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鬼吹燈》:「精絕古城」真存在,卻被英國人洗劫一空

《鬼吹燈》一部小說掀起了中國的考古文化熱,而後電視劇也成了熱門IP,讓很多人看的熱血沸騰,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鬼吹燈》裡的“精絕古城”,在歷史上是曾經真實存在的,只可惜裡面的諸多文物寶藏已經被洗劫一空,如今流落英國,實在是我國考古界的一大損失。

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講一講這個傳說中的“精絕古城”。

你不知道的《鬼吹燈》:“精絕古城”真存在,卻被英國人洗劫一空

電視劇裡的精絕古城驚險萬分

為什麼一個偉大的英國考古學家掠奪了我們的文化遺產?他都帶走了什麼珍奇寶貝?上邊都記載了什麼奧秘?精絕古城真的存在嗎?和外星人ET有聯繫嗎?

精絕古城,是精絕古國的都城。這是活躍在絲綢之路南道上的一個小王國殷實而富庶。 時過四五百年,玄奘取經東歸時看到得尼壤城,已是另一番景象了。《大唐西域記》:“媲麼川東入沙磧,行二百餘里,至尼壤城,週三四里,在大澤中, 澤地熱溼,難以履涉, 蘆草荒茂,無復途徑,唯趣城路僅得通行,故往來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薩旦那以為東境之關防也”。

而精絕古國,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這個國家雖然小,但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而殷實、富庶,成為周邊各個勢力爭奪的目標。

你不知道的《鬼吹燈》:“精絕古城”真存在,卻被英國人洗劫一空

精絕古城存在於歷史之中

後被鄯善國兼併,成為鄯善國的 “凱度多”州。

直到20世紀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初探遺蹟,從此擄走700多件出土佉盧文,漢文簡牘,精美木雕之後,這座在沙海里掩埋千年的故城才又重新為人所知. 尼雅居民日常用的文字就是今天被稱為“佉盧文”的文字,這是一種在今天的國際學術界仍是一種極難破譯的文字。

在《漢書·西域傳》和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記》裡面都有關於精絕古國的記載,可見精絕古國的存在至少跨越了從東漢到盛唐400年左右的歷史。

你不知道的《鬼吹燈》:“精絕古城”真存在,卻被英國人洗劫一空

湮沒在風沙中曾經的輝煌

“精絕”是個富有想象力的名稱,它使人的思緒很自然地回到了古代。這個語辭現在還找不到確切的語源,可以說,它是突然間一下子就出現在漢語文史書裡的。

東漢歷史學家班固編著的《漢書·西域傳》裡最早記錄了“精絕”的國名: 

《漢書·西域傳》記載:

“精絕國,王治精絕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戶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勝兵五百人。精絕都尉、左右將,驛長各一個。北至都護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廬國四日,行地空,西通扜彌四百六十里”。

《大唐西域記》:

“媲麼川東入沙磧,行二百餘里,至尼壤城,週三四里,在大澤中, 澤地熱溼,難以履涉,蘆草荒茂,無復途徑,唯趣城路僅得通行,故往來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薩旦那以為東境之關防也”。

你不知道的《鬼吹燈》:“精絕古城”真存在,卻被英國人洗劫一空

曾經是一片綠洲

從文寥寥數語中顯然可以看出,當時的精絕國是一片綠洲。

殘缺史料僅記於此,精絕國從歷史的舞臺上消失了。

關於精絕古城神秘消失的原因,學者普遍認為是環境惡化導致,也有人認為是戰爭原因。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精絕國"只是一個人口僅與村落般多的國家。可是在2000多年以前,西域的許多小國家大多如此。

精絕古國的位置,位於今天的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南部崑崙山下的民豐縣。

你不知道的《鬼吹燈》:“精絕古城”真存在,卻被英國人洗劫一空

民豐縣已經不見歷史的痕跡

現代說的精絕國遺址,指的是英國人斯坦因發現的尼雅古城(即古之尼壤,尼雅是現代地名)。

《鬼吹燈》裡面說,曾經有英國人去那裡探險,只有一個倖存者得以回來。這個人就是指斯坦因。

1901年,被譽為偉大的考古學家、探險家,同時也是絲綢之路上的盜賊和魔鬼的匈牙利裔英國人斯坦因在英國政府的資助下,對新疆地區開始了全面的考察活動,在發現了深埋地下的于闐古國國都,並掠走大量文物後,他來到了小縣城尼雅。

你不知道的《鬼吹燈》:“精絕古城”真存在,卻被英國人洗劫一空

斯坦因考古時照片

本想做些必要的修整,然而就在回來的第一天,他無意中發現,一位磨坊主人藏有帶字的木板,具有深厚文字功底的他一眼就辨認出木板上的字是失傳已久的印度孔雀王朝時代的古文字--佉盧文。

斯坦因根據線索,並探索遺蹟,猜測尼雅遺址是中國史籍中記載的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精絕國,從此擄走大量文物之後,這座在沙海里掩埋千年的古城才又重新為人所知。回到倫敦後,他帶回的文物首先震驚了英國,接著轟動了歐洲。

你不知道的《鬼吹燈》:“精絕古城”真存在,卻被英國人洗劫一空

尼雅遺址還在,文物卻已經流失在英國

中國近、現代著名學者王國維根據斯坦因的考察報告和尼雅遺址中發現的漢代殘簡,發表了論文《流沙墜簡》,"在漢為精絕國地",肯定了斯坦因的推斷。

雖然歷史中我們國家受到列強的欺辱,導致很多文物流失,但是現在隨著國家的不斷富強,中國夢的實現指日可待,也希望更多的寶物能迴歸,希望更多的藏友能收藏到心儀的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