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彭德懷元帥》背後的故事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背后的故事

電視劇《彭德懷元帥》劇照。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背后的故事

馬繼紅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背后的故事

宋業明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背后的故事

高軍 照片均為通訊員 攝

曹輝 蔣睿 郭傑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是一代偉人毛澤東對彭德懷元帥的高度評價。同時,這也成為彭德懷戎馬一生的真實寫照。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國防建設……沐浴在槍林彈雨中的彭德懷,從一名士兵,最終成為新中國十大元帥之一。

如今,這部“勵志史”被拍成電視劇《彭德懷元帥》,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黃金時段。自5月20日開播以來,該劇收視率一路走高,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

5月30日,記者前往北京,採訪該劇編劇馬繼紅、導演宋業明、編劇兼製片人高軍等劇組人員,瞭解電視劇《彭德懷元帥》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1 編劇馬繼紅:“寫到動情處,總會潸然淚下”

飛天獎“優秀編劇獎”、“金星獎”優秀編劇獎、首屆“全國百佳電視藝術工作者”……走進馬繼紅的辦公室,一座座榮譽獎盃、一張張獎狀映入眼簾。按照常理,獲過如此多國家榮譽的編劇,在劇本創作上應該得心應手,但編寫《彭德懷元帥》實際過程中卻讓她倍感壓力。從起筆大綱到劇本通過審查花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

“怎麼把這樣一個有影響、有性格的人物寫好,當時我確實覺得心裡沒底。”於是馬繼紅跟她的搭檔高軍說,我們出去走走吧,去找尋彭元帥的足跡。他們按照彭德懷的人生成長軌跡,首站便來到了彭德懷紀念館。

“相當震撼!”這是馬繼紅參觀完彭德懷紀念館後的感言。她對記者說,彭德懷作為一名軍人,他不懼生死,奮勇抗敵。作為一名國家領導人,他心繫國家,體恤百姓,這是怎樣的一種崇高境界和博大胸懷。

說著,馬繼紅的眼眶裡泛起了淚花。

後來,她又來到了彭德懷戰鬥過的井岡山、太行山、延安實地採風。

回到北京以後,她挑燈夜讀,惡補了大量關於彭德懷的歷史資料。同時,她還通過研討會請教黨史專家和軍事專家,漸漸地,彭德懷在她心目中慢慢豐滿起來。

她告訴自己“可以動筆了”。

“彭德懷經歷過的事情猶如天上的繁星,看得見,數不清。所以稍微把握不好就會把彭老總的‘性格特點’、‘人格品質’給湮沒了”。 為此,馬繼紅對劇本創作進行了“加減法”。把與彭德懷無關的事以及關係不大的事進行了剪裁,將表現彭德懷業績和品德的事蹟進行濃墨重彩的渲染。

劇本中,馬繼紅著重寫了彭德懷三次臨危受命。其中包括井岡山保衛戰、保衛延安、抗美援朝戰爭。

“一部電視劇好不好看,除了主要人物,最主要的還是編織人物關係。”馬繼紅在創作時,注意高層和底層敘事有機結合,力爭完成歷史真實和生活真實的統一。高層敘事講了彭德懷與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黃公略、左權、習仲勳等人的故事。在底層敘事中每一個階段有選擇地塑造一兩個小人物,通過小人物與主角之間的戲份,烘托了彭德懷的人格魅力。

為能拉近與觀眾的心理距離,馬繼紅還著重描述了彭德懷的愛情故事,反映了一個硬漢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

“每每寫到這些動情之處,我總會潸然淚下。”馬繼紅說,現在回想創作電視劇的過程,覺得那是一個痛並快樂的過程,也是靈魂接受洗禮的過程,有時候有一種感覺,自己與劇中人融合在一起了,心情也會隨著劇中的情節波動,情感會隨著彭德懷的喜怒哀樂而變化。她表示,彭德懷元帥應被中國人民所銘記,也是在當下應被推崇的“國民偶像”。

2 導演宋業明:“拍好這部戲是我們軍人的責任”

對於革命戰爭片的劇迷來說,宋業明的名字並不陌生。由他執導的《衝出亞馬遜》、《延安頌》、《八路軍》等電影、電視連續劇曾多次在國際、國內獲獎。

作為國家一級導演,執導電視劇《彭德懷元帥》,引來了極大的關注度。

“該劇開拍的消息一經發布後,那段時間我的手機都要被打爆了。”宋業明說,該劇有如此高的關注度,主要是來源於老百姓對彭德懷元帥特殊的感情。其中有位80多歲的新疆老人,一直打電話要當面跟他聊聊自己與彭德懷的故事。

“因此,拍好這部戲不僅僅是滿足廣大百姓對我們的期盼,更是我們作為軍人的一種責任。”

2015年1月5日,《彭德懷元帥》在北京正式開機。

拍攝過程,歷經冬、春、夏三季,從零下25攝氏度的冰天雪地拍到高溫35攝氏度的炎炎酷暑,長達136天。劇組先後在北京王佐、河北易縣、山西太谷、浙江橫店、京郊門頭溝、山東煙臺等地拍攝。前後參演人員近3萬人次。40多臺劇組車輛累計行程26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赤道6周。

“吃得苦,霸得蠻”是宋業明對主演董勇的評價,湖南人的性格在董勇身上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按照劇組給予主演的食宿標準,董勇可以在拍攝地周邊入住五星級酒店,三餐可以定額外的標準,但是董勇要求自己跟劇組同吃同住。考慮到劇組的經費緊張,他還自降片酬參演,從未因為自己是片中的主演而感覺不一樣。董勇說,他演的是自己最為崇拜的“彭老總”。

2015年5月20日,《彭德懷元帥》在山東煙臺正式殺青。本該值得整個劇組慶賀的時候,董勇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導演,真的沒有鏡頭了嗎?”董勇含著淚水對宋業明說。

宋業明坦言,這部戲的劇組人員是越拍越愛它,一般拍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自己很少動感情,也很少掉眼淚,但這部戲彷彿將自己的淚水掏空了。因為拍的是“彭老總”,最後大家都不願離開劇組。

3 編劇兼製片人高軍:“戲裡戲外都是那麼打動我”

作為該片的編劇兼製片人,高軍除了要思考如何撰寫劇本,更重要的是如何控制拍片的經費。

“《彭德懷元帥》不是走市場的商業劇,也不是小鮮肉、大美女加盟的偶像劇,投資這種紅色題材的人物傳記劇,一般來說,賺錢的可能性不大,賠錢的可能性不小。”高軍說,該片總投資7000多萬元,如果沒有這些有熱血、有擔當的投資人,這部戲不可能完成得這麼順利。

2015年1月6日,祖籍湘潭縣的香港宇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周旭洲來到解放軍總後勤部電視藝術中心協商投資有關問題,整個洽談不過半小時。周旭洲甚至連協議內容都沒有看,就簽了1500萬元的投資協議,同時還以個人名義贊助200萬元。5天后,第一筆合同款500萬元如約到位。

除了投資人的大力贊助,演員們對片酬和待遇從未提過多的要求。

在《彭德懷元帥》劇中飾演習仲勳夫人齊心的女演員白冰,曾經參演過《畫皮2》《隋唐演義》等電影、電視劇。按照一般的商業性戲劇,她的片酬不菲,當她瞭解了整個劇組的拍攝情況後,白冰主動找到高軍說,“我免費來演這個角色。”

“另一個感動我的人就是我的搭檔馬繼紅。”高軍說,在一場拍攝海島戲時,為了考慮經費問題,原本劇組選址在溫州。但由於溫州的海水較黃,與當年歷史上的環境十分不相稱,如要轉場開銷經費將會大大增加。

“彭總的戲不能馬虎,錢不夠就從我的稿費里扣吧。”馬繼紅說。隨後,他們轉場山東煙臺,在這裡完成了取景。

後期剪輯製作的過程也很漫長,一般的電視劇3個月就剪輯完成,這部戲卻剪輯了4個多月。為能呈現精彩的片段,宋業明、馬繼紅和高軍幾乎天天守在機房,每天從機房出來,馬繼紅都是哭紅了眼。

“彭德懷的家鄉人民對我們劇組也相當關心。”在拍攝過程中,湘潭縣委書記謝振華和縣長傅國平等都來劇組探班,慰問劇組成員。至播出前,湘潭市委書記曹炯芳、市長談文勝都給予了大力關注。

“不管是劇中的情節,還是在戲外所發生的事情,都無一不打動我。”高軍自信地說,這部電視劇將會成為中國電視劇歷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彭德懷元帥的精神也將永遠流傳。

4 主演董勇:“我將用心用命來演繹彭老總”

剛剛接到劇組請他出演彭德懷元帥的邀請時,董勇既興奮又感到壓力重重。他坦言:“出演彭德懷元帥我三生有幸,我將用心用命來演繹彭老總。”

董勇的父母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對彭德懷元帥有著深厚的情感。父母勉勵董勇一定要將彭德懷元帥的角色演好。

他格外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推掉了很多商業劇,紮紮實實地在劇組待了6個多月。

為能將彭德懷元帥演成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他查閱了大量關於彭老總的歷史資料,還與彭德懷親屬和陳賡大將、張愛萍上將的家人進行討論,尋找表演素材。

為能把彭德懷演得形神兼備,特別是恰如其分地展現“晚年彭德懷”消瘦的樣子,董勇在接片時就堅持不吃中晚餐,臨近殺青時曾節食一個月,甚至還拔掉了兩顆砧牙。體力不支、營養跟不上成為整個劇組最擔心的事情,最終董勇還是挺了過來。

在5月17日電視劇《彭德懷元帥》的新聞發佈會上,董勇眼含熱淚說:“我演了20多年戲,這是第一次捨不得殺青,是彭德懷元帥的精神對我的靈魂進行了一次洗禮。”他表示,《彭德懷元帥》的播出會讓父輩們寄託他們心目中英雄偶像的想念之情;讓同輩們瞭解一位平凡的偉人;讓後輩們知道在中國的革命史中有個偉大的人叫彭德懷。

5 總策劃人之一李日方:“終於了卻我多年的一樁心願”

“電視劇《彭德懷元帥》能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功不在我,但卻了卻我多年的一樁心願。”

早在2009年初,彭德懷紀念館黨組書記、館長李日方就將拍攝彭老總的電視連續劇作為彭德懷紀念館“六個一”文化工程的重點項目,上下呼籲,多方奔走,得到市、縣領導的大力支持。

李日方說:“與總後電視藝術中心(現為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電視藝術中心)編劇馬繼紅、高軍及八一電影製片廠宋業明導演合作,是我的榮幸。”

“彭德懷元帥精神,穿越時空,歷久彌新。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我們尤需學習和弘揚彭總對黨忠誠、敢於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

■專家點評:

5月31日,電視劇《彭德懷元帥》專家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專家們各抒己見,對這部電視劇的熱播展開了深入研討。

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常務副主任楊勝群:今天的時代是一個呼喚硬漢的時代,是一個需要人民情結的時代,是一個需要心懷坦蕩的時代,是一個需要擔當的時代。而這部劇的成功之處是集中表現了彭德懷的人民情結、坦蕩胸懷和擔當精神。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準:這是彭德懷題材影視劇創作的一次突破性成功,是重大歷史革命題材創作一個重要的收穫,也是軍事題材的一個重要新成果。它以相當高的政治智慧和精湛的藝術技巧把創作者的難點變成了作品的亮點,既給觀眾帶來相當強烈的新鮮感,又為重大題材影視劇創作提供了新經驗。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這部作品完整地把彭德懷元帥的藝術形象重現在今天的觀眾面前,幾乎重新回到了中華民族經歷的那樣一段波瀾壯闊、曲折而又始終向前發展著的偉大歷史,這無疑是我們這個民族當代文化建設、當代精神建構當中的一件大事。

解放軍報社文藝部原主任陳先義:在當前影視界表現整體困惑的時候,它奉獻的是地地道道硬漢軍人的形象。編劇著眼大局,沒有拘泥於對史實的描述,重視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的統一。

北京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會林:這部戲兼備思想性和藝術性,是一部優秀的革命領袖人物題材的電視劇。主題完全彰顯了正能量,作品立意也很明確,結構完整而巧妙,是對彭德懷元帥偉大一生,以及中國革命道路的全景式描述。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慶瑞:“英雄就悲壯”。彭德懷元帥的命運之坎坷,悲劇、悲情之感人,以至於我們中國人的歷史記憶都會記住有這麼一位民族的大英雄彭德懷,他丹心照汗青,錚錚鐵骨永在,浩然正氣長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