设施不牢,政策先行

虽然德国的燃煤发电厂数量有所下降,可再生能源使用量有所上升,但仍面临问题: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足量且智能的电网来存储、利用可再生能源,并将其输往全国各地。

今年上半年,德国燃煤发电厂的产量有所下降,主要因为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炭,在德国能源结构中占比最大。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计划“energiewende”雄心勃勃,其目标是将德国能源结构由煤炭和核能转向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然而,这一计划似乎要落空。

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的数据显示,到2030年,德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最多只能减少45%,无法达成此前承诺减少55%(相对于1990年的排放水平)的目标。

煤炭在德国能源结构中占比依然很大。2017年褐煤和硬煤发电量占德国发电总量的37%,能源领域80%的温室气体排放都源于此。

德国政府已经加大煤炭转型力度。今年五月,德国宣布组建“煤炭转型委员会”(coal exit commission)工作组,由联邦经济和能源部监管,探索如何减少煤炭用量,最终实现整体煤电转型。同时,工作组也将为煤电主导地区和煤炭工人寻找出路。

默克尔政府的关注点之一是投资建设新一代可再生能源国家电网。这可是一项预计需要建设7000公里电网线路的大工程。

德国工程和能源基础设施大企业西门子的董事会成员米夏埃尔•森(Michael Sen)向 CNBC 表示,能源行业正处在转型阶段。

德国能源结构升级难题:基础设施不牢,政策先行

他表示,现在评判得失还为时过早。德国正在能源转型途中,我们能看到社会需要“去碳化”这一潜在趋势,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世界正逐步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过渡。

他相信德国和许多其他国家都能借助高科技达成自己的转型目标。此外,他还解释了德国继续使用煤炭的原因:能源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

他表示,和其他国家一样,德国也一直都是煤炭发电。但我们能看到可再生能源行业新生力量勃发。

碳追踪计划组织(Carbon Tracker Initiative)负责人马克•刘易斯( Mark Lewis )向 CNBC 旗下节目《欧洲财经论坛》表示,煤电转型将是德国面临的一大难题。

他表示,德国确实是全球公认的可再生能源领导者。但如果解决不好煤炭这一大难题,就会影响德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方面的信誉。

德国正逐步淘汰核能,但这也导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所以此事困难重重。

翻译:张嘉栩

审校:靳雨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