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研究」疏會玲:單邊主義道路上,美以齊頭並進

點擊上方“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可訂閱哦!

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歡迎關注數字經濟智庫

疏會玲:單邊主義道路上,美以齊頭並進

作者:疏會玲,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講師

自2016年底特朗普擊敗希拉里當選第45屆美國總統以來,美以關係正在從奧巴馬時期的僵冷狀態逐漸回暖,特朗普總統一系列涉以的政治動作都在釋放與以色列重歸於好的積極信號,贏得了越來越多的猶太人(包括以色列猶太人和美國境內的猶太人)的支持。《以色列時報》更是高調宣稱特朗普是以色列“真正的朋友”。

建國後的以色列一直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盟友和對抗異己的“排頭兵”。但在奧巴馬總統主政的八年間,由於和內塔尼亞胡在巴以衝突和伊朗核問題上的看法出現分歧,美以關係降至歷史低點。為表示妥協,內塔尼亞胡總理曾接受了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促成的兩國方案,擺出努力解決巴以衝突的積極姿態,也曾應美國要求,暫停定居點活動和耶路撒冷城建。但幾番友好回應並沒有取得實效,反而一度遭到美國的孤立,為此,內塔尼亞胡甚至不惜在公開場合冒犯奧巴馬以表達不滿。因而,當與以色列政治理念相左的奧巴馬下臺後,內塔尼亞胡如釋重負,並在特朗普當政之初就前往華盛頓一探以美和好的可能性。

「美以研究」疏会玲:单边主义道路上,美以齐头并进

傳統上,美國外交政策的形成是眾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既有總統個人對國內外形勢的判斷和美國國會的意見,也有政府相關機構的專業建議和對當下經濟狀況的評估,還要考慮其他國家對美國的決策和行動的潛在回應。然而,特朗普當政以來,傳統以外的因素似乎越來越突出,很多外交決策都帶有明顯的特朗普式個人印跡,這在美以關係方面亦有過之而無不及。

自尼克松於1974年開啟訪以活動後,卡特、克林頓和布什等多位總統都曾在任期內到訪過以色列,但所有訪問都是在總統上任較長時間後才發生。特朗普一反傳統,上任後短短4個月便啟程訪問以色列,這在美以關係史上尚屬首次。訪以期間,特朗普還高調前往所羅門聖殿舊址,與皈依猶太教的女兒伊萬卡在“哭牆”前靜默,此舉致其成為美國曆史上首位在任內到訪西牆的總統。

美以關係向好,最早的一大信號是特朗普決定搬遷駐以大使館。2016年12月5日,美國白宮召開新聞發佈會,稱特朗普將發佈聲明,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並計劃將美國駐特拉維夫的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白宮還強調,該聲明是“特朗普對歷史和現狀的承認”。原因是早在1995年,美國國會就通過《耶路撒冷使館法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要求政府在1999年5月31日前將駐以色列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並同意總統在基於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延遲六個月執行該政策。此後,歷屆美國總統包括克林頓、布什和奧巴馬都按期簽署了延遲法案執行的命令。

特朗普的決定雖然在媒體和政界掀起了軒然大波,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的顧問尤塞夫更是嚴詞質問特朗普“為何要與全球逾10億的穆斯林為敵?”但不少評論認為,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卻不立刻搬遷使館,此做法不免是一種慣用的變通手段,紛紛猜測該政策恐難付諸實踐,終將“雷聲大雨點小”。

「美以研究」疏会玲:单边主义道路上,美以齐头并进

然而,事件的發展讓此前抱懷疑和觀望態度的人感到“意外”。2018年5月14日,美國正式將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到耶路撒冷。搬遷的當天正值以色列建國70週年紀念日,此舉對以色列而言無疑是一份極其厚重的大禮。以色列上下紛紛對此表示感謝:民眾模仿特朗普競選時的口號“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在街頭打出“Trump Make Israel Great Again”的標語;耶路撒冷市長巴爾卡特則表示將以特朗普的名字來為耶路撒冷的一個廣場命名;某非政府組織還計劃鑄造併發行印有特朗普頭像的紀念幣。

美以關係漸入佳境,還表現在雙方對伊朗問題的態度一致上。奧巴馬第二任期,美國逐漸採取退出中東的戰略,此舉在給伊朗留下戰略真空的同時,也為以色列的安全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處在周圍國家環伺下的以色列更加憂慮伊朗的崛起所帶來的威脅,於是在2017年5月20日特朗普訪以期間,內塔尼亞胡便知會美國,表達了自己對伊朗的擔憂。

與奧巴馬不同,特朗普明確反對此前國際社會與伊朗達成的《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在持續兩天的訪以期間,特朗普與總統裡夫林、總理內塔尼亞胡舉行會談,一方面表示希望促成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達成和平協議,另一方面希望加強與以色列的合作,鞏固美以兩國持久的友誼,更重要的是共同阻止伊朗的核活動及其在中東地區的勢力壯大。除了公開強化與以色列的盟友關係外,美國還在臺面下積極撮合以色列與沙特等遜尼派國家進行接觸。在特朗普的引導下,以色列與海灣國家相互試探的動作越來越多。

繼特朗普訪以後,內塔尼亞胡於2018年3月5日再度訪美,與特朗普展開第5次對話。與此前試探美國親以立場真實性的目的不同,內塔尼亞胡此番行動重在尋求兩國在解決伊朗問題上的一致目標和可行方案。據此,路透社評論稱,內塔尼亞胡與特朗普的會談組建了一個反對伊朗的共同陣線。

特朗普與內塔尼亞胡的多番對話可謂成果豐碩。2018年5月8日,特朗普正式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並將對伊朗實施最高級別的制裁。隨後,英法德等國相繼發聲,對特朗普這一決定表示遺憾。奧巴馬更是指責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是個“嚴重的錯誤”。內塔尼亞胡則表示,以色列支持美國對伊朗採取更加強硬的政策,感謝美國在中東地區繼續發揮領導作用,並期待與美國展開合作,推動中東地區實現和平與穩定。

「美以研究」疏会玲:单边主义道路上,美以齐头并进

此後,美以雙方持續跟進對抗伊朗的合作計劃。8月20日,以色列國防部長利伯曼在耶路撒冷會見了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利伯曼高度讚揚特朗普給予了以色列“重要的機動空間”來對抗其敵人。博爾頓也與內塔尼亞胡舉行了會晤,共同呼籲加強全球對伊朗的壓力,以遏制後者的核活動與軍事活動。素有美國政壇“鷹派”之稱的博爾頓此訪以色列無疑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了美以在共同打擊伊朗方面的合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與美國在幾次“退群”行動上始終步調一致。2017年10月,美國宣佈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得知消息後,內塔尼亞胡隨即也宣佈將於2018年底退出。實際上,早在2011年,以色列就因抗議巴勒斯坦的加入而與美國一起拒交會費,並在隨後喪失了投票權。2013年,因定居點問題,以色列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解除了工作關係。2018年6月,美駐聯合國大使黑莉指責人權理事會“長久以來對以色列抱有偏見”,並宣佈退出該理事會。倍感受到“寵溺”的內塔尼亞胡對此表示高度讚許,繼續在單邊主義的道路上與美國齊頭並進。

在處理對外關係上,特朗普總統傾向於“不按常理出牌”,加上美以雙方在巴以衝突和定居點問題上尚存分歧,這在某種程度上為兩國關係增加了變數。但基於特朗普執政以來推動雙方關係發展的積極言行,以及其女婿庫什納和美國猶太院外集團一直在努力斡旋美以關係的舉措,對於特朗普任期內兩國關係的未來走向,以色列方面完全有理由繼續保持樂觀。

「美以研究」疏会玲:单边主义道路上,美以齐头并进「美以研究」疏会玲:单边主义道路上,美以齐头并进
「美以研究」疏会玲:单边主义道路上,美以齐头并进「美以研究」疏会玲:单边主义道路上,美以齐头并进
「美以研究」疏会玲:单边主义道路上,美以齐头并进

世界風雲變幻,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為您權威解讀。在線問答,解答您的疑惑,歡迎點擊閱讀原文鏈接,關注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悟空問答。

「美以研究」疏会玲:单边主义道路上,美以齐头并进
「美以研究」疏会玲:单边主义道路上,美以齐头并进

數字經濟智庫

「美以研究」疏会玲:单边主义道路上,美以齐头并进
「美以研究」疏会玲:单边主义道路上,美以齐头并进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美以研究」疏会玲:单边主义道路上,美以齐头并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